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羅馬教廷 » 教會的危機——(中:回應部分)

教會的危機——(中:回應部分)

筆者在上文中提到,天主教會正面對著一個大危機,在這一篇文中,筆者嘗試分享一些我們作為平信徒可以做以及應該做的事情。筆者說的不是教會要有甚麼制度上的改革;改革是必須的,但沒有個人的聖化及對德行的追求,甚麼制度也無法防止教會再次跌倒。

在談仔細的內容之前,筆者先要解釋這篇文不是甚麼。這篇文不是一個教會的改革藍圖,這也不會談教區及教廷應該有甚麼的架構……這也不會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做法,相反,任何協助教會更新的做法也要求我們不斷的付出。

得勝的教會 — Ghent Altarpiece: Adoration of the Lamb (detailed) by van Eyck

筆者不是先知,不知道這些方法是否足夠,或每個人都合用,但筆者希望這些做法的分享,可以刺激大家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團體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做法,去協助地方教會去更新。


大方向

筆者認為在更新教會的過程中,平信徒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平信徒不是教會架構的決策者,但平信徒佔了教會的大部分,能夠推動一個文化的改變。天主特別召叫一些人當神父、或當修道人是為了叫他們特別獻身去傳揚天主的福音,但缺乏有聖德的平信徒,天主的福音則未能有血有肉地展現在人前。平信徒以身作則活出天主的福音也是傳福音的重要行動。

現代平信徒要對抗的,不單是個人的私慾偏情,也要對抗世俗的死亡文化、相對主義的霸權、個人至上的享樂主義。平信徒要做的,是要建構一個文化,一個相反世俗的文化。這是艱鉅的工作,但我們不是一步登天,而是由我們每人身邊的事情做起,在我們的家庭及信仰團體開始。

我們要建構一個甚麼樣的文化呢?我們確立一個按基督信仰、自然律 (Natural Law) 為宗旨的文化。為達這個目標,我們在家庭及信仰團體中先要建立一個基督徒的身份認同。說得簡單點,就是我們要在日常生活都意識到我們自己是基督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天主不斷地施恩,我們需要恆常的聖事以獲取所需恩寵。

然而,筆者在以下的分享中,在每一個方面也會分為個人/家庭、以及信仰團體的兩個部分。在信仰團體的部分筆者也會包括了神父、修道人的角色。要知道,我們平信徒和修道人分擔著基督肢體中不同的功用。平信徒的信仰生活也不能缺少修道人及神職參與。


1. 靈修方面

缺乏祈禱及靈修,我們不可能有更新教會的方法。缺乏靈修,甚麼改革也沒有用。

1a. 個人/家庭部分

(i) 每天祈禱,尤其是家庭祈禱。這是最最最基礎的。沒有時間不是藉口。正正是越忙碌的現代人,更需要祈禱的幫助。每天醒來馬上祈禱,臨睡前也祈禱。飯前飯後祈禱——即使我們是在公眾地方或跟非教友的朋友同事在一起。

聚在一起祈禱的家庭,就是重新認清自己是家庭教會。每一天將家庭重新圍繞在十字架旁:家長記起自己要作孩子與天主間的橋樑,孩子由此學習到自己基督徒身份並不局限於星期日在聖堂的個多小時,而是每天也是基督徒。

另外,單單是在公開場合唸飯前經就已經是一個標記:提醒自己是基督徒、告訴所有外人你是教友。這個時刻,我們就要有意識:在這個迫害信仰的世代,當我們公開祈禱時,我們有能力回應別人對信仰的提問嗎?——這個問題容後再討論,但我們要有意識明白,我們公開祈禱,一方面是要讓自己常常意識到天主的臨在,另一方面也是提醒自己被召作基督徒,有著王者司祭職,就是作為世界與天主的橋樑。公開的祈禱,就是為這橋樑點燈,讓世界先看到這裡有天主的人。

