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Mw-Reader

可否不要奪走教友領受恩寵的權利 - 論新冠疫情後的處理
[讀者來函]公教會內的國際戰線
[讀者來函] 常年期第四主日反省
常年期第四主日 眾人都稱讚他,驚奇他口中所說動聽的話。(路加福音 4:22) 承接上主日的讀經,今日福音描述耶穌講道後群眾的反應。路加敘述群眾對耶穌的話是有興趣的。但在耶穌繼續解釋以後群中卻變成憤怒的。耶穌在講道中指出納匝肋人的一個問題。其實也是我們常陷入的困難。 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路加福音 4:24)往往人在他們的家鄉中不容易受到接納。同學之中成績出類拔萃的總受到嫉妒的目光。同事之間表現突出的常受流言蜚語的攻擊。耶穌列舉了幾位大先知,他們在生時正是受到大眾的厭惡,在逃離大眾的憤恨時,卻在外邦人身上施行了奇蹟。
[讀者來函]常年期第三主日反省
常年期第三主日 作者:尋道少年 常年期第三主日(剛過去的主日)的福音取自路加福音第一章及第四章。前半部份敘述路加寫福音的原因。第二部份敘述耶穌傳教的開始。 耶穌以依撒意亞先知書的預言,套用在自己身上。福音說耶穌展開書卷找到了一處,所以耶穌並不是隨意找一篇讀經,而是故意藉此講述自己的使命和身份。
[讀者來函]常年期第二主日反省
常年期第二主日 作者:尋道少年 今天的福音我們讀到加納婚宴變水為酒的奇蹟。讓我們默想一下聖母向耶穌所說的話,「他們沒有酒了」。從聖母的這一句語,我們可以反省到祈禱的兩個要素。 聖母的這句話無疑是向耶穌的祈禱。 聖母看出酒席主人的困難,便向耶穌提出。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常為自己祈禱,然而從聖母的榜樣,我們看見應為他人祈禱。我們對天主的愛,應在關心他人時體現。 若果我們不關心他人,也不為他人的需要祈禱,我們怎能被認出是基督的門徒?(若望福音 13:35)
[讀者來函]主受洗節反省
主受洗節反省 作者:尋道少年 傳統上本日慶祝的奧跡已在主顯節慶祝過了,現時的禮儀日曆特別在本主日再次慶祝。讓我們深入默想這端奧跡。 耶穌本是無罪的,無需受悔改的洗,為此若翰本願拒絕「我本來需要受你的洗,而你卻來就我嗎?」(瑪竇福音 3:14),但卻在耶穌堅持下給主施洗了。為此,本日晨禱有一對經如此形容:「若翰為救主施洗,是兵士為君王、僕人為主子施洗;河水驚愕,鴿子作證,聖父發言聲明:這是我的愛子。」主更藉這謙下的行為揭示天主聖三的奧祕。 那麼二千年前耶穌的受洗除了是謙遜楷模外,為我們有什麼意義?傳統上認為耶穌下降水中,聖化了水,好使我們這些信者能藉水和聖神而重生、並由上而生(若望福音 3:4-7)。
[讀者來函]聖家節反省
聖家節反省 作者:尋道少年 對聖家的敬禮始於十七世紀法國。這敬禮為今天的新時代有什麼啟發? 本日福音教會安排路加福音2:41-52,就是耶穌十二齡講道的事件,也即歡喜第五端的奧跡。其中為我們可有很多啟發,今日讓我們分享一二。 在這奧跡中,留意福音說聖母和聖若瑟「他們不明白」。「充滿恩寵的」「上主同在的」「我主的母親」瑪利亞,她不明白。「義人」(瑪竇福音1:19)若瑟也不明白。在聖經中,義人指的是遵從和認識天主旨意的人。竟然連他們兩位都不明白!是的,即使諸聖之后、義人若瑟,在跟耶穌在一起時,也經歷過和我們相似的不明白。
[讀者來函]聖誕節反省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誕節 作者:尋道少年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望福音 1:14) 子夜彌撒中我們聽到路加聖史對我主誕生可見事件的陳述,而日間彌撒則讀到聖史若望對降生奧跡不可見的事理的描述。的確,聖誕節就是為慶祝「聖言成了血肉」這神妙的奧跡。然而,在歡呼的氣氛中,我們是否真正了解這奧跡與我們的關係? 降生聖嬰是可愛的、聖誕裝飾是美麗的、節日氣氛是溫馨的。可是降生與十字架密不可分。嬰孩耶穌與受苦的耶穌是同一位天主聖子,可愛的嬰孩與架上的苦人是同一的天主聖言。這位天主聖言從起初就決定要愛你我愛到底。 且看聖誕彌撒的習慣, 神父抱著聖嬰聖像進堂,不久以後卻高舉耶穌的聖體。降生的目的就是主向人宣示、踐行祂的愛。祂的聖言不是空虛的,是有行動的。祂的愛不是說的,是實踐的。 這愛的高峰就是十字架。在人類拒絕中,祂伸開被刺透的手把我們擁入懷中,祂敞開聖心將我們進入其內。
