耶穌卻隱沒了

50 St Mary's Amsterdam NY

美國 紐約州 阿姆斯特丹 聖瑪利亞堂 (NLM photo)

傳統上,在四旬期尾二的主日,聖堂的十字苦像、聖像及畫像都會用紫布覆蓋著,代表四旬期進入下一階段:在傳統羅馬禮,這稱為「苦難期」 (Passiontide)。在新禮中,苦難主日和聖枝主日是同一天,但在傳統上,苦難主日是四旬期的第五個主日,而聖枝主日則是再下一個主日,是分開的。但這個分別不是筆者今天要談的重點。

在這個主日教會覆蓋十字苦像及聖像,也回應了傳統羅馬禮今天福音的最後一句話。今天的福音選讀了聖若望福音 8:46-59,就是耶穌對猶太人說「我就是」,猶太人明白他自比天主,決意要用石頭擲死祂。福音最後的一句就是:

他們就拿起石頭來要向他投去;耶穌卻隱沒了,從聖殿裏出去了。
Iesus autem abscóndit se, et exívit de templo.

既然耶穌「隱沒」了,我們在禮儀中也再看不到耶穌及祂聖人的標記了。而在世界停擺、各地也實施檢疫的期間,我們信仰的標記也同樣「隱沒」了。

繼續閱讀

將臨期第二主日的反省

Populus Sion, ecce, Dóminus véniet ad salvándas gentes: et audítam fáciet Dóminus glóriam vocis suæ in lætítia cordis vestri. (Adventus II: Introitus)
熙雍的人民,請看,上主要降來拯救萬民:上主必使人聽見祂尊嚴的聲音,叫你們內心歡樂。 (將臨期第二主日:進堂詠)

無論是羅馬禮普通形式,或在特殊形式,將臨期第二個主日的對經似乎有一個主題:就是聖城熙雍或聖殿。這天的進堂詠、階台經、亞肋路亞、以及領主詠,均提著聖城耶路撒冷。因此,很值得我們細想,聖城耶路撒冷對我們有甚麼意義。

繼續閱讀

[圖片故事] 1949年聖方濟各扺日400周年,於長崎舉行的主教大禮彌撒

1549年7月27日,耶穌會傳教士聖方濟各.沙勿略抵達日本。

1945年8月6日,原子彈炸毁了廣島;3天後,即8月9日,另一顆原子彈炸毁了長崎。在原子彈由天上放下來之前,長崎是日本的天主教最為廣傳的地區。

1949 年8月15日,在長崎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亦稱浦上天主堂 (Cathedral of Saint Mary of Urakami) 的廢墟中,舉行了一台主教大禮彌撒,並恭請了聖方濟各.沙勿略的右手聖髑重新抵達日本,以紀念聖人將基督信仰帶到日本400周年。

Nagasaki-juin-1949-messe-pontificale-pelerinage-05

大批信友前往參與彌撒,圖中可見信友穿著傳統日本服飾,而修女們亦穿著會衣出席

Nagasaki-juin-1949-messe-pontificale-pelerinage-04

女信友穿著隆重的和服參與彌撒

Nagasaki-juin-1949-messe-pontificale-pelerinage-01

信友聚集在被原子彈炸毁的主教座堂

400th Anniversary of Arrival of St. Francis Xavier in Japan

主教和教士在座位中

PontificalMass-Nagasaki-1949

主教大禮彌撒

Nagasaki-juin-1949-messe-pontificale-pelerinage-02

輔祭們坐在祭台前,可見聖髑正安放在祭台上

Requiem Mass for Nagasaki

信友參與彌撒,人山人海

Xavier Relic in Nagasaki 1949 001

聖方濟各沙勿略的聖髑——他的右手

由清理祭器說起

剛剛的主日(七月一日),陪朋友參與了傳統羅馬禮彌撒,當天是耶穌寶血瞻禮,碰巧也有一位剛晉鐸一個月的新神父舉行首祭,還要是隆重大禮彌撒,即有六品及五品襄禮 (詳情看這裡),這是朋友首次參與隆重大禮彌撒。在彌撒及朝拜聖體後,新神父還有首次祝福及派發聖相紀念咭。

