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不要奪走教友領受恩寵的權利 – 論新冠疫情後的處理

有網友分享了疫情下的感想。編者希望大家能夠想一想,並回應一下。


大家好,我是史提芬巴,是一位普通教友。

平時不肯發聲的我,今次恨不得要撰文抒發感受,希望大家明白我現在的不滿,並懇請教區對於疫情後處理手法,能顧及教友們的情況,不要再「故步自封」。

小弟除了有望主日及節日彌撒以外,也有參與多個歌詠團,但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起伏,再加上「第四波」的來臨,不清楚政府會否再次要求停止宗教活動,對籌備聖誕禮儀,絕對是很大的打擊。不僅如此,小弟很擔憂若教區因疫情為由,配合政府再次停止公開彌撒及禮儀,對教友們不能領受恩寵,對已動搖的信仰團體是極大的危機。

聖嘉祿‧鮑榮茂於疫症中的米蘭 (Benedetto Luti)

自去年社會運動以來,香港人心靈受創程度,是不能夠想像。今年自新冠肺炎影響本港以來,已有兩個時段暫停公開彌撒,其中第一次,更適逢逾越節三日慶典,導致候洗者一再延遲領受入門聖事,真實例子是我代仔在諸聖節才領受到堅振聖事,而他因暫停公開彌撒一段時間,回來以後,居然連基本彌撒對答也忘記了,那時我真的呆若木雞。

我真的想問各位神長們,如果第四波爆發,真的有必要再次暫停公開彌撒?正如耶穌對門徒們說:「為什麼你們這樣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馬爾谷福音4:40) 如果我們已奉行公益,做好一切的防疫措施,絕對相信我們的護守天使也時刻保護著我們……但同時切記薩拉樞機 (Cardinal Robert Sarah) 的一句話:

「  ……直播彌撒總不能與親自參與彌撒相提並論,或取而代之。相反,如果信友僅以虛擬的方式參與禮儀,就會有與降生成人的天主遠離的危險,天主不是以虛擬的方式賜給我們,而是以真實的方式,主說:「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若望福音 6:56)與主的身體的接觸是至關重要、必不可少和不可替代的……..主教們必須謹慎而堅定地採取行動,以確保信友們參加感恩聖祭不會被民政當局貶視為普通民眾聚會,或比作次要的消閒活動。」
(取自樞機書函: 讓我們滿懷喜樂重返感恩聖祭)

另外一件我較為不滿的事,就是外國部分堂區因疫情為由,停止告解及一切病人傅油聖事。 有外國教友曾向我分享,堂區神父示意停止一切上述嘅活動,直至另行通知,教友們都費解,為何我們要恐懼疫症? 暫時香港都未有聽到這個情況,但我都頗為擔心,因為本港面對人口老化,加上嚴重的社會撕裂……很老實,在亂世中,堂區善會會員應義不容辭地,以行動來表示對病弱者的關心,讓愛德光照普世,乃基督徒基本責任。 我亦忠告所有神長們,在需要的時候, 特別在疫症期間,懇請你們履行責任。施行聖事,不要再待在辦公室內「抗疫」。

最後,祈求病人之痊聖母及聖羅格,繼續保佑全球人民面對當前挑戰……期望疫症早日消失,公義早日彰顯。

主佑。

薩拉樞機《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三)

上文中 (英文譯文),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在講話中提到,為確保天主在禮儀中佔有尊位,我們必須明認禮儀是天主的工作,是「被賦予」的。所以我們要有適當的驚奇及謙遜。我們參與或舉行禮儀必須先有內在的準備,就是發自痛悔和謙卑的赤心所作的悅納之祭。而這內在的奉獻應該在禮儀中以外在的形式展示出來。

另一方面,薩拉樞機亦指出,留意禮節中的細節並非因為固執,而是因為這是愛的表現。樞機尤其指出,一如夫妻間互相留意對方的細節,就是他們愛的表現。

 

Cardinal_Robert_Sarah_Prefect_of_the_Congregation_for_Divine_Worship_and_the_Discipline_of_the_Sacraments_at_the_Vatican_Feb_10_2015_Credit_Bohumil_Petrik_CNA_2_CNA_2_10_15

薩拉樞機 (CNA 圖片)

且看樞機如何繼續說,然後以下是我自己加的重點[筆記]


就《歷任教宗》十周年的一些反省

在結論之前,我希望特別就《歷任教宗》自動手諭生效的十周年給予一些反省。

教宗本篤十六世以自動手諭《歷任教宗》,制定了法則監管了羅馬禮特殊形式的運用,它宣告了彌撒的這個古老形式從未「被廢止」,而在頒布這文件時給主教們的信函中亦提到:

在禮儀史中,有成長和發展,卻沒有決裂。我們的前輩所視為神聖而予以保存的事物,至今仍然是神聖的,且為我們亦是偉大的——它們不可能突然被完全禁止或被認為有害。教會的信仰和祈禱所發展出的寶庫,我們務必加以保存,並讓它們享到應有的地位。

它的最主要動穖就是「關乎教會內心深處的內部修和。」(本篤十六世,於頒布《歷任教宗》時致主教信函,2017年7月7日)

當然,《歷任教宗》的規定,即只要所有基督的信徒——平信徒、神職、及修道人——要求的話,舊禮的彌撒及聖事即能自由地開放給他們,這規定是為了完結在大公會議後的禮儀教革所引起,基督在地奧體被分裂所引起的憾事。一如我們所知,為達致本篤十六世所渴望的修和,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完成,而教宗方濟各也在繼續為這工作,我們必須祈禱和努力,好能達到這修和,這是為了靈魂的益處、為了教會的益處,並好使我們基督徒給世界的見證及傳教使命能夠更加堅定。

繼續閱讀

薩拉樞機《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二)

上文中 (英文譯文),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在講話中提到,世界的噪音阻止我們接觸天主。而如果神聖禮儀變成了舞台,可能連天主都被排除在外,禮儀只剩下自我慶祝的團體,而失卻帶領人走向天主的效力。因此,天主必須在禮儀中佔有尊位。

另一方面,薩拉樞機亦指出,留意禮節中的細節並非因為固執,而是因為這是愛的表現。樞機尤其指出,一如夫妻間互相留意對方的細節,就是他們愛的表現。

Cardinal_Robert_Sarah

薩拉樞機

且看樞機如何繼續說,然後以下是我自己加的重點[筆記]


禮儀是神聖的

朝拜全能天主這個特制「場境」而言,「分開出來」是上主天主親自要求我們猶太祖先要做的,並被教會於初世紀有自由作公共朝拜時恰當地取用。我們用 Consecrated (祝聖) 這詞語去形容為了朝拜全能天主而特意分出來的人、地、物件,這來自拉丁語動詞 sacrere —解作使某物神聖或將獻於作一特定公務

maniturgium

神父的手受祝聖,為獻於一特定公務:獻彌撒、赦罪、施洗、傅油,即分施天主恩寵

一旦天主創造的事物被祝聖,它們不會用於平常或世俗的用途;它們屬於天主。這說話適用於隱修士及修女、執事、神父和主教,這事實反映在他們的衣著的行為當中,而且應該是這樣;甚至包括在神聖禮儀中參禮之外的時間。這也適用於很多大大小小用於禮儀朝拜的事物。舊禮的其中一個寶藏就是在《羅馬禮典》 (Rituale Romanum) 以及《羅馬主教禮典》 (Pontificale Romanum) 提供了龐大的、為禮儀專用物品所用的祝福及祝聖禱文。即將準備晉鐸的神父候選人,在晉鐸禮前拿著他的聖爵和聖盤到主教前讓主教祝聖:看到這個傳統復興是多麼令人感動。當新物品被慷慨地拿出來用作朝拜全能天主,並在它們被使用前先由神父按教會的規定祝福,這真是一個信德及愛德的美麗表達。 [天主的受造物本身是好的。但被祝聖之物,就是我們將天主給我們的東西,回獻於天主,不再用於世俗的用途。被祝聖的人和物,為我們點出一個事實:世俗不是我們的終向,我們必須時刻記着,我們看不到的天主才是我們的起點和終結。既然如此,被祝聖之物應該和世俗之物有所分開:衣著、保存方法等等……]

繼續閱讀

薩拉樞機《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一)

剛剛過去的聖十字架節,也是教宗本篤十六世《歷任教宗》(Summorum Pontificum其附帶信函)手喻生效十周年。在那幾天羅馬舉行了「《歷任教宗》朝聖」,當中有講座、彌撒、遊行、拜苦路等等活動,吸引了各地熱愛教會傳統的信友參加。

其中在9月14日,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Cardinal Robert Sarah)於宗座聖多瑪斯大學致辭,題為《神聖禮儀中的靜默及天主尊位》 (Silence and the Primacy of God in the Sacred Liturgy)。 「新禮儀運動」 (New Liturgical Movement) 網站取得了初稿,最終版本會在修正後正式出版。NLM 他們也特別點出了樞機在整段講辭中的重點:

  1. 樞機反對以人為中心的禮儀,我們有需要將天主恰當地放回在我們朝拜的中心
  2. 樞機反對禮儀成為「舞台」及「世俗娛樂」,這些噪音「殺死」禮儀
  3. 舊禮 usus antiquior 應被視為廿一世紀教會生活的正常部分,而樞機安慰眾參加者,沒有人會將羅馬禮的舊禮奪走。

中文翻譯全文可供下載,然後以下是我自己加的重點[筆記]

Card Sarah


第五屆《歷任教宗》羅馬研討會
「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
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2017年9月14日       羅馬.宗座聖多瑪斯大學

《歷任教宗》自動手諭頒報十年,我首先想表達的是對全能天主的感謝。事實上,藉着這文件,本篤十六世希望在教會內建立一個修和的記號,這已帶來眾多果實,而教宗方濟各以同樣方式地繼續。天主渴望祂教會的合一,我們亦在每一個感恩祭中為此祈禱:我們被召繼續尋求這修和及合一之路,以在今日的世界中作基督永恆的見證人。[讓多一種禮儀通行,是修和及合一的途徑。正正顯示公教會同一信仰的多種表達。]

繼續閱讀

《歷任教宗》十周年快樂!感謝天主!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 2007年7月7日頒布了《歷任教宗》(Summorum Pontificum) 自動手諭,同時致函所有主教,放寬了由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天主的教會》 (Ecclesia Dei) 對1969年以前生效的禮書的應用,讓所有拉丁禮神父能夠免卻主教的批准,舉行於1962年有效的禮書,包括彌撒經書 (Missale Romanum)、日課經 (Breviarium)及其他聖事典禮的舉行。

而在幾年後聖座再頒布《普世教會》 (Universae Ecclesiae),作為應用上述《歷任教宗》的指引,再一步放寬傳統羅馬禮儀在聖周的運用,讓神父及教友有更大自由使用禮儀革新前的禮儀。

PopeBenedictXVI_portrait-NataliaTsarkova

繼續閱讀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未來的泉源」研討會開幕辭中文譯本及導讀

沉默了好一段時間,事緣是因為筆者最近忙於翻譯聖禮部部長薩拉樞機 (Cardinal Robert Sarah) 早前的一段講話。這段講話是樞機在一個在德國舉行的「未來的泉源」 (“Source of the Future", “Quelle der Zukunft")研討會所講的。

該研討會是回應着今年2017年7月7日將是教宗本篤十六世頒布《歷任教宗》自動手諭十周年,將羅馬禮特殊形式 (Extraordinary Form of the Roman Rite,或稱傳統羅馬禮) 恢復到一個能恆常地舉行的情況。然而,即使我們未必很常參與羅馬禮特殊形式,甚至一次也沒有參加過,但教宗本篤十六世卻指出,新禮和舊禮兩種形式應該要有「互相增益」 (mutual enrichment),所以即使我們單單只參與新禮的彌撒,《歷任教宗》也確確實實地影響我們的禮儀生活。

薩拉樞機的這篇講辭雖然提到傳統羅馬禮,但事實上,他更集中於禮儀的本質,對每個教友認識禮儀、參與禮儀都有莫大的益處。

我們討論禮儀,很容易流於表面,討論禮節中不同的細節。因為這些是標記,在本質上是容易看見的事物。但實際上,禮儀的本質是以標記進入天主的奧跡之中。而薩拉樞機這次的講話中,正正就是提醒我們,本篤教宗將羅馬禮特殊形式帶回教會主流當中,正正是要讓所有信友從新在禮儀中獲得靈修的養份,真正透過禮儀跟天主相遇。

我的重點[註腳]


本篤十六世頒布《歷任教宗》十周年
「未來的泉源」研討會
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開幕辭
2017 年 3 月 29 日 黑撒根拉特,鄰近阿亨巿

譯自 Catholic World Report 的英文翻譯:http://www.catholicworldreport.com/2017/03/31/cardinal-sarahs-address-on-the-10th-anniversary-of-summorum-pontificum/