祈禱的方法包括玫瑰經、日課、簡短的常用禱文等等…… 按自己的靈修習慣及傳統,挑選合的方式。但使用禮儀及教會傳統的祈禱方式十分重要。我們要知道,我們的信仰不是由我這一家自己創立,而是一代傳一代的,由二千年前的耶路撒冷傳到我們手中。我們的家庭教會是在天主的教會之內——現世的旅途教會、也有煉獄中的受苦教會、也有天上的得勝教會。

以教會傳統的祈禱作基礎,有效地將我們連繫到整個教會的歷史當中。當有一天,我們的孩子遇到一個非洲村落的教友、或一個倫敦大城巿的教友、或澳洲農村的教友,他們將有一套大家都認認識的禱文:可能是天主經聖母經,可能是玫瑰經,可能是一兩首傳統的短頌。他們便知道他們同屬一個教會、一個文化。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children-in-church

家庭教會

 

(ii) 守齋禁食

守齋禁食於個人來說,當然是克己苦身,約束私慾偏情的好方法。我們在口腹之慾都不能控制的話,就不必妄想能克制身體的其他慾望。這個是自律的開始。小孩子漸漸長大,我們教他們在適當的時間地點才去廁所,才去吃東西。守齋禁食正正是這種成長的延伸,然而更是幫助我們靈性成長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守齋禁食也是建立基督徒身份的重要一環。當代教會的守齋禁食規條失落,不少人忘記了星期五要守小齋。這不單使基督徒失去了一個每周克己的時間,也是失落了一個基督徒的外在標記。這個外在標記並非毫不重要。人是社交動物,需要知道自己屬於比個人更大的團體。這些外在標記正是使我們能夠團結的因素。我們團結當然不是因為我們「不吃某些食物」,而是因為我們「為了主基督的原故」不吃某些食物。

1b. 信仰團體部分

家庭及個人需要靈修,信仰團體亦然。

無論是善會、堂區、甚或教區,也需要一套靈修方法。但這比個人/家庭的要求更為嚴謹,因為這影響著更多人的信仰。信仰團體的靈修不能是曲高和寡,遠超眾人水平;但同時團體的靈修絕對不能是按團體最弱的一人為標準。這個情況,團體就需要一個神師。他可能是一個神父,可能是一個執事,可能是一個修道人;在一些情況下,可能是一個平信徒。

團體的靈修就像團體的體能訓練,神師就像教練,要定一個比現時大部分成員都高的標準,讓他們有一個進步的目標;同時為靈修上最有深度的信友私下幫助他們再加修練;而對於新成員或靈修上較弱的成員,也要多加時間鼓勵協助,使他們能夠在一段時間後跟上。

神師對團體的成長尤其重要,神師要能夠將團體帶出自己的小圈子而重歸整個歷史中的眾多基督徒團體當中。因此神師要能夠辨別團體中各人的程度,也能提供適合團體的靈修。神師更要有能力在團體靈修走歪路的時候作出修正。社交手腕呢?也是需要的,但相對起來,神師對教會傳統的傳承更為重要。

邀請神師作家訪。如果神師是神父的話,讓他祝聖我們的居所,祝聖家中的十字架和聖像。讓神師認識我們的家庭,也讓家庭成員認識神師。給予機會,讓天主的恩寵藉神父的手帶進家裡。

1c. 小結

為了建立一個基督徒的身份認同,為了從根本開始更新教會,個人/家庭靈修及團體靈修是為基本。這是讓我們每一個人認清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同時也是讓團體能夠聚合一起,每個信友互相支持,由自己的團體開始建立一個基督徒的文化。我們不能一步就更新教會,但我們能夠由身邊的小團體開始。

2. 教理方面

教會是「信仰團體」,是一起相信的團體。基督徒的相信不是虛無縹緲的神話,而是確實的一個天主一個人——耶穌基督。耶穌基督也不是單單說了些虛無縹緲的說話就算了,而是啟示了一套明確的道理。初期的信友開始反省這些道理,反省耶穌基督是誰,總結出來就是「教理」。因此,「教理」不是離地的學術討論,而是基督徒認實際學習的事理。

各地教會遇到的問題不一,不少受迫害的教會訊息傳遞有困難。但就算是「自由國家」中的教會,她們的信仰傳播也不見得真正自由。相對主義的霸權、無神論及懷疑論的坐大,使教會的福傳受到制度上或文化上的壓抑。教友及信仰團體該如何自處?

