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一刻
愛丁堡待成司鐸祈禱會
聖若望紐曼:「聖斐理伯.內利的稱號是「羅馬的宗徒」﹝Apostle of Rome﹞,這個稱號一直保留到現在,並不指他歸化外教徒,而是恢復基督王權、重建羅馬人的信仰。聖斐理伯所用的轉化工具不是洗禮,而是補贖。聖紐曼樞機說:「告解亭是這個特殊傳教事業的王座及標記。」他繼續說:「當聖方濟各.沙勿略為成千上萬的人授洗,聖斐利伯45年間每天,幾乎每個小時,都在重建、教導、鼓勵,及指引懺悔者前往得救的窄路。」
《萬王之王》電影
早幾天和孩子到戲院看《萬王之王》 (King of Kings) 電影,當作是準備復活節的一個節目。
《萬王之王》開宗明義是在敍述耶穌基督的事蹟,沒有淡化基督信仰………一部電影願意不斷地引用聖經,實在是值得一讚。
現在的娛樂很多,拍攝電影宣揚信仰可能也是有風險的投資。筆者覺得,這些高質素的信仰動畫很值得大家支持,讓有心人能夠繼續以不同的媒介向現代人宣揚基督。
[圖片故事] 本篤會修士耶穌
再見童話: 小孩為未來的煩惱
真 · 友誼
祝各位讀者新年進步、主恩滿溢、身體健康。
近日,適逢農曆新春,人人到處拜年。新春期間也病倒了,幾天卧床,只好透過短訊向好友拜年問好,看看最近生活如何。其中一位朋友向筆者傾訴,可見其心中之寂莫。
[讀者來函] 將臨期第三主日反省
將臨期第三主日 (喜樂主日) 作者:尋道少年
「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應當喜樂!你們的寬仁,應當叫眾人知道:主快來了。」(斐利伯書 4:4-5)
本日進臺詠沿用多個世紀,致本主日得名「喜樂主日」[編註:進臺詠附在文章底部]。節日還有點距離,為何我們要喜樂?
在辛勞工作中、在苦悶考試中,每想起工作後和考試後的假期或旅行,我們總會會心微笑,甚至有點小興奮。確切的希望實在令人興奮,休息的來臨實在令人快樂。我們為主再次來臨,又有沒有這種望德?
本日福音繼續看若翰,人來問他為悔改應做甚麼?若翰的回應大概就是知足、分享、盡責。看似簡單,事實上我們總是喜歡相後反的三樣:貪婪、聚財、逸樂。
「本性的私慾相反聖神的引導,聖神的引導相反本性的私慾:二者互相敵對,致使你們不能行你們所願意的事」(迦拉達書 5:17)
守齋煮意:熱情果(Passion Fruit)其實係苦難果?
簡易蜜瓜雪糕 Simple Melon Ice Cream (無雪糕機版)
分享煮意:簡易牛奶布丁 Simple Milk Pudding
Vox Antiqua 音樂會
受傷的靈性反省
下午還抱着大兒子在街上狂奔,晚上一個不小心就發生家居意外,受傷入院。十指痛歸心,不知十趾是否也痛歸心。太太說我很冷靜,但事實是,不冷靜也不能夠怎麼樣。她留在家中照顧孩子,未能陪伴。其實不用照顧孩子,也實在無必要在䌓忙的急症室待診。剛剛才聽到,半夜一時半看完醫生的,是下午七時開始排隊的。「醫生,你的救援何時才來臨?請向我們病人顯示你的面容!」
但原來筆者屬緊急,不久就能見醫生。醫生望了望,說「照張 X光吧!」唔……意料之內。其實入院前都估計情況不太妙,問題是「不太理想」或是「很不理想」。而筆者心裏都知道治療的過程大致也是那幾個選項。身邊有不少好動的同事,受傷也是常發生的事,所以心裏有數,要治療得宜,疼痛都是少不免的。
照好了 X光片,醫生拿着X光片詳細解釋了傷勢,也回答了我的問題。其實筆者一看到那X光片,心裏已暗罵了一聲:「是很不理想的情況。」醫生解釋後,自己心裡已有心理準備面對即將要來臨的痛楚。
過了一會,醫生護士一起過來,再詳細解釋治療方法。有了心理準備,咬緊牙根,抓緊床欄,勉力控制自己不要在痛楚中襲擊醫生護士。
被人魚肉一番之後,抺一抺額頭的冷汗,又是等候的時間。再照一張 X光檢查。再無限的等待。當病情由緊急跌為穩定,等候時間及醫生的關注也隨之急降。其實醫生放在一旁,也代表自己情況應該好轉了,也算是好事。
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聖誕節正確嗎?
