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去聖堂應著什麼?!(笑話一則)

·

wpid-wp-1436926791280.jpeg

前陣子在聖堂的衣著爭論竟然在新聞也有討論,作為教友,你既意見又是怎樣呢?突然想起早前和外子的對話,真較自己有點慚愧,但也和大家分享吧。 (内容稍有修改,純為筆者憑回憶創作(^O^;))

筆:(八卦mode)喂喂喂,你有無留意阿邊邊個逢星期日都著到好浮誇?!同埋另外邊鬼個好似得一件衫咁,個個星期都係咁著同配搭?!

外:有乜問題?我唔覺得有乜特別。

筆:(心想:講八卦的壞念頭又被打沉。Fashion 嘅嘢真係唔應該同這個男人講!) 我覺得佢地好似好奇怪咁,又或者好似好“標奇立異”咁囉!

外:你有無諗過,可能佢地唔多衫,只係得這一件衫係最靚最好,所以就每星期著自己能力內最好的衣服和妝扮來參與彌撒?!

筆:吓?!我真係無諗過呢!(好慚愧吖!!)(‘▽’〃)

外:咁你再諗下啦^(oo)^!

筆者總覺得每星期主日,到聖堂的衣著總是一大學問。既不希望像上班那般「正式」, 希望「休閒」一點,但是又想比上班更漂亮,何解? 如說上班見客要著得「光鮮」是「為勢所迫」,那麼返聖堂參與彌撒不是應該比上班「自願地」穿得更「好」嗎? ……馬上會惹來攻擊:一堆堆的extreme case 極端案例出籠吧…… (配樂:登燈瞪凳~~~~~)什麼窮人基層又點點 , 柬埔寨又點點點,非洲又點點點 =.=’’’ 其實,筆者只係想講下一個小小的香港女生啫, 縱使放眼世界,也要從自己行動出發,常常從新審視同反省自己的生活,社會才能進步。「坐這山,望那山」的人們,每每總是一事無成。衣著這課題,一般教友大慨自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難度這就是我們基督徒應有的態度? 過份地安於日樂,不運用頭腦,拒絕不斷學習教會的訓導,失去自省的能力的人們,很易變成無知的人們,人云亦云的「跟大隊」。精明的你,應該不願變得如此「墮落」吧 =) !

光說「我們自己知道自己舉心向上便可,不必向別人交代」的人們:你們說的很對,沒有人批評或質疑閣下對天主的虔敬的心,唯人類不只是單用思想電波來交流的,行動/行為正正是幫助我們去表達思想心意。正如有些天真的小孩子因為相信聖誕老人會夜半派禮物,所以他們會在房間內掛大禮物靴子。一般成人不會掛大禮物靴子,因為不相信聖誕老人會給自己派禮物吧。故「掛禮物靴子」就正是「相信聖誕老人派禮物」的 標記。又總有人會說:我也「掛禮物靴子」,但那只是裝飾,不代表我「相信聖誕老人派禮物」; 或說小孩「掛禮物靴子」不是「相信聖誕老人派禮物」只是「相信有禮物」吧。邏輯思考題又來了:因為A所以B,但係有B唔一定係因為A,可以因為係CDE……。好難明?!再來一回:如果「下雨」一定會「開遮」(打傘)那麼「開遮」是否一定會「下雨」?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開遮」可以是「陽光普照」。

聰明的你,不要被其他人或魔鬼「偷換概念」!縱使不同的動機(善與惡),也可有相同的行動,那不代表你應放棄本來的行動,或什麼也沒所謂。即「相信聖誕老人派禮物」的人們,還是會「掛禮物靴子」。高興地慶祝聖誕節,不是因為有假期大餐節日氣氛減價,而是因為耶穌為我們人類降生在世上。(好像扯得太遠吧。。。)彌撒衣著端莊得宜,是因為我們對彌撒的態度也是如此尊敬重視。

大概你的想法或許也在某程度反映你對彌撒的態度,不要怕,好好反思,再從新出發吧。

分類: 人際關係 教區 社會 輕鬆一刻
如果希望不靠社交媒體,直接收到《樂山樂水》電郵通訊,請按此

相關文章

愛消費:慶祝‧炫耀‧紀念日
預祝白色情人節快樂!(說穿了,又是商家哄大家花錢心思的日子 …
撒嬌女人最好命 ?! (二)
續前篇: 撒嬌女人最好命?! (一) 坊間或網路上均不乏那 …
撒嬌女人最好命?! (一)
元旦日,趁兒子小睡時,我如常準備晚飯,一不小心,割到尾指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