中文譯文全文


CardinalSarah_SacraLiturgia2016

首先我願意由心底感謝在教宗本篤十六世頒布《歷任教宗》自動手諭 (Motu proprio “Summorum Pontificum) 十周年,在黑撒根拉特舉辦「未來的泉源」研討會的主辦人,他們讓我在你們反省這個題目時給予一個介紹,這題目對教會的生命很重要,尤其是對禮儀的將來;我很高興能給你們一個開幕辭。我願親切地歡迎這研討會的所有參加者,特別是以下這些團體的成員,我特別提到你們因為你們很有心地邀請了我:德國 Una Voce ;漢堡及科隆總教區司鐸及平信徒公教圈 (The Catholic Circle of the Priests and Laity of the Archdioceses of Hamburg and Cologne)、紐曼樞機協會(The Cardinal Newman Association)、黑撒根拉特聖日多達堂的神父網絡 (The Network of the priests of Saint Gertrude Parish in Herzogenrath)。當如我寫信給黑撒根拉特聖日多達堂的主任司鐸 Guido Rodheudt 神父時表示,我很抱歉我得放棄參加你們的研討會,因為在我已經很忙碌的日程中,有一些突發的事務再出現了。但無論如何,我仍透過祈禱在你們中間:這會每天伴着你們,當然你們也會在研討會的日程,即3月29日至4月1日,我每天奉獻的彌撒聖祭的奉獻當中。所以我會盡我所能,替你們的研討會日程作一個開始,反思一下《歷任教宗》自動手諭在團結及和平中實行的方式

繼續閱讀

靜默的力量——薩拉樞機談禮儀中的靜默

早前有神父給我分享了一個網頁,原來薩拉樞機 (Cardrinal Sarah) ——禮儀及聖事部部長又有新書,名為《靜默的力量——反抗嘈音霸權》。法文原文是 La Force Du Silence ,英文版好像要十一月尾才出版。

CardinalSarah

薩拉樞機 (Photo: Alberto Pizzolli /AFP)

著名網上博客 Father ZSandro Magister 都分別有介紹過這書,也有數段的英文翻譯。筆者覺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

《靜默的力量》是薩拉樞機跟Nicolas Diat 的訪問筆錄,內容似乎包括著教會現況、神聖禮儀等等議題。雖然當中樞機也有提到朝東獻祭的議題,但筆者今天卻想分享一下薩拉樞機就禮儀中的靜默的想法

聖十字若望說過:「靜默是天主的第一種語言。」然而現在不少信友都沒有經驗過被天主充滿的靜。教友在平時所參與的彌撒未能經驗靜默,所以他們不習慣在聖體前的那種令人震撼的靜默。

然而,樞機指出,靜默是神聖神儀的重要部分,甚至應被視為 sine non quo :沒有靜默便沒有禮儀。

以下是薩拉樞機對靜默的看法。我的重點[筆記]


問:在我們的拉丁禮儀中,你會給予「靜默」甚麼角色?你在哪裡見到它,而你怎樣調和「靜默」及「參與」?

薩拉樞機:在天主的偉大前,我們啞口無言。誰膽敢在全能者前說話?聖若望保祿二世在靜默中見到不同形式祈禱的本質,因為靜默蘊含一個朝拜的幅度,表現著「在不停地揭示自己就是愛的天主前,一個受造物面對面見到祂的無限超性 (infinite transcendence) 謙遜地接受自己的有限。」拒絕這可信賴的驚訝和朝拜(confident awe and adoration) 的靜默,就是拒絕天主自由地以祂的愛和臨在攫取我們。[拒絕靜默,就是拒絕天主愛的邀請。] 因此,神聖靜默是我們和天主相遇的地方;因為我們以正確的態度來到祂前,就是戰慄地站在遠處,卻同時有信心地懷有希望。我們神父必須重新學習對天主的敬畏,和我們跟他的關係中的神聖特質。我們必須重新學習在天主的神聖前、和我們鐸職中無可比擬的恩寵前,懷著驚訝地戰慄。[樞機的這種說法,正正和應著瑪竇福音18章,那個遠遠站著不敢望天的稅吏,他戰慄地站在天主前,然而我們知道只要願意走向天主,我們就能接受慈愛。]

繼續閱讀

[圖片故事]愉快的修道生活

又到沉悶的星期一,筆者看到幾張圖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未知這些修道人面上的喜樂,會否吸引年輕人認真考慮一下為主獻身的聖召。筆者在這裡先請大家為自己及年青人的聖召祈禱,另外也可以考慮購買這些修道人的產品,支持他們專務祈禱的生活。

Summit-WIMPLE-NewJersey-DominicanNuns.jpg

以上是美國新澤西洲的玫瑰聖母修院,她們是道明會修女。她們仍保持道明會的傳統配帶著會衣及頭巾。

如果想支持她們的話,可以到她們的網上商店買蠟燭、肥皂、洗澡液、護膚品、書等等。


以下則是早前介紹過的在意大利的本篤會士,他們受地震影響,現在正慢慢重新維修他們的修院。早前禮儀及聖事部長薩拉樞機 (Cardinal Sarah) 探訪他們的修院,並祝福了他們臨時修院的小聖堂、抄經閣 (scriptorium)、廚房等等地方。

薩拉樞機更說:

我肯定教會的將來就在隱修院中……因為哪裡有祈禱,就有將來。
(I am certain that the future of the Church is in the monasteries… because where prayer is, there is the future.)