在二十世紀中開始,有些學者開始懷疑聖誕的日期是否在12月25日。有好些學者,而接著也有不少神父,都認為耶穌不在12月25日出生,或者有些說12月25日只是羅馬人的無敵太陽神節的日子,而基督徒只是後期才使用了這個節日。
但這些理論都不穩固,也與事實不符。老實說,我們能否完全百份之一百肯定耶穌必然出生在12月25日呢? 筆者覺得,我們的確不能在毫無合理疑點的情況下證明耶穌的出生日期就是在12月25日,但在於探討耶穌在出生的日期時,筆者認為我們能夠有的資料其實都能說服我們,耶穌就是出生在12月25日。
「你們要常常喜樂」——喜樂主日的反省
「你們要常常喜樂!」保祿宗徒在寫給斐理伯信友的書信中是這樣勸勉基督信友。但現實上,我們的生活充斥着令人難以喜樂的事:我們工作不順利、和朋友有誤會、跟家人有衝突、生活中遇到意外的事、長輩離世……
與保祿宗徒的勸勉相反,佛家因此認為「生老病死」皆苦,連「生」也是苦的。另外也有不少當代思想,說人生本身毫無意義,只有自己才能為自己生命添加意義。但事實上,如果生命本身並無意義,要個人刻意添加,這種外加的意義亦只是一種自我麻醉,根本上就只是在欺騙自己要辛勞過活,倒頭來還只是一場空。 保祿宗徒的說話則相反,他在提醒所有基督徒,我們的生命即使困難,也是值得喜樂的。
個人短記:家庭玫瑰經
兒子早一段時間已嚷着要唸整串五端玫瑰經。
事緣是兒子的代父早前送給了兒子一條短的玫瑰鏈,只有一端的那一種。兒子對此十分興奮。我想是因為他在祈禱的時候不知道做甚麼好,現在祈禱時,除了口頭唸禱文之餘,他的手終於有所寄托。
那時,晚上家庭祈禱便變為唸一端的玫瑰經。很快兒子便發現爸爸媽媽拿着的玫瑰鏈長得多了!他便發現原來平日唸的玫瑰經是濃縮版!起初兒子只是想拿着這條長的玫瑰鏈唸,但不久,他便不甘於只是用這條玫瑰鏈的一部分:他要唸整串的玫瑰經,他要給聖母整串玫瑰花環。
故事、人生、信仰培育
日前聽了一個關於小童閱讀的講座,講者談及她認為如何作親子閱讀,以及選擇好的繪本圖書。當中講者表示,好的繪本圖書應幫助小孩子表達他自己的想法,但同時亦能讓他們學習現實。另一方面講者亦表示,我們不必太擔心小孩子能否「充分」理解故事的內容。
兒童文學本身是由成人寫作,他們寫作時都放進了他們的人生經驗。 小孩讀者看到故事的趣味,而成人則更能看到故事中的各種人生苦澀甘甜。小孩子看到魔法的奇妙,角色探險的刺激;成人看到的是人性的善惡及生命的起跌。 我們不必期望小孩子看到故事中多個層次的意義,因為這需要的不是成人的解釋,而是人生的歷練。小孩子經歷了多些事情,就自然明白。
兒童文學如是,基督徒的人生亦然。
教宗上電視
布朗神父的真理及理智
最近在看著名的英國天主教作家 G. K. Chesterton ,然而不是看他的護教學經典 Heretics, Orthodoxy, 或 The Everlasting Man ,卻是看他用以賺取收入的 Father Brown (布朗神父)系列的偵探小說。
但 Chesterton 卻不放棄在小說中表達他的信仰,以下是在 Father Brown 首次出場時,跟假扮成神父的大盜 Flambeau 的對話:
[The fake priest Flambeau:] “Ah, yes, these modern infidels appeal to their reason; but who can look at those millions of worlds and not feel that there may well be wonderful universes above us where reason is utterly unreasonable?”
“No,” said the other priest; [Father Brown] " reason is always reasonable, even in the last limbo, in the lost borderland of things. I know that people charge the Church with lowering reason, but it is just the other way. Alone on earth, the Church makes reason really supreme. Alone on earth, the Church affirms that God himself is bound by reason."
The other priest raised his austere face to the spangled sky and said:
“Yet who knows if in that infinite universe——?”
" Only infinite physically," said the little priest, turning sharply in his seat, " not infinite in the sense of escaping from the laws of truth."
" Reason and justice grip the remotest and the loneliest star. Look at those stars. Don’t they look as if they were single diamonds and sapphires? Well, you can imagine any mad botany or geology you please. Think of forests of adamant with leaves of brilliants. Think the moon is a blue moon, a single elephantine sapphire. But don’t fancy that all that frantic astronomy would make the smallest difference to the reason and justice of conduct. On plains of opal, under cliffs cut out of pearl, you would still find a notice-board, ‘Thou shalt not steal.’"
(The Innocence of Father Brown / The Blue Cross)
輔祭真難做!