[讀者來函] 將臨期第四主日反省
將臨期第四主日 作者:尋道少年 今天在福音中我們聽到聖母訪親 (路加福音 1:39-45) 的描述。看似是表姊妹的聚舊,卻又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在沒有網絡和超聲波產前檢查的時代,貞女在遠處得知表姐高齡得子,速往幫忙,而表姐一聽表妹問安,就知道她懷孕了主。 最不可能懷孕的貞女和石女,竟分別懷有天主子和大先知。
[讀者來函] 將臨期第三主日反省
將臨期第三主日 (喜樂主日) 作者:尋道少年 「你們在主內應當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應當喜樂!你們的寬仁,應當叫眾人知道:主快來了。」(斐利伯書 4:4-5) 本日進臺詠沿用多個世紀,致本主日得名「喜樂主日」[編註:進臺詠附在文章底部]。節日還有點距離,為何我們要喜樂? 在辛勞工作中、在苦悶考試中,每想起工作後和考試後的假期或旅行,我們總會會心微笑,甚至有點小興奮。確切的希望實在令人興奮,休息的來臨實在令人快樂。我們為主再次來臨,又有沒有這種望德? 本日福音繼續看若翰,人來問他為悔改應做甚麼?若翰的回應大概就是知足、分享、盡責。看似簡單,事實上我們總是喜歡相後反的三樣:貪婪、聚財、逸樂。 「本性的私慾相反聖神的引導,聖神的引導相反本性的私慾:二者互相敵對,致使你們不能行你們所願意的事」(迦拉達書 5:17)
[讀者來函]將臨期第一主日反省
將臨期第一主日反省 作者:尋道少年 上主,我舉心向你;我的天主,我要全心倚靠你……(詠廿五1-3) 在中世紀,這首聖詠已用於本主日的進台詠。實在,為開啟新禮儀年的首台彌撒,這對經指出了我們生命的唯一方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0Elm96fbsk 在將臨期內,我們預備紀念基督首次來臨,亦準備祂再度來臨。「我們不要拒絕祂第一次來臨,以免畏懼第二次來臨。」(聖奧斯定) 本日福音中﹝路加福音 21:25-28,34-36﹞,耶穌論及其再臨,說「眾人要恐懼」但「你們的救援近了」。的確,為準備好的人,主的再臨就是救援與光榮的來臨。但為不忠信的僕人,主人回家卻帶來深切的恐懼。
《蛇》——談《帕羅林樞機談“我們為什麽與中國對話”》
《蛇》——談《帕羅林樞機談“我們為什麽與中國對話”》 # 文:小劍 2018.2.2 [編按:小劍是一位屬中國地下教會的信友。以下文章是他對近日梵中建交的傳聞,尤其是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樞機 (Cardinal Parolin)最新文章的回應。有關的新聞在這一 貼文 中集中收藏,以方便重閱。] 那古老的蛇,從牠舌信偷偷吐出壹毒汁,滴落在兩位白衣主教的酒杯中,一個差點要了教會的命,另一個似乎要了這位主教的使命,其實我以這樣文字,形容當前將要發生的事實不為過分。 昨日,梵蒂岡內部通訊發表一篇中文版 《 帕羅林樞機談“我們為什麽與中國對話”》該文在國內忠貞教會引發喧然大波, 我們從帕羅林樞機 (Cardinal Parolin) 這篇訪談錄中可以看出來,大致上跟教宗方濟各基本想法和對華政策相吻合,但有壹點,筆者註意到,帕羅林樞機說:「如果要求某個人做出犧牲,無論大小,就應該讓所有人都清楚這不是政治交換的代價,而是在為了更大益處、基督的教會的益處這壹福音前景之中。 」這位樞機又如是說:「本著孝愛的服從,即便是當並非壹切都立刻十分明朗和可以理解時。」誠然,這已經很清楚表明:教宗不敢說或不做的事,要完全「犧牲」掉國內地下教會,而帕羅林堅決的捨棄地下教會而換取對華以最大的利益,大概這就是,他與方濟各教宗的求同存異吧。 在該文中,這位國務卿似乎要把客觀歷史非要說成是圓的,他指出:「眾所周知,隨著『新中國』的到來,教會在那個偉大國家的生活曾經經歷了嚴重對立……」 難道中國教會六十多年以來遭受嚴重迫害,是教會的錯? 跟國家對立?成了反動組織?按他的定性,那些主教、神父和眾多教友,因為信仰的原故,為了忠於宗座,效忠聖伯多祿和他的繼承人——羅馬教宗而迫害,甚至殉道,都是死有余辜嗎?
