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危機——(上:問題部分)

[長文慎入] 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不夠時間寫短文。

只要認真看看教會現在的情況,我想沒有一個有理智的人能夠否認教會正出現一個大危機。老實說,事情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這一刻,我想任何粉飾太平的話都是廢話。對小孩子或初信的人,我們可以把問題簡略一提即可;但事實上,我們不可能不說。

mass-during-wwii

面臨倒塌的教會

教會的危機,英文說法就是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誰都看得見,但大家都不提不說,仿佛不說就不用處理事情會自己解決。不,我們要老實面對問題,我們要承認我們正站在歷史的重要一刻。後人回望過來,就會對我們說:「你經歷過那段時間嗎?!」

筆者這篇文會談談幾個教會的危機,下一篇會寫寫教友應如何自處。筆者不是嘗試要寫如何改革教會。因為這個教宗及普世主教團的責任。就算現在的主教及現在主教做不好,有些事也輪不到我們做。但平信徒是天主教會最大的部分,如果我們由自己的部分開始做的話,我們也可以有很大的影響力。

[註:這些危機是筆者的想法,也不是十分嚴謹的推論。可能讀者們會有別的想法。沒問題。起碼如果大家願意拿出來談的話,這就是面對困難的第一步。最怕是大家甚麼也不說。]


筆者腦海中正想到好幾個教會的議題,這些不可能包括教會所有的危機。這些議題的次序只是筆者想到的次序,和重要性未必有很大關聯。它們是:

1. 梵蒂岡和中共建交

繼續閱讀

[文章分享] 陷於火海中的教會

早前看到了美國的一名神父 Father Bill Peckman 的一篇文章,覺得很有意義。得到了神父的批准後,特意翻譯,想大家好好想想,在教會現在的危機中,我們每個人有甚麼可以做。

雖然神父指的是天主教會,但近日的新聞中我們知道,出現問題的教會不單是美國的教會,而是整個教會都受著互相包庇的同性戀 (並且有著同性性行為) 的神職所毒害。

ny_church_transfiguration_in_ruins.jpg

美國紐約 顯聖容堂

原文為: The Catholic Church in this country is on fire and has been for decades


這國家的天主教會陷於火海之中,而且已有數十年之久。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人們開始衝出門外,讓告解亭荒廢結蜘蛛網,空蕩蕩的彌撒,曾經活躍的堂區只剩下外殼。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修院、修會會院、隱修院、初學院變得冷清。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堂區、修院、隱修院、及其他天主教機構開始關門。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天主教教育的印刷商以教理為名,出版那些不冷不熱、平庸、低俗而讓人自我感覺良好的書刊。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彌撒的神聖超越感受被排除出去,好像它是招人厭的外物般,而彌撒則成為讓人自我慶祝的靈性自戀。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那些希望推翻及改變教會訓導的人被給予完全的自由,而那些渴望堅持「信仰寶庫」(deposit of Faith, 見《天主教教理》n.84) 的人卻被懷疑及輕視。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神父及修道人捨棄他們的神恩召叫的外在標記,修會放棄他們的特恩而改為一種「你愛做甚麼就甚麼」的態度。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神職變得在酒會中比在告解亭中更為得心應手。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這國家的宗教領袖關注政治議題,同時卻讓神職班的道德日漸低落。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好的行政就被當為好的牧民。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神職及神學家接受、教導、推廣性方面的自由主義。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神職及神學家厭惡地反對《人類生命》、《信德與理性》、《生命的福音》。

我們那時看不到嗎?那時家庭由為生產一個聖召祈禱,變成刻意勸退聖召,因為他們害怕自己的子女被當成怪人。

我知道我曾投訴運動和其他活動被放在信仰之上的做法。驚訝吧!我們神職當中很多人呼號我們不夠「貼地」(relevant)……我們有這些現代思想真危險。在我們的歷史中有很多更嚴重的迫害。但從來不是迫害使我們敗下來。教會的墮落總是由內部開始的。