較早前曾分享過一篇外文的 短文,講述神父要取悅信友是多麼困難。其實不止是神父,連在神父旁邊的輔祭們也似乎特別注目,總是做得不好。
以下的都是筆者在過去多年聽過的說話,各位隨便對號入座:
[圖片故事]愉快的修道生活
[輕鬆一刻] 從 Warcraft 到聖召
[本文傾向是個人筆記,會有些電玩用詞,不明白可不用理會]
早前跟內子請假兩小時,跟舊同學去看了 Warcraft the Mov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Rxoz13Bthc
看完之後雖然馬上趕回家陪家人,但當晚仍和舊朋友在電話中懷緬當年玩 World of Warcraft 的時間:當時筆者都不算是 progressive player ,沒有機會參加那些 40人、25人的 raid。但那時每天晚上(星期二的每周維修除外)以最快速度完成功課、練琴及家務便坐到電腦前打機,還記得那時種種趣味:第一次看到遊戲中大城市 Ironforge 時的震撼,沒有錢買 mount 卻要在廣大的 Stranglethorn Vale 掙扎打獵,三個人打5人dungeons 卻因為有人睡著全滅,買第一隻 mount ,到新的地區探險 ……
那時由最初的 WoW 打到 The Burning Crusade,也在 Wrath of the Lich King 時代玩了一陣子,接著便因生活越來越忙便沒有再玩了。World of Warcraft 確是筆者最懷念的其中一段回憶。
在懷緬這些 good old days 的時候,朋友說了句話,筆者覺得很有意思。他的意思大概就是,「我們再也不會有機會像那時候那樣在一個遊戲中花時間。」筆者想著也對,就算現在我們玩回同一個遊戲,基於我們現實生活的種種責任,我們都不能像那時候花這樣多精力去做一件跟我們生活無甚關係的事。
筆者想,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事情想做很喜歡做。但人慢慢成熟,要學習尋找天主給我們的召叫。 這召叫就要我們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而不是做甚麼事情。有些人的召叫是做神父,有些是做修道人,有些人是建立家庭,有些人是要為天國守獨身……我們的心靈在我們達到我們的聖召之前都不會感到平安。
有時我們對於心中的煩燥甚感不安,可能是因為我們還未找到,或不願接受自己的聖召,甚麼我們沒有打算尋找天主給我們的召叫。但如聖奧斯定主教所說,我們的心靈除非安息在天主懷中是不會止息的。很多人拒絕找尋及活出天主的召叫,便嘗試以其他的事情去麻醉自己的不安:打電玩、不停運動、去旅行、 追明星、甚至忽略自己的本份,將大部分時間花在聖堂、探訪別人……以上一切,不一定是壞事,甚至有很多是好的事,但 當我們不是因著良好的意願來做,這些好事卻不會對我們有所得益。
母親節快樂! 願聖母看顧我們的母親與家庭
今天是母親節,Prudence先祝所有媽媽母親節快樂!
《樂山樂水》已完成朝聖
今天是預報救主降生瞻禮,祝各位瞻禮快樂!適逢清明節公衆假期,今天《樂山樂水》幾位主筆先相約到其中一間有聖門的教堂朝聖靈修,再到三間以聖母為主保的教堂朝聖。你們認得出是哪裡的聖母嗎?
預報救主降生慶日朝聖
下週一(4月4日)是清明節,亦今年教會慶祝預報救主降生(亦即聖母領)的慶日。適逢公衆假期,「樂山樂水」將於當天到三間以聖母為主保的教堂朝聖,如去年的周年彌撒一樣,「樂山樂水」幾位主筆將在當天為「樂山樂水」及各位讀者奉獻朝聖與玫瑰經。
若各位有任何意向希望我們代禱並獻給聖母媽媽的話,可私訊我們。所有意向將會保密。也請各位為我們的行程祈禱。
基督復活了!
[讀者來函] 作為一個女人 我不願給別的男人碰我的腳
(作者P編按)讀者 Virginia 來函指看過本網誌一位作者於周四撰寫的 文章分享 後,就文章內容作出回應。
不論持什麼意見,也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 昨天,朋友分章了你們一篇有關洗腳禮的文章,說女性也可以參與其中。其實我很早就聽說過了,也看到不少神父與教友都挺支持的,但是對此我有點兒不安,也不太敢在朋友面前說出來,所以就試試看分享一下。
作為女人,對於教宗這個關顧與安排十分感激,因為他這個想法的確把教會全體子民放在心中、放在禮儀中,這也是一位牧者所需的。老實說,作為一名普通教友,我不太了解禮儀,也不懂得禮儀;不過,同時作為一名有婚約的女人,我不願意被其他男人觸摸、親吻我的腳。
內外對話:一家之主竟然是聖若瑟?!
內:嘿嘿嘿,很久以前聽過一個有關聖家的笑話。 外:說來聽聽吧。 內:你覺唔覺得「聖家」好畸型,是一個怪怪的家庭?
內外對話:「睇下我老婆幾月巴…」
外:今天忍唔住,爆左個朋友仔一下…… 內:做乜? 外:佢攞左張相,係佢老婆同兩個仔女,同我話:「睇下我老婆幾肥…」。 內:=.=衰人。
內外對話:等著你回來「接力」?
內:你放心吧! 有我在照顧孩子。 外:我完成後會盡快趕回來。 內:慢慢來。最緊要注意路面安全吖,不用急。
故事完結時能以喜劇收場嗎?
作為活在21世紀的教友,如果我們稍為認真一點地看這個社會,望著我們的教會,很多時我們也會有種無力感:我們真的能有將來嗎?教會被世俗及邪惡圍攻,我們手無寸鐵,仿佛只有等著滅亡。我們自己的教友沒有熱誠、沒有堅持,也失卻了跟基督的關係、不明白教理……
然而保祿宗徒提醒我們:
內外對話:養育孩子先「修身」?