Norcia 的本篤會士都有網上商店,售賣本篤傳統的啤酒及他們咏唱禮儀的 CD。小弟未試過這樣郵購買啤酒,未知會否打碎酒瓶,讀者可以試試。另外他們的 CD 相信也能讓各位讀者更加明白禮儀音樂,大家不妨支持。他們也有地震重建專頁

monksofnorciawithcardsarah

monksofnorcia_cardsarahblessing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 「邁向真確落實《禮儀憲章》」中文譯本 + 導讀 (6) — 後篇 + 個人總結

上文筆者答應過,會找一些對薩拉樞機的回應大家來研究一下。大家很關注的就是緊接着薩拉樞機在7月5日的演講,梵蒂岡新聞處在7月11日出了一篇新聞稿,大家也可下載 pdf,這也是香港教區禮委會在網頁頭版放的那張圖,如下:

HolySeePressOfficeCommunique20160711.jpg

內容可總括如下:

  1. 薩拉樞機強調彌撒聖祭的尊嚴、態度及朝拜是正確的。
  2. 有人誤以為樞機頒布了有關禮儀方向的新指引,在將臨期也不會有新的指引。
  3. 《羅馬彌撒經書總論》仍然有效,而其中第299條解釋了禮儀方向
  4. 教宗方濟各的意思是,羅馬禮普通形式仍然是西方教會的一般彌撒形式,而羅馬禮特殊形則不會取代普通形式的地位。 (must not take the place of the “ordinary" one)
  5. 以上的訊息是教宗在一次近期的會面跟薩拉樞機表達的。

筆者想分享一下這幾點的看法。

繼續閱讀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 「邁向真確落實《禮儀憲章》」中文譯本 + 導讀 (5)

上文中,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表達了他對現在教會禮儀的困惑:這困惑來自不少人心中對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誤解,導致梵二教導未能真正落實。在以下的部分,樞機願意分享他的幾個建議,讓教會、讓神職、讓平信徒重新出發。

CardinalSarah_SacraLiturgia2016

樞機就是在這最後的部分提到邀請他的司鐸兄弟於將臨期時開始朝東獻祭 (ad orientem),這建議引起了不同的反應,不少人感到驚喜,但更多人被嚇人跳。據某位當時在場的神父所說,當時西敏教區的尼古拉總主教 [更新:] 禮節司嚇得呆了一下,大概下巴都掉在地上。但要首先一提的是,在樞機的建議中,朝東彌撒仍屬次要,他首要的建議是要加強禮儀培育的質素深度。可見,樞機要求的,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禮儀參與,而並不是梵二後禮儀改革中,某些倡導者只著眼於改變禮儀,卻忽略了培育信友的信理及靈修。

薩拉樞機即使在建議的部分,亦呼應着他在講辭最起初對「神聖禮儀」的解釋,顯示他對禮儀的認知並非基於個人喜好,而是紮實於傳統的禮儀觀。


丁、今時今日,我們應怎樣邁向更忠實落實《禮儀憲章》?

按梵二眾教長本意,及梵二後所出現的不同情況來看,我希望提出一些實在的建議。它們是關於怎樣在現今世代更忠實地落實《禮儀憲章》。我雖身任禮儀聖事部部長,我全然謙遜地作為一位司鐸和主教來提案 [樞機明確地表明,他在這裡的呼籲是他以個人身份的呼籲,而非作為禮儀聖事部部長。這點令筆者想起教宗本篤十六世寫《納匝肋人耶穌》也是以個人身份,而非教宗身份去寫。這一點就看得出,樞機並不希望以權力壓人,反而願意讓禮儀的吸引力作主導。這謙遜的表現的確是所有禮儀人員都需要學習的:自己只是禮儀的僕人,讓禮儀在教會的心中發展。],但願它們在教會內能有利於推廣成熟的反省、學術研究,及良好的禮儀做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