這國家的天主教會陷於火海之中,而拿著火把的正這她自己的領袖。有很多好的領袖、主教、導師也準備好滅火。他們需要我們的祈禱和支持,因為魔鬼並不喜歡失去牠贏了的領土。好幾十年來,我們都沒有留心防備。不能再這樣。我們要迎戰。我們不能臨陣退縮。

mass-during-wwii

回歸正道,迎戰魔鬼


預告一下,筆者得知「聖十字福傳」(網站面書) 將召集信友,以玫瑰經作武器,為世界、為教會、為每個信友祈禱,向魔鬼宣戰。敬請留意。

應以新的心思變化自己——回應《曙暉》「永遠不出來?」

Nolite conformari huic saeculo, sed reformamini in novitate sensus vestri ut probetis quae sit voluntas Dei bona et placens et perfecta. (Rom, 12. 2)

「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為使你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 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的事。」(羅馬書 12:2)

聖保祿以這樣的說話勸勉羅馬人及整個信友團體,正正就是提醒我們在內的基督信徒:我們不可以配合 (con-formari) 世俗的形態,卻要以基督的形態重新整合 (re-formamini)。這種以基督為目標的革新是困難的,當中的痛苦不是由於基督缺乏慈愛,而是在於我們本身因原罪而有的私慾偏情,使我們不以天主的旨意 (voluntas Dei) 1 為優先,而單顧自己的意願。

然而基督的慈愛則是聖言成了血肉,行走於巴勒斯坦講道及行奇蹟,以自己的身體經歷聖周五的苦難,赤身露體的被釘在十架上死,最終替我們取得光榮復活的身體基督是真人真天主,祂的慈愛不是流於智者的說話,而是血血肉肉的救贖。因此,保祿宗徒才大膽地說:「我們怎樣帶了那屬於土的肖像,也要怎樣帶那屬於天上的肖象。」(格林多前書 15:49)

我們的身體直接影響我們的復活、我們的救贖。

781px-La_curacion_del_ciego_El_Greco_Dresde

筆者這幾天收到朋友、讀者的邀請,就某「平信徒」專頁分享、大專聯會的網誌《曙暉》的一個有關同性戀系列作回應,尤其集中在信理和倫理作回應。只要打好這兩個範疇的基督,它們的應用——即牧民——就能立竿見影。

筆者執筆之時,該系列剛出了兩篇(),現找重點來回應。但在正式回應之前,筆者認為有必要為整個討論定義清楚。


罪:違反天立意願的行為。由於天主是愛及智慧的根源,罪必然是違反愛及理智的,也違反人的本性 (nature) 及尊嚴。例如我殺人,我便違反了被殺者的人性尊嚴、我在太太工幹時跟另外的女人姦淫,就是違反了人類性的本性:夫婦間愛的結合和生育。

私慾偏情:對罪惡的依戀,原罪的後果。本身私慾偏情不是罪,但它卻引誘我們犯罪。洗禮能洗去原罪,這私慾偏情卻是沒有洗去的剩餘 (residue of sins),它使我們傾向肉身而忘卻靈魂及天主。因此它是違反理智的,也是違反愛的。信友不是要配合與生俱來的私慾偏情,而是要以基督為目標,靠着基督的力量不斷悔改更新自己,以達之完滿。

貞潔:貞潔不是單純的做「處女黨」或要對性行為感到「靦腆」,而是將天主給予的性和我們的身體、靈魂整合的德行。簡單說,就是能夠將性 (sexuality) 按天主的計劃,按現時的身分運用的一種習慣未結婚的,持守貞潔就代表保護自己的身體、將自己作為禮物完全地保留給自己將來的配偶;已婚的,以性行為作為愛的語言說出婚姻盟誓,將自己完全交付給配偶的其中一種表達,並對新生命保持開放,接受天主給予的子女,或在適當時候暫停性行為,以別的方式表達愛及互相交付;為天國守貞的,持守性的能力,以基督或教會作為自己的配偶,將父職或母職 (fatherhood, motherhood) 在其他方面表達出來,例如傳教、照顧身邊或社會的其他人,將自己完全交托給基督在世的使命。