2016年先祝各讀者新年進步,常懷喜樂。 剛剛的一個星期,兩口子和小兒留港家庭樂,小的玩得不亦樂乎,大的當然比平日上班更消耗體力,但內心是滿足的。 現分享一個筆者和外子關於教養孩子的小對話(含創作成份XD)。
內:大概是我想得太多吧,我很怕BB會生病/有意外/有學習/社交障礙。。。。。。 世界很亂,我很害怕BB會將來會吃虧受苦呢。
[讀者來函] 驢仔小記: 小事上活出天主的慈悲
大家好啊,我叫驢仔,純粹想試吓喺呢度分享一下一啲生活同信仰點滴,希望唔會悶親大家啦,真係多多指教啦~
聖誕就是這種「奇妙交換」的奧跡 ?
剛剛的二十五日的晚上,兒子洗澡後如堂埋身嘆母乳,突然鬆開口,再對著我說:**「好好味吖! 多謝你!」**及後繼續埋身吃,筆者還是呆呆的,但心已被溶化了。謝謝天主給我的聖誕禮物。外子看見這情境,也覺安慰呢。(註:大概是外子常常以禮相待,總是常常說謝謝,使兒子在不知不覺間學會了這樣吧。)
母乳迷思-餵母乳彷彿是人生的縮影
不經不覺,小兒已近兩歲,一歲多時下午的那餐母乳小吃已開始以盒裝牛奶代替,方便他和嫲嫲爺爺四處走動,在職泵奶媽媽努力了一年多已經收工(其實起初也覺有點突然),現在只早晚埋身啜啜啜,向自然離乳進發↖(^ω^)↗為紀念作媽媽的踏上另一階段,希望在這分享謝一年多的感想和信仰的反思。
利申:筆者不是母乳/埋身塔利班,也不是乜都要上綱上線的,什麽也要胡扯到母乳或宗教等狂熱份子。筆者是飲奶粉大的。身旁也有不少全埋身,全泵,半溝全粉的好媽媽。本文全無攻擊或嘲諷之意,唯如閣下異常敏感,或剛決定放棄母乳餵哺,請考慮馬上停閲讀下文。(’~’;)其實真的沒有大不了,只是深深明白女生總是異常敏感,為了小事要影響心情,實在不值得呢!
[caption id=“attachment_2242” align=“aligncenter” width=“203”] 草媽媽畫的《媽記奶品工場》是筆者堅持母乳的動力
感謝各位讀者與我們一起做「聖母無染原罪的九日敬禮」
【感謝各位讀者與我們一起做「聖母無染原罪的九日敬禮」!】
《樂山樂水》一眾作者願各位都能透過默想聖母的一生與芳表,感受到天主的仁慈與愛。
我們在這九天中,每日都分享一張聖母圖片,全來自本港九處聖堂或朝聖點。現誠邀各位參與小遊戲,若答中九張聖母圖片的 地點,以及正確回答以下問題的朋友,可以獲得獎品一份。
問題: 在九張圖片中,其中一幅圖的出處和其他不一樣,你能答出哪裡不同嗎? (提示:列出所有聖堂的名稱便可發現)
基督徒如何正確地評論主教(及其他人)?
這個題目的確是有點標題黨的成分,但筆者的目標讀者正正有很多是標題黨讀者,所以請先原諒筆者一下。
先旨聲明,筆者沒有在鼓勵讀者批評任何一位主教,你要批評或評論的話,請先看畢全文才作決定。
近年互聯網發達,大家都可以隨便在網上發言。從前大家還是在用 ICQ + Xanga 的年代 (筆者也是經歷過這一個時期的人……),會看到你的意見的主要都是你較親密的人。相比再加上在 Facebook 上的不同群組,大家發言也方便得多了。但這有時也會做成問題,就如聖雅各伯宗徒所提醒:
「至於舌頭,卻沒有人能夠馴服,且是個不止息的惡物,滿含致死的毒汁。」雅各伯書3:8
雅各伯宗徒當然不是在說舌頭真的會噴毒汗。雅各伯宗徒警告信眾,要控制自己的說話,否則會令人因失言而在情緒或靈性上傷害別人和自己。既然如此,筆者認為我們每次做評論或批評時都必須緊記這點。
內外對話:離家出走 (又一笑話)
前天晚上,外子突然和筆者說要離家出走。。。
外:我想落一陣街,請照顧BB (BB 已經熟睡)。 筆:係唔係我又做錯事?? 你要離家出走??
內外對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他和她?
後加背景資料:前陣子網路狂推的有關藝人 洪永城、 黃翠如 的文章,二人早年前在有線電視一起拍檔主持《 走過浮華大地》甚為合拍,及後在無線電視也曾一起主持節目及拍電視劇,被網友認定為熒幕情侶。二人也曾多次「情侶」身份拍檔出席活動及 訪問,故其「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關係近日成為城中熱門話題之一。
近日網絡上又有篇所謂高質潮文,在Facebook 面書傳來傳去,還有不少改篇(各文章被集合在 此),更有藝人黃翠如以FB潮文回應,香港報章雜誌娛樂版也有不少的花邊文章。早在當時人回應前與外子的(創作)對話:
筆:喂喂喂! 你有無睇D人Share 有關一對銀幕情侶既潮文吖。 外:有吖。好多人傳。 筆:你覺得點吖?