整個禮儀(彌撒+朝拜聖體+聖體降福+新神父祝福) 頗長,期間發生的事也很多。但其中吸引到朋友的一點,是神父送聖體予教友後的祭器清理。當日彌撒主祭和六品分别送聖體,所以祭器有一個聖爵 (chalice) 、三個聖體盤 (paten) (一個盛大聖體,兩個於送聖體時準備接下跌下來的聖體碎屑)、以及兩個聖體盅 (ciborium) 。但神父清理祭器用了超過五分鐘的時間!而朋友正正因這禮儀行動,有一個很好的反省,對筆者也是很好的反醒題材。

ablutions-NLM

清洗祭器 (圖片:New Liturgical Movement)

繼續閱讀

巴黎聖母院的周年彌撒及遊行

剛剛在 Regina Pacis Chaplaincy 的面書看到,有團體每年的五旬節左右都由法國巴黎的聖母院以彌撒開始,再進行遊行。巴黎聖母院由旅客景點恢復成朝拜天主的聖殿。我們也曾經分享過巴黎聖母院的彌撒。

他們分享了以下圖片,可能是之前的五旬節的情況。謹祝各位五旬節快樂!

NotreDameMass01

巴黎聖母院回歸為朝拜天主的聖殿

NotreDameMass02

由這角度可見參與的人數眾多

NotreDamePilgrimage03

遊行開始。圖中穿著方濟會衣拿著的是五傷庇約神父的聖髑

CountrySidePilgrimage04

團體遊行至法國的鄉郊

ChildrenMass05

在遊行途中的兒童彌撒,輔彌撒的應該是天主教童軍

薩拉樞機《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三)

上文中 (英文譯文),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在講話中提到,為確保天主在禮儀中佔有尊位,我們必須明認禮儀是天主的工作,是「被賦予」的。所以我們要有適當的驚奇及謙遜。我們參與或舉行禮儀必須先有內在的準備,就是發自痛悔和謙卑的赤心所作的悅納之祭。而這內在的奉獻應該在禮儀中以外在的形式展示出來。

另一方面,薩拉樞機亦指出,留意禮節中的細節並非因為固執,而是因為這是愛的表現。樞機尤其指出,一如夫妻間互相留意對方的細節,就是他們愛的表現。

 

Cardinal_Robert_Sarah_Prefect_of_the_Congregation_for_Divine_Worship_and_the_Discipline_of_the_Sacraments_at_the_Vatican_Feb_10_2015_Credit_Bohumil_Petrik_CNA_2_CNA_2_10_15

薩拉樞機 (CNA 圖片)

且看樞機如何繼續說,然後以下是我自己加的重點[筆記]


就《歷任教宗》十周年的一些反省

在結論之前,我希望特別就《歷任教宗》自動手諭生效的十周年給予一些反省。

教宗本篤十六世以自動手諭《歷任教宗》,制定了法則監管了羅馬禮特殊形式的運用,它宣告了彌撒的這個古老形式從未「被廢止」,而在頒布這文件時給主教們的信函中亦提到:

在禮儀史中,有成長和發展,卻沒有決裂。我們的前輩所視為神聖而予以保存的事物,至今仍然是神聖的,且為我們亦是偉大的——它們不可能突然被完全禁止或被認為有害。教會的信仰和祈禱所發展出的寶庫,我們務必加以保存,並讓它們享到應有的地位。

它的最主要動穖就是「關乎教會內心深處的內部修和。」(本篤十六世,於頒布《歷任教宗》時致主教信函,2017年7月7日)