StGiannaMolla

母親也要持守貞潔

隱修士也可以發揮天主給予他的性

同性戀傾向 (Same sex attraction):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對同性的人有性 或/及 情愛的衝動或傾向。本身不是罪過。而是像其他的私慾偏情一樣是原罪的後果,使我們的 Passion 有着不符合理智的衝動。例如貪吃就是有衝動吃我們不需要的食物、色慾就是我們忽略了性是愛的語言而變得只希望得到肉體 (甚或只是思想)的快感。

同性性行為: 違反人類性器官設計的性行為,使參與的人增加健康風險;更違背了天主設計人的原意,將性包含的愛、愉悅、生育三者拆散、違反貞潔的目標。因上述原因,這是罪過。

基本的重要概念有這些,我們不妨看看《曙暉》有沒有這樣的區別。以下是部分原文,我的重點[筆記]


繼續閱讀

婚姻和社會的迷思:閱〈為婚姻辯護〉後有感

wpid-wp-1426747472321.jpeg

筆者的文章,很少涉及一些社會時事或其他較「認真」的課題,不是不關心或有冷感,其實是筆者總希望逃避,因坊間的文章不時有很多很多的謬誤,但筆者不似這網誌其他作者有精力去回應或評論。(說穿了就是懶惰!)故筆者的文章多是輕輕鬆鬆的吧:煮煮飯,談談情,說說愛,一些無聊的對話。很久以前,有朋輩給我分享了一篇名為〈為婚姻辯護〉,與近年流行光說「愛」的潮流不同,是少有乎合天主教教理又顯淺易明的文章,就在這兒引述一些選段與大家作點分享吧。

現代社會錯誤的論調,就是在於宣揚婚姻是可被重新定義,以適應時代的改變。這其實是不理性的,並忽視了婚姻的本質。……

真的每一樣事都能重新定義嗎?道路或許可以有很多,但真理只有一個!

真的每一樣事都能重新定義嗎?道路或許可以有很多,但真理只有一個!

語言的偽術,在這個世代,特別是在香港社會,稍有留意時事的你也不會陌生吧。隨著時代的改變,的確很多客觀的情況或許已改變,但有很多東西的本質仍是不變。一個詞語或概念的定義,比大部分人的想像來得重要。但誰人有權力去定義這些詞語和概念呢? 繼續閱讀

道德之地為何高?

很久以前,當我第一次見到「道德高地」這個詞,我就問自己,道德為何是高地呢?時至今日,我仍未有答案。這幾年來,看見一些例子,某些事件或團體被批評站在道德高地,到底是屬實,還是人們想衝破道德的限制,放縱自己的無禮?實在值得探討。

Crucifix

我主耶穌就是死在「道德高地」上的最佳例子

據幾番了解,筆者認為「道德高地」是指一些人拿着道德標準去攻擊及批評別人,若這個解釋正確,那麼道德就不是高地,而是道德被人利用作武器,去攻擊別人罷了。

繼續閱讀

[文章分享] – 基督徒依照教會訓導選舉代議士的責任

自從湯漢樞機早前發出呼籲,提醒信友在投票時需考慮候選人會否支持一些有問題的法安時,不少人藉詞攻擊湯樞機。最令人不解的是,其中不少是青年信徒。在網上的討論中,發現他們對教理、性別認同、個人自由、社會公義等都有偏差的理解,都被世俗的相對主義所影響。不少人都掉進了教宗所警告的「相對主義的獨裁」(Dictatorship of Relativism) 這陷阱中。

18_tong_greetingCardinals

湯漢樞機 (公教報圖片)

公報報第3744期第10頁刊登了一篇文章,筆者認為作者點出了問題的核心,並且解答了好些網上的論點在誤導說湯樞機沒有就大陸教會被逼害發言。重點[點評]