誠邀各位加入《樂山樂水》
《樂山樂水》周年慶——基督徒的喜樂短片
Hello, Vatican!
《樂山樂水》一周年
守齋煮意:大少有營煲仔飯 (Le Creuset /Staub 鑄鐵煲版)
家裡有個可吃固體食物的幼兒,在準備食物時筆者也盡量弄一點大人小朋友也能吃的,省點功夫之餘,也免得大少要「吃大人的食物」,不吃特意為他弄的「小朋友飯菜」,全家連客人也是吃同一的食物,他便滿意了。(汗 =.=’’’ )筆者的幼兒食譜,就是盡量多不類型的蔬菜纖維,不用咀嚼,容易吃,高纖有營。
看看社交網站,這陣子的鑄鐵煲風真的勢不可擋,天氣轉涼,又是原煲煲仔飯出場的旺季。以鑄鐵煲煲飯真是快,靚,正,保溫能力高,吃到最後還是暖暖的,要試試嗎?
守齋煮意:超簡易滑滑皮蛋蝦乾蒸水蛋 (無Miele蒸爐+無鍚紙+無隔懶人版)
這陣子常常在面書見到不少人瘋狂搶購某牌的開倉(筆者也很想買東西,唯真的花不起時間去排隊+打交搶搶搶),就寄情文字吧。有時候,不少剛學煮食的煮人總是不斷的買買買,彷彿變成「器材控」,蒸東西要買Miele蒸爐,炸東西要Airfryer,做麵包要麵包機,雪糕要雪糕機……,結果滿屋器材。(利申:筆者也很想擁有蒸爐+Airfryer,唯家裡真的沒太多空間。)從前的前輩長老,沒有器材也可以很多煮意喔! 筆者覺得蒸水蛋是十大最受歡迎的餸菜,現來個超容易的懶人,老少咸宜,快快動手吧。
金錢萬能?給小學生的問題
上課時的一段對話:
老師: 如果有人請你做一些壞事(例如犯法的事),說會給你一些錢財作為報酬,你會為他工作嗎? 學生們:(大聲齊心地) 不會! 我們不應該做壞事。
老師: 如果有人說想觸摸你身體的私人部位,可以嗎?
10個主日彌撒請假的理由?!![上篇]
主日彌撒可以請假嗎? 有智慧的你們,肯定知道答案。 翻翻 天主教法典 或 天主教教理,或許你已知道答案。但人類總是要犯同一的錯誤,或每每總是[自己]遇到特別情況!
所以這篇小網誌不是要說教或指指點點,只是為一些常見的問題,以在香港的普遍情況下作小小的分享。(是的,暫不要說中國內地,非洲,柬埔寨,剛果,南極等地:P)如有不妥,歡迎賜教並一起討論,一起進步。(’・ω・')
在煲劇中也是可以想到信仰的
早一陣子筆者跟其他《樂山樂水》作者訴苦說:「想不到什麼題材好寫。」然後他們的回應是:「 這樣的話你應該要反省為何生活裡面竟然沒有關於靈修/信仰的部分。」 這句話一聽起來感覺很苛刻,讓人下意識想反駁 — 我又不神父修女,我一個小小教友不可能每天都有很多靈修體驗感想的。(掀桌╰(‵□′)╯)
然而事隔數天,筆者在閒暇煲劇時竟然在劇情中有了一點信仰上的反思, 驚覺我們的確能從生活中的小事聯想到我們的信仰,或加強我們的信望愛德,或讓我們想起天主,其實 也是生活中小小的得著。
分享煮意:蘋果燉雪耳
宴客為煮人來說,口裡雖自謙地說是普通「家常便飯」,但總希望得客人欣賞。客人飽飽滿足的表現總是對煮人是最大的賞報。自問家常便飯不一定有甜點。這個甜點實而不華,可以在大家吃飯其間準備,不會阻礙準備主菜的時間。雖然甜點能輕易依靠外援,但在這連水也可能不安全的地方,自煮人生不簡較安全,也省回很多私房錢呢。
笑話一則:工作升職 vs.思考能力
不願上班的星期一,給大家分享一則與外子的對話。究竟人生點先算成功?日日返工除咗為為錢財生計,仲有D乜?為證明自己能力? 為貢獻社會? 做乜要成日OT? 為表現自己勤奮?真係太多公事處理?希望可以快快升職?
(以下純為筆者憑回憶創作(^O^;))
筆:雖然我都幾鐘意份工,但係日日返工,營營役役,有時都會心理不太平衡。特別眼見人家都升職加薪,四處工幹經歷,好豐富咁。自己又好似平平無奇,無職升,十年如一日咁,有時都幾迷失。
有時間的話,看看你身邊的神父吧!