當然,《歷任教宗》的規定,即只要所有基督的信徒——平信徒、神職、及修道人——要求的話,舊禮的彌撒及聖事即能自由地開放給他們,這規定是為了完結在大公會議後的禮儀教革所引起,基督在地奧體被分裂所引起的憾事。一如我們所知,為達致本篤十六世所渴望的修和,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完成,而教宗方濟各也在繼續為這工作,我們必須祈禱和努力,好能達到這修和,這是為了靈魂的益處、為了教會的益處,並好使我們基督徒給世界的見證及傳教使命能夠更加堅定。

繼續閱讀

薩拉樞機《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二)

上文中 (英文譯文),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在講話中提到,世界的噪音阻止我們接觸天主。而如果神聖禮儀變成了舞台,可能連天主都被排除在外,禮儀只剩下自我慶祝的團體,而失卻帶領人走向天主的效力。因此,天主必須在禮儀中佔有尊位。

另一方面,薩拉樞機亦指出,留意禮節中的細節並非因為固執,而是因為這是愛的表現。樞機尤其指出,一如夫妻間互相留意對方的細節,就是他們愛的表現。

Cardinal_Robert_Sarah

薩拉樞機

且看樞機如何繼續說,然後以下是我自己加的重點[筆記]


禮儀是神聖的

朝拜全能天主這個特制「場境」而言,「分開出來」是上主天主親自要求我們猶太祖先要做的,並被教會於初世紀有自由作公共朝拜時恰當地取用。我們用 Consecrated (祝聖) 這詞語去形容為了朝拜全能天主而特意分出來的人、地、物件,這來自拉丁語動詞 sacrere —解作使某物神聖或將獻於作一特定公務

maniturgium

神父的手受祝聖,為獻於一特定公務:獻彌撒、赦罪、施洗、傅油,即分施天主恩寵

一旦天主創造的事物被祝聖,它們不會用於平常或世俗的用途;它們屬於天主。這說話適用於隱修士及修女、執事、神父和主教,這事實反映在他們的衣著的行為當中,而且應該是這樣;甚至包括在神聖禮儀中參禮之外的時間。這也適用於很多大大小小用於禮儀朝拜的事物。舊禮的其中一個寶藏就是在《羅馬禮典》 (Rituale Romanum) 以及《羅馬主教禮典》 (Pontificale Romanum) 提供了龐大的、為禮儀專用物品所用的祝福及祝聖禱文。即將準備晉鐸的神父候選人,在晉鐸禮前拿著他的聖爵和聖盤到主教前讓主教祝聖:看到這個傳統復興是多麼令人感動。當新物品被慷慨地拿出來用作朝拜全能天主,並在它們被使用前先由神父按教會的規定祝福,這真是一個信德及愛德的美麗表達。 [天主的受造物本身是好的。但被祝聖之物,就是我們將天主給我們的東西,回獻於天主,不再用於世俗的用途。被祝聖的人和物,為我們點出一個事實:世俗不是我們的終向,我們必須時刻記着,我們看不到的天主才是我們的起點和終結。既然如此,被祝聖之物應該和世俗之物有所分開:衣著、保存方法等等……]

繼續閱讀

薩拉樞機《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一)

剛剛過去的聖十字架節,也是教宗本篤十六世《歷任教宗》(Summorum Pontificum其附帶信函)手喻生效十周年。在那幾天羅馬舉行了「《歷任教宗》朝聖」,當中有講座、彌撒、遊行、拜苦路等等活動,吸引了各地熱愛教會傳統的信友參加。

其中在9月14日,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Cardinal Robert Sarah)於宗座聖多瑪斯大學致辭,題為《神聖禮儀中的靜默及天主尊位》 (Silence and the Primacy of God in the Sacred Liturgy)。 「新禮儀運動」 (New Liturgical Movement) 網站取得了初稿,最終版本會在修正後正式出版。NLM 他們也特別點出了樞機在整段講辭中的重點:

  1. 樞機反對以人為中心的禮儀,我們有需要將天主恰當地放回在我們朝拜的中心
  2. 樞機反對禮儀成為「舞台」及「世俗娛樂」,這些噪音「殺死」禮儀
  3. 舊禮 usus antiquior 應被視為廿一世紀教會生活的正常部分,而樞機安慰眾參加者,沒有人會將羅馬禮的舊禮奪走。

中文翻譯全文可供下載,然後以下是我自己加的重點[筆記]

Card Sarah


第五屆《歷任教宗》羅馬研討會
「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
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2017年9月14日       羅馬.宗座聖多瑪斯大學

《歷任教宗》自動手諭頒報十年,我首先想表達的是對全能天主的感謝。事實上,藉着這文件,本篤十六世希望在教會內建立一個修和的記號,這已帶來眾多果實,而教宗方濟各以同樣方式地繼續。天主渴望祂教會的合一,我們亦在每一個感恩祭中為此祈禱:我們被召繼續尋求這修和及合一之路,以在今日的世界中作基督永恆的見證人。[讓多一種禮儀通行,是修和及合一的途徑。正正顯示公教會同一信仰的多種表達。]

繼續閱讀

[讀者來函]增加聖召並不是真的這樣難

[編註:有海外讀者翻譯了一篇有關聖召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增加聖召並不是真的這樣難

翻譯:Waverly

AFP6578492_Articolo

教宗方濟各於2017年5月7日祝聖新神父(圖:AFP)

美國的羅德島普羅維登斯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多瑪斯.托賓主教(Thomas J. Tobin)最近在他的教區報紙專欄中强調了他的教區目前面臨的的聖召危機。托賓主教指出:

拿一些普羅維登斯教區的神職人員數字來思考:從十年前開始,由於退休的原因,已經導致我們減少了58位本來在教區活躍服務的神父,而到現在為止,我們教區只有祝聖了18位新晉神父。教區總計一共少了40位能夠活躍服務的神父。目前可以活躍服務的神父平均年齡為59歲。算上退休神父, 教區所有神父平均年齡是67歲。40歲以下的神父只有21位。

當然,並不是唯獨只有普羅維登斯教區忠誠的信友們遇到這樣嚴峻的狀況。 神父的短缺,缺少新血的晉鐸班,表現平平的神學院註冊統計數字,都顯示了未來年度的問題沒有改善。教會當局為了因應這個慘淡的情況,解决聖召危機 ,多在尋找最新的方案、主動的策略來推廣聖召。

增加聖召並不是真的這樣難。我們早已經知道答案:當每個地方,傳統的天主教在那裡蓬勃發展,聖召也就蓬勃發展。

BishopThomasJTobin

托賓主教 (中)

 

過去,我曾經寫了由內布拉斯加州林肯教區 (Lincoln, Nebraska) 和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教區 (Charlotte, North Carolina) 所提供的藍圖。兩教區儘管規模不大(林肯有不到10萬名登記的天主教徒,夏洛特有20萬人) [編按:據香港教區教務統計二零一六年八月三十一日的統計,香港教區約有 389,000 教友。] ,但這兩個教區有著成功的聖召實例:

繼續閱讀

《歷任教宗》十周年快樂!感謝天主!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 2007年7月7日頒布了《歷任教宗》(Summorum Pontificum) 自動手諭,同時致函所有主教,放寬了由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天主的教會》 (Ecclesia Dei) 對1969年以前生效的禮書的應用,讓所有拉丁禮神父能夠免卻主教的批准,舉行於1962年有效的禮書,包括彌撒經書 (Missale Romanum)、日課經 (Breviarium)及其他聖事典禮的舉行。

而在幾年後聖座再頒布《普世教會》 (Universae Ecclesiae),作為應用上述《歷任教宗》的指引,再一步放寬傳統羅馬禮儀在聖周的運用,讓神父及教友有更大自由使用禮儀革新前的禮儀。

PopeBenedictXVI_portrait-NataliaTsarkov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