[讀者來函]基督徒看正義與法律
[編按:公義 (正義) 的課題一向都是社會關注的議題。以下是一篇讀者來函,作者是一位於法律界工作的天主教徒,他在文中分享我們作為基督徒,該如何以信仰的角度看待法律。] 「公義」或者「正義」 (justice),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一種實在的倫理美德 (virtue) [編註:天主教教理稱為「德行」],就是首要給予天主祂應得的,然後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 ( Iustitia suum cuique distribuit, Justice gives each one’s due.) 一如依撒意亞61:8所說,天主是「愛慕公義的上主」,祂對世人的要求很清楚:「無非就是履行正義,愛好慈善,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米該亞6:8) 履行公義,要求我們以公正不偏的態度,對待近人:「不可袒護窮人,也不可重視有權勢的人。」(肋未紀19:15)
[讀者來函]增加聖召並不是真的這樣難
[編註:有海外讀者翻譯了一篇有關聖召的 文章,跟大家分享。] 增加聖召並不是真的這樣難 # 翻譯:Waverly 美國的羅德島普羅維登斯 (Providence, Rhode Island) 多瑪斯.托賓主教(Thomas J. Tobin)最近在他的教區報紙 專欄 中强調了他的教區目前面臨的的聖召危機。托賓主教指出: 拿一些普羅維登斯教區的神職人員數字來思考:從十年前開始,由於退休的原因,已經導致我們減少了58位本來在教區活躍服務的神父,而到現在為止,我們教區只有祝聖了18位新晉神父。教區總計一共少了40位能夠活躍服務的神父。目前可以活躍服務的神父平均年齡為59歲。算上退休神父, 教區所有神父平均年齡是67歲。40歲以下的神父只有21位。 當然,並不是唯獨只有普羅維登斯教區忠誠的信友們遇到這樣嚴峻的狀況。 神父的短缺,缺少新血的晉鐸班,表現平平的神學院註冊統計數字,都顯示了未來年度的問題沒有改善。教會當局為了因應這個慘淡的情況,解决聖召危機 ,多在尋找最新的方案、主動的策略來推廣聖召。 增加聖召並不是真的這樣難。我們早已經知道答案:當每個地方,傳統的天主教在那裡蓬勃發展,聖召也就蓬勃發展。 過去,我曾經寫了由內布拉斯加州 林肯教區 (Lincoln, Nebraska) 和北卡羅來納州 夏洛特教區 (Charlotte, North Carolina) 所提供的藍圖。兩教區儘管規模不大(林肯有不到10萬名登記的天主教徒,夏洛特有20萬人) [編按:據香港教區教務統計二零一六年八月三十一日的 統計,香港教區約有 389,000 教友。] ,但這兩個教區有著成功的聖召實例:
[內地教友來函] 我為上主萬軍的天主憂心如焚
[編註:《樂山樂水》收到來自中國地下教會信友的來函,他在文中表達了他對內地敎會的憂心,以及他對普世教會未能協助內地教會的哀號。這位內地信友文筆流露著對聖座在中國事務歎慢板的不滿,這也呼應著陳日君樞機一向的立場,似乎證實了樞機的 悲觀 是很有事實根據的。] 文:小劍 近日來,從新聞媒體報導中得知:聖座對邵主教的失聯 發表聲明,它僅僅只是梵蒂岡對邵祝敏主教1 的情況「十分憂慮」 (profoundly saddened) [編註:梵蒂岡電台最新的中文 報道 用詞為「深感傷痛」],這能向中國政府傳達出一個什麼樣的力度?僅是一個聲明,而這樣聲明是在記者被逼問下才發表出來,我覺得,我們地下教會完全地被梵蒂岡給愚弄了,而這樣聲明就是在作秀。 聖座可以不厭其煩的多次為敘利亞基督徒和其他地區飽受困境的弟兄,呼籲世人不忘記他們,為他們祈禱,為那裡的天主教徒向世界大聲疾呼,可是我們呢?中國的苦難教會,這個飽嘗多災多難的中國忠實信徒,今天,有誰問過? 又有誰道義上的聲援?真是悲哀啊!我真的憎惡那些跳樑小丑的政客,他們為了跟中國政治和經濟上合作,為了金錢的利益,拋棄普世價值,什麼維護人權啊,捍衛信仰自由啊,這些白人說得多麼虛偽啊,看看 劉曉波 至所以落到今天的悲劇,都是西方社會背棄道義的結果,他們為了金錢利益,把信仰自由和人權都出賣給中國,所以說,蔚和平神父2 的死,跟西方和梵蒂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我說這些是懷著極其悲憤的情緒……