網上久不久便流傳一篇文章,名為《A priest is always wrong》,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神父永遠都是錯》
如果他準時開彌撒:他的手錶快了; 如果他遲了一分鐘開彌撒:他經常要別人等; 如果他講道太長:他悶壞了教友; 如果他講道太短:他沒有好好準備; 如果他有車:他太奢侈; 如果他沒有車:他不與時並進; 如果他去探訪家庭:他總不留在堂區; 如果他不去:他不關顧他們; 如果他請人捐款:他只顧搵錢; 如果他不這樣做:他太懶惰及驕傲; 如果他在告解亭時慢慢來:他總是太慢; 如果他在告解亭時很快:他不照顧懺悔者; 如果他裝修教堂:他是個大花筒; 如果他不這樣做:他任由教堂變殘; 如果他跟青年在一起:他忘記了長者; 如果他跟女士在一起:他是花花公子; 如果他跟男士在一起:他不正常; 如果他年輕:他沒有經驗; 如果他年老了:他應該退休; 只要他還活著,別人總做得比他好: 但如果神父死了,其實沒有人能替代他的位置。
守齋煮意:超簡易鴛鴦伴豆腐
鴛鴦伴豆腐
上星期一口氣出了一組守齋宴客菜單 建議,今個星期開始將慢慢介紹詳細的製作方法。其實步驟非常簡單,沒有入廚經驗的也可以做到。有時候當你知道有些菜餚製作方法如此簡易,真的不願上菜館,要等待座位之餘也不便宜喔!如像筆者家有小孩,在家吃也較方便,小孩吃後可自行玩耍,成人們可閒閒的談天說地。當然飯後碗筷是總需要有人清洗的,但也大約是二十分鐘內的工作吧。
這道菜可熱葷也可作餐前小吃,製作簡單,宴客也不失禮,非常適合在職煮人,或湊小朋友的忙碌煮人。快動手試試吧。
澳門朝聖好去處 (1)
不知道澳門這個地方,給大家甚麼印象呢?是昔日的漁村,還是今天的賭城?其實,澳門是一個中西文化交匯之地,她曾受葡萄牙殖民統治,因此,當你走進歷史城區,不但會看見充滿歐洲風格的建築,還會感受到濃厚的天主教氣氛。
煮婦唔易做:星期五守齋點宴客?
上篇 提及守齋的精神和守齋這行動的平衡。早前公教報也曾有守齋相關的 評論。這篇希望談談日常的實踐情況。筆者與外子均會盡力按教會傳統年曆守齋(相關的傳統習慣,日後可另詳述),而大部分的星期五(慶日除外)一般也需守齋。 胡振中樞機的寬免是必須以踐行一些愛德或克己善工代替。 唯星期五晚也常是一般打工仔喜歡聚聚的黃金時光,那對煮婦來說也就是要動腦筋的時候了。
守齋煮意:超簡易香草牛油焗蘑菇
這陣子寫了不少甜點。嘿嘿嘿,細心的讀者可能留意到,筆者不將超好吃的甜點視為「守齋煮意」,將之歸類為「分享煮意」。按章來說,要守齋的日子,那些甜點是可以吃的。只是老問題又來了,就是守齋的精神和守齋這行動的平衡。當沒有人批判,也不需要向任何人交待時,你會怎樣選擇呢?
天主絕不會因我們吃了一口雪糕或肉而減少光芒,我們也不會因為愛德的原故(如長輩已準備好菜餚, 全無選擇 或推卻餘地)吃了肉而犯罪。天主也不是因為見到人們吃得不好或受苦而高興,而是人們 自願 因愛天主而稍作犧牲*:放棄一些好的事物,為了追求更好的(天主)而悅樂。人類不是能單靠思想去生活的,需要實際的行動作為(標記)去表達內心的虔敬。真正明白「守齋精神」的人更會珍惜每一個「守齋」的機會,決不會光說不做,或想盡法子地「鑽空子」或教唆別人光說不做。只有魔鬼才積極地希望人類行差踏錯,遠離天主。
有興趣動手乎?少說多做吧,在家吃很健康呢。
去聖堂應著什麼?!(笑話一則)
前陣子在聖堂的衣著爭論竟然在新聞也有討論,作為教友,你既意見又是怎樣呢?突然想起早前和外子的對話,真較自己有點慚愧,但也和大家分享吧。 (内容稍有修改,純為筆者憑回憶創作(^O^;))
筆:(八卦mode)喂喂喂,你有無留意阿邊邊個逢星期日都著到好浮誇?!同埋另外邊鬼個好似得一件衫咁,個個星期都係咁著同配搭?!
外:有乜問題?我唔覺得有乜特別。
筆:(心想:講八卦的壞念頭又被打沉。Fashion 嘅嘢真係唔應該同這個男人講!) 我覺得佢地好似好奇怪咁,又或者好似好“標奇立異”咁囉!
分享煮意:超簡易蘋果乳酪雪葩
炎炎夏日,每天總有一杯冰凍雪糕(筆者知道冰凍食物對身體時不太理想,已經絕少凍飲,但雪糕甜品真的非常難抗拒!!!)上星期出了簡易朱古力雪糕食譜,為Bosch MUM 5 新機 + 雪糕機配件Bosch MUZ5EB2 開光(分享文可日後補上……欠文債太多=.=’’’’)。有朋友問可否再分享小一點脂肪,較多果味的配搭。現在就來一個簡易的水果版本,只要兩總材料喔!