2a. 個人/家庭部分

(i) 學習的意識

我們先要有意識去學習教理。我們要明白我們需要學習天主的道理。

為甚麼一個讀了十多年書的信友,能夠對世界經濟或地產巿場大發偉論,卻不能簡單地向身邊人解釋天主的道理?為何一些信友能夠和身邊朋友辯論股巿的未來走勢,但卻不能解釋耶穌的死和我們有甚麼關係?為甚麼我們能對電視宮廷劇的明爭暗鬥每天追看,卻不能說出兩三個耶穌的比喻以及它們有何意義?為甚麼我們能夠通宵看足球,對每個足球員的歷史、新狀態大發偉論,卻連自己聖名的聖人是誰,說過做過甚麼都不暸解?

廿一世紀的教會不像從前,可以輕鬆過活。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甚至要面對一個無視人類生命尊嚴的社會。當別人知道我們是基督徒的時候,我們能夠回答他們善意或惡意的問題嗎?

(ii) 合適的教理教材

面對現實吧!不是所有由「天主教出版社」所出版的書也是符合天主教信仰的。不少由神父或修士寫的書都是充滿著問題,甚至違反天主教信仰。

筆者書櫃也有一些刻意留起的參考書,是由天主教的神父或修道人所寫、天主教出版社所出版,但內容卻否認耶穌是天主、或者否認聖經是真實的記載、或者以各種方式扭曲天主的道理。這不是新現象,就在一千九百多年前,保祿也發現迦拉達教會有著同樣的問題:

我真奇怪,你們竟這樣快離開了那以基督的恩寵召叫你們的天主,而歸向了另一福音;其實,並沒有別的福音,只是有一些人擾亂你們,企圖改變基督的福音而已。但是,無論誰,即使是我們,或是從天上降下的一位天使,若給你們宣講的福音,與我們給你們所宣講的福音不同,當受詛咒。我們以前說過,如今我再說:誰若給你們宣講福音與你們所接受的不同,當受詛咒。那麼,我如今是討人的喜愛,或是討天主的喜愛呢﹖難道我是尋求人的歡心嗎﹖如果我還求人的歡心,我就不是基督的僕役。
(迦拉達書 1:6-10)

所以,對於生活繁忙沒有時間看大量參考書的現代教友,為了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閱讀正確的教理書尤其重要。尤其就像近日,我們聽到有些極權國家,甚至為了政治的原故而希望改變聖經或教會的教理書籍。我們便要尤其小心。在趁我們重要的書籍被改變之前,我們要先儲起以下重要的書:《聖經》、《要理問答》、《天主教教理》。能閱讀外文的話,必然要再保留外文的版本以作對比。除了《要理問答》外,我們未必能夠由頭到尾閱讀《教理》,但起碼我們要懂得在這裡尋找答案。如果閱讀外文沒有困難,更應保留 Baltimore Catechism,甚至特倫多大公會議所出版的《羅馬教理》。

千萬別以為這本五百年前的教理不合時宜。雖然這本教理用詞比較古舊,但它包括的教理及教義,仍然是合用的。有些人以為,有了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舊的大公會議就可以不理了。這種看法當然是毫無根據。難道尼西亞大公會議的信經從此就不用了嗎?保祿六世在結束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講話中,明明地宣示該次大公會議並不作出作何教義的宣告,那更加表示既有的教理教義——在適當的理解下——仍然合用。更何況,天主的道理是永恆不變的。教理會發展,為是的回答新的問題;但既有教理已回答的問題,是不會改變的。

教理的這一方面,我們必定要著重信仰團體部分。

2b. 信仰團體部分

正正是一如上述提到,現時就算是在天主教書店買的由天主教出版社所印刷、一個神父或修道人所寫的書也有可能充滿問題。我們就更加需要團體的幫助去學習教理、認識天主。筆者先引述另一段聖經的事蹟:

上主的天使向斐理伯說:「起來,往南行,沿著由耶路撒冷下到迦薩的路走,即曠野中的那條路。 」他就起來去了。看,有個厄提約丕雅人,是厄提約丕雅女王甘達刻的有權勢的太監,也是她寶庫的總管;他曾來到耶路撒冷朝聖。他回去的時候,坐在車上誦讀依撒意亞先知。

聖神就向斐理伯說:「你上前去, 走近這輛車子!」斐理伯就跑過去,聽見他誦讀依撒意亞先知, 便說道:「你明白所誦讀的嗎﹖」他答說:「若沒有人指教我,怎麼能夠﹖」於是,請斐理伯上車與他同坐。

他所誦讀的那段經正是:『他如同被牽去宰殺的羊,又像羔羊在剪毛者前緘默,他也同樣不開口。在他屈辱之時,無人為他申辯。誰能描述他的後代呢﹖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了。 』太監向斐理伯發言說:「請你說:先知說這話是指誰呢﹖是指自己或是指別人﹖」斐理伯便開口,從這段經文開始, 給他宣講了耶穌的福音。

他們沿路前行的時候,來到了一個有水的地方,那太監就說:「看,這裏有水; 還有什麼阻擋我受洗呢﹖」[ 斐理伯答說:「你若全心相信,便可以。」他答說:「我信耶穌基督就是天主子。」]他就命車停住,斐理伯和太監兩人下到水中,斐理伯給他付了洗。
(宗徒大事錄 8:26-38)

我們必須理解到,我們是不能單靠自己閱讀聖經而明白所有教理。以上宗徒大事錄的記載就說明了,我們對耶穌基督的認知是靠一些已認識祂的人傳下來。傳統 Tradition,就是來自拉丁文 tradere ,「傳下來」的意思。所以教會必然是「傳統」的,因為教會的責任就是將對耶穌基督的認識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信仰小團體要找一個有能力且願意解答疑問的神師。最起碼他能解答一些教外人,或惡意針對天主教的新教徒對信仰的疑問或批評。一如筆者之前所說,有些神父在書中都懷疑耶穌基督的天主性 (幸好都「只是」些外文或翻譯書),我們要和教理書籍小心印證。現在網上也多了一些中文的資源,例如「聖十字福傳」 (網站面書)、「天主教教你」(網站面書)。它們都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問答,讓我們參考。不幸地,現在是一個我們不能夠完全信任所有神父主教的年代。無可奈可地,我們可能要花多點心機時間才能夠遇到一個好的神師。

邀請神師給你的小團體或家庭講解教理。貪心一點,邀請他給你們作一個有系統性的教理講授。筆者聽過在現在仍然非常天主教的波蘭,他們是沒有「慕道班」或「小孩教理班」的。因為是他們的神父不斷的做家訪,期間就會向每一個家庭講解教理。這樣,教理便不單單是教堂內的事,而實際是進入了家庭中的事。香港的教會未必能夠這樣做,但我們是否仍邀請神父作教理講授?我們對教理的追求不應由主日學開始,領堅振結束。人生每一個階段也需要有配合的教理講授——談戀愛呢?工作呢?建立家庭呢?育兒呢?準備退休呢?家庭成員的變化呢?

2c. 小結

天主教會曾吸引眾多知識份子,因為她講求理性,教理亦非常嚴謹。可惜,現在教會中不少人反對理性,敷衍認真提出信仰問題的人。這種風氣使信友不再探討信仰。

然而要讓天主教會在風雨中穩立,信友必需對信理有基礎的認識。信友需要明白基督是誰、教會是甚麼、聖體的道理。信友需要知道自己教會的歷史,要能夠回答身邊親友對信仰的提問。教會不斷被「信則有不信則無」的這些想法削弱。

信友其實希望承傳教會一直以來所累積,對耶穌基督的認識。教會的小團體正正需要一個神師能夠給予這些知識。當信友有信心去回答世界對他們的疑問,他們便有信心去活出這信仰。


下一篇,筆者希望能夠就信仰小團體的生存方法作一些分享。

1 thoughts on “教會的危機——(中:回應部分)

  1. 引用通告: 教會的危機——(下:建立及維繫信仰團體) | 樂山樂水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