[讀者來函]愛國會主教都「法外開恩?」
《樂山樂水》最近收到一名國內「地下教會」的信友投稿,表達他對現時梵中談判的看法。筆者認為他的這篇文章應處於近期盛傳梵中即將建交的背景。 陳日君樞機 一向熟悉國內地下教會事情,他也曾表示他對梵中談判持 悲觀態度,現在這位國內的信友觀點也貼近陳日君樞機的看法。 同時,繼續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愛國會主教都「法外開恩?」》 # 作者:雪鷹 2017.3.7 中國人一向是聰明的,正如聖父曾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中,大加贊賞中國人智慧,例如中國弄出「愛國會」這東西來,以至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當時前教宗本篤十六,也就是當時拉青格樞機 (Joseph Cardinal Ratzinger; 或譯拉辛格樞機) 領導的聖座信理部時候,經過一番攪盡腦汁,研究愛國會的主教案例,最後他們得出結論是:「沒有教宗任命的中國主教祝聖都是『有效的』。」 (瓦倫特《當拉格教宗說:中國主教都是「有效的」》; Gianni Valene, The time Ratzinger said, “Chinese bishops are all “valid”) 如果瓦倫特閣下在他的文章裏沒有斷章取義的話,那麽教廷所判斷的結論,似乎有效的,筆者願意在本文裏,不妨大膽地假設一下:
[讀者來函] 天使神父:《沉默》之再思
電影《沉默》上映後,天使神父(Father Angel)早前談論過這部電影,並引起各方的激烈評論。但神父今次再度來函,再詳細談及一些基本大公教會的要理,希望能透過教會的角度,為各位讀者提供多一份的見解,喚起各位讀者對信仰作深入的反思,而非旨於爭論。 以下有顏色和底線的部份是筆者認為值得深思的地方,誠邀各位讀者一起細味和作出反思。如果各位讀者對此文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問,也希望能解答各位心中的疑問,以免引致任何爭議。 同時,繼續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我必須承認,這一回做了標題黨。其實筆者並不想再次談論該電影,要說的, 前文 已說了。本文想談的,是因為這部戲引發的一些討論,牽涉到信德某些基本內容,閱後有感,自覺有責再作分享。
[讀者來函]在失望中持守信德
[讀者來函] 天使神父:看《沉默》後有感
電影《沉默》剛於香港上映;而早前曾來函的天使神父(Father Angel)看過此部電影後,發現電戲中有不少錯謬,於是再次來稿。 同時,繼續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看《沉默》這部戲後,發現當中帶不少的錯誤思想: (先此聲明,文中嚴重劇透)
[讀者來函]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老神父是教會的寶物
[編者註:一名讀者願意分享他某次探訪一位修會老神父的經驗,當中他看到神父對救靈的重視。] 筆者與內子在新年時間去探望一位,雖已年過八十,仍未從他的工作崗位退下來的修會會士司鐸。本來打算只是一次普通的探訪,但卻又是另外一次獨特的體驗。 由於前往探望的當天是本月份首瞻禮六,特別敬禮耶穌聖心的彌撒。所以那天筆者到達該神父所在的小堂時,見到有很多年青人出出入入。但因為本身那小堂是某大學的宿舍,所以有很多年青學子進進出出本來是很平常的事。 但神父出來見到我們之後,他先抱歉地說要我們稍為等一下,因為他忘記了今天傍晚會有聖心彌撒,之前他要聽告解。他沒有更改見面時間,然而他抱歉地說要我們稍後耐心等待一下,為我和內子當然是沒有問題。並且我們亦趁此機會入去小堂先向耶穌先作祈禱。
[讀者來函] 驢仔小記: 謙遜的父親 -- 主業團監督蔡浩偉主教