《樂山樂水》的願景
不知不覺,《樂山樂水》也成立了差不多八個月。由起初一個星期也不到五十人看,到現在最高紀錄竟然一天差不多兩千個瀏覽,實在有點意想不到。早幾天筆者跟《樂山樂水》的另外幾位作者閒談,講到各自對《樂山樂水》的願景,筆者想也可跟各位讀者分享。
筆者和其他幾位作者對信仰的取態其實也比較傾向傳統 (這也頗為明顯的),強調需要以教會二千年的傳統看當代教會的各種需要和問題。筆者在認同梵二大公會議的教導之同時,認為要理解梵二必須由傳統教理出發,配合梵二的歷史背景來看,就是以一種「傳承詮釋法」(hermeneutic of continuity)去理解梵二。當然不是所有人也認同這種詮釋,也有不少人是以 Bologna School 的詮釋,或叫「斷裂詮釋法」 (Hermeneutic of rupture) 去看梵二,從而將教會史分為梵二前及梵二後:當然的結果就是有人支持梵二後的改革而推翻梵二前的習俗;也有人渴望保留梵二前的種種而抗拒梵二後的改變1。
筆者知道《樂山樂水》的讀者當中,有些喜歡這裡的文章; 有些卻是抱著懷疑而來,想要找些問題文章出來,或要找出是誰在寫這些文章。筆者可不是聖師,也沒有甚麼專業的訓練,筆者的文章有著種種錯誤也是無可避免的,也期望著有人來指正。但無論讀者是否贊同《樂山樂水》的觀點, 筆者認為理性的交流有其必要 2。
分享煮意:簡易朱古力雪糕
上星期出了華麗朱古力凍飲食譜,內裡需加入一球朱古力雪糕,當然買坊間現成的是最方便啦。筆者總愛挑戰自家製。上星期廚師機Bosch MUM56S40 Styline 連雪糕機配件Bosch MUZ5EB2 剛到手(非常感謝外子作苦力抬回家^^’’),適逄父親節,就做了這個甜品為新機開光,也是少數能令外子讚賞的甜品(外子除朱古力外,不愛甜點蛋糕=.=’’’)。炎炎夏日快到,你也來動動手試試吧。
分享煮意:凍朱古力特飲 (半島酒店版)
上星期出了熱飲版食譜,這一次為大家用文字記錄下來凍飲版,好讓在家製作時,參考較方便。凍飲跟熱飲材料差不多,凍飲更多了肥美的朱古力雪糕球,是更香滑的原因。快快為你的親友製作,共享美味,好好聯繫感情。
分享煮意:熱朱古力特飲 (半島酒店版)
上星期有幸受邀到半島酒店出席半島精品店的清甜夏日新品發佈會,率先試試其一系列的新產品。(將後補文章,請耐心等待。)朱古力產品相信很老少咸宜吧,快來為自己和你的親友炮製,作為茶點或餐後飲品也不錯喔。無飯家庭,小朋友也可一起動手製作,可作為親子的小玩意呢!(特別在這令學生緊張的考試季節後。)
微笑‧克己
微笑也是克己?!會否太誇張呢? 剛上了李主教「身體神學」的第二講,當中有一個少少的有關微笑的提醒。[稍離題的]
梁作偉神父將前往澳洲開展牧民工作
筆者曾寫過幾次 聖伯多祿司鐸兄弟會 的梁作偉神父的講道,其中都透露出梁神父熱切救靈的心火及慈父的心腸,也有讀者來信詢問過有關梁神父的事宜。
梁神父在去年晉鐸後便在香港等候澳洲簽證,同時在長上及本地主教同意下協助香港教區特倫多禮儀團體,其間主持了聖誕子夜彌撒、聖周三日慶典、給嬰兒授洗、為亡者獻彌撒……
圖片故事:五月是聖母月
母親節講道隨筆
Marini 蒙席短片
李主教課堂隨筆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生日快樂!
復活節快樂!
守齋煮意:多變高纖穀物早餐
上星期的焗多春魚煮意,本害怕被罵無聊,因真是沒有技巧可言,唯不少讀者也蠻喜歡,因真是非常簡易。那這星期來一個更簡易的早餐,近乎全即食!稍稍加熱變得暖哄哄的,不管你有多忙碌或要keep fit,早餐也是非常重要喔,多吃高纖穀物也有助減重,脂肪和膽固醇呢!
遊戲截止前最後八天:>100 FB LIKE 我最喜的樂山樂水POST「分享有禮」遊戲
Post by 樂山樂水.
謝謝各位支持,樂山樂水Facebook Page >100LIKE!現舉行小遊戲以答謝大家支持!
快點爬文,選出你最喜愛樂山樂水的post,按以下方法,在我們面書內的遊戲post 留言,並向朋友分享你現時最喜愛的文章。(可以多次分享喔!!)
你可以直接以電郵登記,就不會錯過我們的post 囉!謝謝支持!!
