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仍活著,仰賴祂吧!

祝各位讀者復活節快樂,吾主耶穌從死者中復活了,亞肋路亞!

數年前,筆者為兄長代筆撰文,就是以「主仍活著」作始,因為耶穌基督耶穌死了、復活了,仍然活著,並把自己以麵餅之形態,一切存留至今,與我們每天在一起。

//主耶穌升天後,仍然活著。衪與聖父共發聖神,引領著我們。//
//主耶穌升天後,仍然活著。衪把自己存留聖體聖事中。//

Screenshot 2019-04-25 at 10.36.39 AM

繼續閱讀

「離地」的信仰?聖誕八日慶期之反思

聖誕八日慶期,這段時間並不是每天沉淪吃喝的日子,而是記得天主為了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所行的大事。

筆者今年有幸於澳門參加聖誕子夜彌撒,李斌生主教提到一個重點,我們有否在心中為耶穌預留一個位置。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提醒:我們心中有多少空間給天主?還是我們只停留在物質上的享受?

很多人會說,我們作為人,要「貼地」一點。每次說到信仰都「太離地」,人家怎能跟得上?「太離地」亦讓人覺得沒有人情味,甚至直斥沒有愛德!

猶記得一位神父所說:「若我們不離地,我們便不會接近天主,不會爬上十字架與耶穌基督一起。若我們不離地,我們怎樣升天國?」這位神父說得真對!在我們基督徒的信仰中,「離地」並非「不吃人間煙火」,而是要於現世活出聖德。 繼續閱讀

夢境之思: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幾天前,筆者晚上睡覺時,不時因「欲戴『其器』,必承其重」而醒來,矇矓中亦發現自己於夢中默想此句。

早上醒來,找了原文出處,發現此句竟來自一套韓劇;相信是從前無意中偶爾見過罷了。而該句的原句為:「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欲達高峰,必忍其痛。」(或許是另有歷史及出處,知悉者請賜教)

此雖非出自甚麼文學典故,但句別具意思,甚至讓筆者默想了一會兒。

皇冠非人人能戴;權位、職位非人人擁有。但該皇冠能應喻作不同的事。

此皇冠有如自己的身份,不論該身份高或低,重或輕,每人作為天主子女的身份與地位,都十分重要——一個也不能少。

繼續閱讀

「地獄的存在」與「克己和補贖」

為主真復活,阿肋路亞!

每一年,我們重重覆覆過着相同的節日,有甚麼意思呢?當然,並不是放假,而是要我們常常謹記,基督的救贖工程,也就是我們信仰的核心。

今天的福音,正是再次提醒我們要記起天主的救贖工程:天主派遣子到世界上來,為叫世界藉着他而獲救。而彌撒讀經亦十分有意思,顯示出宗徒們的信德。

Temptation

耶穌三退魔誘 (Maesta Altarpiece by Duccio, 1308-11, 局部)

的確,耶穌基督就是光明,並將我們由黑暗中救出。有位神父在講道中,道出我們人類很多時愛黑暗過於光明,他說:「人生活中有兩種拉力,一種是向下的拉力,一種是向上的拉力。而祈禱、克己、補贖,就是去控制向下的那股拉力、提升向上的拉力。」

這一句很有趣,故在此分享,並談談「克己、補贖」這題目。現在很多教友都沒有把這美麗的祈禱,好好實踐出來;筆者認為這實在乃一大可惜。 繼續閱讀

災難與天主的愛

 獻給澳門及受難中的兄弟姊妹⋯⋯

這幾天,在新聞上看到澳門在颱風後不同程度的破壞,一幅幅的照片越看越令人鼻酸,另一颱風正吹襲港澳兩地,請各位在今天的主日中,記得澳門的兄弟姊妹,以及全球各地受天災人禍之苦的人祈禱。 繼續閱讀

諸聖節快樂! 常舉目向天 向諸聖學習成聖之道

祝各位讀者諸聖節快樂!今天教會慶祝諸聖節,教會的慶日從來不是為慶祝而慶祝,而是對我們旅途中的教會、在世每一名信友的提點,提點我們要成聖自己、聖化他人,同時給予我們希望、告訴我們成聖的工作,是有可能的,從而讓我們能與天主在一起,獲得永恆的福樂。

所以,我們既有如此眾多如雲的證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穌:他為那擺在他面前的歡樂,輕視了凌辱,忍受了十字架,而今坐在天主寶座的右邊。(希12:1-2)

另外幾位作者在製圖時討論選用哪段經文後,筆者對這句反復讀了幾次,實在有得著。我們被召領洗進教、作為基督徒,並不只是愛人如己、真正的活出基督,是要成聖自己、聖化他人。聖化自己的首要「步驟」,就是勿讓自己在罪惡中打滾,就如上述經文中提及「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過」,特別是持守貞潔這一道,就如聖保祿的規勸,「天主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聖,要你們戒絕邪淫,要你們每一個人明暸,應以聖潔和敬意持守自己的肉體,不要放縱……」(得前4:3-5)

成聖並非不可能的事,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成聖,即使是最小的一名弟兄、即使是社會上最卑微的人,都能夠進入天國、列入聖人行列,正如作家Oscar Wilde的明言:「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但首要的條件是我們肯認罪、悔改、作保贖。在過程中可能困難重重,但此時我們應舉目向天,同時想起天上諸聖,因為他們就是最好的例子。讓我們今天特別請天上諸聖代禱,教我們時常舉目向天、從他們身上學習成聖之道。

天主很慈悲 但我們聽話嗎?

(筆者很久沒有出文章,這篇文章早已起題,但遲遲未有時間動筆,實在感到抱歉。)數一數,慈悲禧年已經過了一大半,還有幾個月便結束,我們都該省察一番,看看自己在這充滿恩寵的一年中,有否做好自己該做的,我們有否時刻默想天主的慈悲?我們有否將這份慈悲體驗出來,並真正地以言以行、作神形哀矜去活出我們的信仰?

圖: Word On Fire

圖: Word On Fire

我們在這一年聽得最多的,莫過於「我們要慈悲,就如天父是慈悲」。不知為何,每次當筆者聽到「學習慈悲」這詞句時,有種難以表達旳感覺,因為我們人類的種種不足、因為人類重複地犯罪,也不會真正學到和做到。

說到「活出慈悲」,就是多作神形哀矜,但我們幾時都不應在「高地」上去判定,反而要「貼地」,體會到每個人都是被天主所尋覓、眷愛、寬恕。筆者在這一年中,看到身邊的朋友都不停口說「慈悲」,甚至非常熱心地行神形哀矜,但轉過頭來卻口中批評,或明言「今年是慈悲禧年,所以我會學習忍耐這人的所作所為。」恕筆者直言,筆者認為這並非慈悲!真正地行慈悲、活出慈悲,又何需說出聲?我們要活出慈悲,最首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份,也就是做好一名天主子女、做好教會子民的本份 聽話

繼續閱讀

提放自如: 如何放下痛苦?

筆者這數天連續撰寫了「提放自如」這類的「趕客」文章。先因筆者的辭不達意在此向各位說聲抱歉,其次便是再多寫一篇「趕客悶文」,但筆者今天這篇最後要分享的,是數篇之重心、也是我們最常遇到的 — 如何放下痛苦

透過默想耶穌的痛苦,我們也能學會放下我們的痛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