《基督徒依照教會訓導選舉代議士的責任》 作者:余睿章
(原文請看公教報)

湯漢樞機於十一月六日發表牧函,呼籲信友在各級選舉中,「考慮候選人對於家庭和婚姻議題的立場,作為選舉議員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

繼續閱讀

就湯漢樞機被畢業學生抗議一事的反省

湯漢樞機日前出席明愛專上學院的畢業禮,有畢業學生就早前湯樞機就區議會所作的呼籲抗議。

appledaily_cardinaltong_protest

學生在畢業禮抗議(蘋果日報/朱永倫)

有關於湯漢樞機在出席大學被舉牌抗議一事,筆者建議大家看看這篇 2013年的新聞

當年比利時 Andre-Joseph Leonard 總主教 (剛退休了) 被FEMEN 組織的人無上裝撥水抗議。總主教當時只是保持坐著,祈禱。抗議者潑水的水樽刻意用聖母形狀以作諷刺,總主教事後檢起來親吻這個聖母像。

ArBspLeonard_splashed

總主教Leonard被撥水

繼續閱讀

2015年世界主教會議 (1) – 教宗的開幕彌撒講道及「出櫃」神父

事情發展快得連網上媒體都跟不上。如果你在讀世俗媒體有關世界主教會議的報導,你大概甚麼也沒看到,或更差的:在看錯的東西。筆者想很快分享兩件事的感想。

  1. 教宗方濟各在世界主教會議開幕彌撒的講道
  2. 信理部的一名神父宣布自己是同性戀,並有同性伴侶;他要求教會改變對同性戀的教導
教宗方濟各在2015年10月4日為世界主教會議獻彌撒 (Credit: Daniel Ibañez/CNA.)

教宗方濟各在2015年10月4日為世界主教會議獻彌撒 (Credit: Daniel Ibañez/CNA.)


先說教宗的講道。當天的主日福音,正正就是馬爾谷福音 10章2-16節,耶穌被問到能否休妻。

繼續閱讀

究竟十月的主教會議有甚麼爭論?(3)

承接上文,2014年的特殊主教會議 (Extraordinary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Synod of Bishops) 終於在各方的爭論中開始。其中筆者想特別提到主教會議秘書長 (Secretary General of Synod of Bishops) Cardinal Lorenzo Baldisseri。這位意大利樞機在2013年被教宗方濟各升為樞機後,便擔任主教會議秘書長一職。

Cardinal Baldisserri, Secretary General of Synod of Bishops (Photo: John-Henry Westen / LifeSiteNews)

Cardinal Baldisserri, Secretary General of Synod of Bishops (Photo: John-Henry Westen / LifeSiteNews)

在以往的主教會議,當中的發言都會公開在每天的《羅馬觀察報》及網站,公眾都可以知道誰在會中說過甚麼。然而在 2014 年的這次主教會議,秘書長卻改變了規則,不公開會議中的發言。

主教會議

主教會議

繼續閱讀

「彩虹」現象與信仰

筆者上一篇提到支持反對歧視同性戀者並不等如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這個立場,然而有很多人質疑「不讓同性戀者結婚不就是歧視的一種嗎?」還有人認為聖經上記載的情況和現今社會現象不一樣不能混為一談」更提出「應該按實際情況去解釋聖經上的教導」 首先,先讓筆者再次釐清不歧視同性戀者的意思是不會將同性戀者排除在外,將同性戀者視為罪人、怪人、與變態、愛滋病劃上等號,並不會在得知對方是同性戀者後而在相處態度上有所差別。無關乎對方是否同性戀者,一樣平常地普通地看待對方,是筆者心中界定的「不歧視」所以不歧視與贊成同性婚姻是兩碼子的事。同性婚姻的問題在於自然律,故此適用於所有人。同時,天主教教理的倫理教導亦以自然律為依歸,故此筆者不贊成同性婚姻除了是基於自然律,也同時出於宗教信仰的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