守齋煮意:超簡易焗多春魚
筆者家中的雪櫃冰格常滿,就是一堆急凍食物,以防外子想留在家中吃飯休息或家中突然即興宴客。(因數個好朋友住在同區)。焗爐在筆者家中是必需品,煮食和翻熱食物也全靠它,家中也因此有大量可放焗爐的容器焗盤。外子說,家中的焗爐似是懂魔法般,見筆者很隨意的放生食物進去,過一會香噴噴的食物就能出爐。就是甜言蜜語哄筆者煮菜啦,如有額外地方,這陣子火紅的M牌蒸爐或許會更神奇(腰果眼+奸笑)。這焗多春魚真的超簡易,作為小食或配菜也不錯喔!
愛消費:慶祝‧炫耀‧紀念日
預祝白色情人節快樂!(說穿了,又是商家哄大家花錢心思的日子吧!)=P 希望您的錢包還未淌血吧。
一個月前的情人節,不論在主流傳媒, 社交網站,街道上,商舖中,也得使人清楚那天是這個歌頌愛情大日子。按主流報章雜誌所轉述團購公司Groupon於全球17個國家就情人節消費行為的網上調查(筆者還未能找到原文,所以還是半信半疑。網絡的假新聞太多了):香港的消費金額冠絕全球,平均花費約HK$1,430港元(184美金)來「慶祝」。網上也不乏男士的訴苦文章,聖誕節、新年、西方情人節、元宵、白色情人節,生日(新曆+舊曆)、相識周年,拍拖周年,結婚周年,就是一個個打劫、頭痛表示愛意的日子。
守齋煮意:華麗南瓜百寶盅
這陣子早上在地鐵,總看到大大的《仙履奇緣 》Cinderella電影廣告。假日或閒暇要湊住我的寶貝大少,還是暫與看電影無緣(早前和外子很想看的《多拉A夢》和企鵝仔也是這樣say goodbye T.T),就來一個華麗的守齋主意,來代替這個公主夢吧!宴客和哄小朋友也非常合適,製作也不複雜,但總會有讚美和「嘩嘩嘩」的起哄特效。(煮人家可沾沾自喜了)
原來我是富翁:你活得快樂嗎?
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說一個筆者的小故事吧。曾經,很希望每天都有專車接送,或是坐的士點對點,不用擠上公共交通工具。每天離家,把手揮一揮,就上車,然後輕輕鬆鬆的上班去,放工亦然。數年前一次意外,真的使這幻想成真。
短片分享 - The Cardinal
>100 FB LIKE 我最喜的樂山樂水POST「分享有禮」遊戲
謝謝各位支持,樂山樂水Facebook Page >100LIKE!現舉行小遊戲以答謝大家支持!
快點爬文,選出你最喜愛樂山樂水的post,按以下方法,在我們面書內的遊戲post 留言,並向朋友分享你現時最喜愛的文章。
你可以直接以電郵登記,就不會錯過我們的post 囉!謝謝支持!!
守齋煮意:蒸香草雜菜
這陣子筆者和家中大少病倒,幸得外子努力照顧,現在只剩餘零星的咳嗽,希望能慢慢自然地痊癒。今年的農曆新年,剛好是四旬期(Lent)的開始 ,其實翻開牛津字典Oxford Dictionary, Lent 來自古英文 “lencten” 有春天的意思,所以四旬期常常與農曆新年和立春在相近的時間。普世教會向來在四旬期間也有守齋的習慣,是的,除了一般在星期五的齋戒,四旬期中的各天也有不同的守齋建議。由於筆者較懶,很難自訂如何是「愛德的行動」,又怕忘記每天也要行愛德,所以乾脆選擇盡力以守齋為基礎,再加行愛德工作,希望能善度四旬期,現快來一個守齋主意。
守齋煮意:香草三文魚長通粉
剛剛的主日傳統禮儀年曆是七旬主日,又差不多是時間準備復活節了。(那麼快?!)是的,2015年也剛過了一個月了,看看二月份的日曆,二月份除了星期五,有很多有關傳統上守齋的提示:有我們熟識的大小齋@聖灰瞻禮,小齋@星期五,還有一日內只吃一餐肉等…… 是的,這當然可以用另一篇文章再詳談。但先介紹一個簡易的守齋煮意吧。
守齋煮意:暖笠笠海鮮牛奶湯
配合早前的文章,公教報近期的 社論 (25/1/2015) 講及守齋的習慣,就分享一個相關的食譜給大家參考。筆者不是什麼煮食達人(見早前的另一文章),婚前完全不用做家務,是自小被竉壞的女生。婚後因外子向來有星期五及在特別日子守齋的習慣(或願望),唯有乖乖嘗試配合,為免煮了他不吃或難為地吃 (其實他沒有硬「要求」只是有「意願」)。原來,守齋也可以好好的吃,準備也不是特別困難。
[故事分享] - 一個初領聖體的故事
這是個很漂亮的故事。
Louis 是 Martin 夫婦的第二個兒子,他自出生就受一個因基因突變引起的病影響,起初醫生還未能做到診斷,經常都要臥床休息,身體很差。
天主的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