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普世教會 » 林肯教區的啟示:如何推廣司鐸聖召 (1)

林肯教區的啟示:如何推廣司鐸聖召 (1)

有一位神父讀者給筆者寄了一篇文章,認為值得分享。

原文刊登在 LiturgyGuy.com ,作者 Brian Williams 是位平信徒。文中討論了在這個司鐸聖召貧乏的時代,美國的林肯教區如何鶴立雞群地吸引青年人奉獻自己成為神父。文章頗長,筆者打算分數篇刊出譯文:


Why Aren’t Other Dioceses Looking to Lincoln?

fb_img_1461979645825_kindlephoto-146842051

2015年 林肯教區晉鐸彌撒

我們已是不停地讀到有關天主教在西方的倒退。一個一個的教區在關學校關堂區,或者要合併它們[香港也不是在合併堂區嗎?]、新晉鐸的神父數目遠遠追不上退休及過身的神父數目而使神父數量下跌、新一代信友不是放棄信仰,或轉到福音派那裡……

我們也讀到不同的計劃去嘗試扭轉情況。每人都好像要宣傳一套計劃,一個新的戰略去增加聖召,去提高每周的彌撒參與率,去留住青年……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我們已經有一個成功的藍圖:美國 內布拉斯加州 (Nebraska) 的林肯教區。既然沒有太多人講論它,那我們就談談吧!

首先你需要知道有關林肯教區的一些背景:

跟據《官方天主教目錄》(Official Catholic Directory) 和《宗徒事業應用研究中心》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Apostolate (CARA)),林肯教區是唯一一個在美國的教區能夠在1993年到2012年的每一份調查中,晉鐸對人口比例都是保持在頭20名的。

雖然天主教人口只有97,000,林肯教區在2010-2012 年間共有22個新神父。全美國只有7個教區能夠有更多的新神父,其中一個是洛衫磯總教區 (天主教人口超過 420萬),在這三年間共祝聖了34個新神父。即是說,平均每年洛衫磯只是晉升多4個神父,但天主教人口是林肯教區的44倍。[按教區教務統計,在2015年8月31日,香港教區天主教信友為 384,000。由2008年起至今,有5名新神父。]

Conley 主教 (Bishop James Conley) 最新提到,按今年的培育班推算,在將來的24個月會有多17個男人被晉升為神父,在這個世代是很罕見的。

在2012年這個教區有150個神父,服務134個堂區。[於2015年8月31日,香港教區神父為68名,修會神父為223名。]

在林肯教區沒有終身執事。但這裡卻會委任輔祭職及讀經職給平信徒男士。[這裡不是說平常見到的讀經員和輔祭,而是一個永久性職務。]

這裡還有33所天主教學校,包括6所中學。其中一間中學——聖庇護十世——佔了在2014年進入大聖額我略修院48人中的18人。[誇張得如備修院!]

特別要提的是教區學校的學生中,有96%都是天主教徒。

很多學校都是由修女管理,她們來自林肯教區中14個不同修會,共141個修女。很多神父也會在中學教授神學及任職校長。[文章是在說教區學校!在香港教區學校大多數時間都沒有修道人,只有修會學校會有神父、修士修女出現。而修道人參與教學的情況也越來越少。]

由此可見,林肯有一個很活躍的天主教團體,看來免於很多其他地方的挑戰。我們需要看看他們成功的秘訣。

林肯藍圖可以簡化為下列數個重點:

正統的主教

相反梵二後教會的氛圍,林肯教區避免了很多破壞著其他教區的瘋狂及不敬的氛圍。這很大部分都是源自過去五十年間的三個人所提供的穩定性及信理的正統性: Glennon Flavin 主教 (1967-1992)、 Fabian Bruskewitz (1992-2012) 、及 James Conley 主教 (2012至今)。他們無視他們其他主教兄弟的責備,成功了、將教會常新的責任放在首位。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Fr. Z 稱它為包魚的廢紙–Fishwrap) [National Catholic Reporter 雖然名叫 Catholic,但它們的報導卻經常背離天主教信仰]曾經嘆息說梵二會議後的「改革」好像沒有來過林肯教區一樣。正正如此。

[下文]


單單看數據,我們可知道林肯教區的確是很有希望的教區,而她的主教正正就擔起很重要的角色。在之後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這幾位正統的主教如何在各個細節中使教區,尤其是司鐸聖召蓬勃發展。

2 thoughts on “林肯教區的啟示:如何推廣司鐸聖召 (1)

  1. 引用通告: 林肯教區的啟示:如何推廣司鐸聖召 (2) | 樂山樂水

  2. 引用通告: [讀者來函]增加聖召並不是真的這樣難 | 樂山樂水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