驢仔很久沒有在這裡寫文章分享信仰生活,不過最近驢仔生活上發生各種事情,當中包括主業團監督蔡浩偉主教(Javier Echevarria)病逝的消息。《樂山樂水》的主筆知道驢仔接受主業團的培育,邀請驢仔寫一寫有關蔡浩偉主教的一些資料,驢仔出馬!(出驢?)XD 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聽到過這個新聞,主業團監督蔡浩偉主教在瓜達盧佩慶日(12月12日)病逝。他在12月5日因輕微肺炎入院,並接受抗生素藥物治療。在他去世前的數小時,他的病情突然急轉直下。他因呼吸系統衰竭而與世長辭,享年84歲。(資料來源:主業團中文 網頁) 蔡浩偉主教1932年生於馬德里,是主業團的創辦人聖施禮華的第二任繼承人。他在馬德里認識聖施禮華。他由1953年到1975年間擔任聖施禮華的秘書。後來,他被任命為主業團的秘書長。1994年,他被選為主業團的監督。1995年1月6日,他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殿由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手中領受主教神品聖事。
[讀者來函] 神父解答: 9個「面朝東方」的誤解(二)
上星期Prudence分享了 Father Angel 有關「面朝東方」的來函,但只刊登 第一部份,今天刊登餘下的內容,希望各位讀者看畢後也能好好咀嚼內容意思,並帶到祈禱與默想當中。以下用橘色的部份是Prudence認為值得深思的地方,誠邀各位讀者一起細味和作出反思。如果各位讀者對此文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問,也希望能解答各位心中的疑問,以免引致任何爭議。 同時,繼續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 **6. 聖教會既不會以一位樞機的建議、也不會以教廷發言人的聲明來作為正式訓導 由於教會的禮儀是教會生活的高峰和泉源,因此,教會不會隨便頒布禮儀的法則和規定。相反,教宗聖父或有關聖部必定以正式的渠道作出修改或澄清,或通諭、或手令、或訓令等。因此,教會是不會因為一位樞機在一個會議上的建議,或教廷發言人的新聞稿作為正式的訓導,並要求信友跟從。建議只是建議,新聞稿更非用以澄清禮儀問題的方式。
[讀者來函] 神父解答: 9個「面朝東方」的誤解(一)
筆者的一位神父朋友(Father Angel)因看到有不少教友對「面朝東方」存有誤解,特意來函解答一些常見的問題。筆者將Father Angel的文章分為兩部分,希望各位讀者看畢後也能好好咀嚼內容意思,並帶到祈禱與默想當中。若各位讀者對「面朝東方」有任何問題,歡迎作出提問,也希望能解答各位心中的疑問,以免引致任何爭議。 同時,繼續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本文章不是學術探討,只為一些爭論澄清,歡迎大家討論;本文章大部分的論點已為眾多弟兄姊妹詳細闡明,現只以較為簡短的方式思考某一些謬誤。
[讀者來函] 驢仔分享: 誰是真福歐華路?
作者G編按:「驢仔」來函,簡單介紹了教會一位已宣福的主教。 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 今天不少朋友在臉書分享一位主教的資料,令我想在這裡分享一下朋友的介紹。這位主教是真福歐華路,是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的首位繼承人,而今天是他的慶日!
[讀者來函]可敬者安多妮安達.梅奧
[讀者來函]波蘭的聖體奇跡
筆者 H:讀者 Waverly 早前寄來了一段小新聞,筆者覺得也很值得和各位分享: 波蘭的Legnica 萊格尼察教區主教克林渥斯基 (Bishop Kiernikowski) 近日對外宣佈,教會經過審慎檢驗,現在正式承認2013 年在聖傑克堂 (St.Jack’s Parish) 所發生的聖體奇跡。
[讀者來函] EWTN 創辦人修女的「神視」
[作者S編按] 讀者Waverly昨天來函了數篇有關EWTN創辦人安琪拉卡修女的文章,現再刊登Waverly的另一篇文章。原文出處請按 這裡。 同時繼續歡迎各位撰文分享對信仰的看法,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情這按 這裡。 ---—————————————————————————————————— 美國「全球永生之言電視台」EWTN(Eternal Word Television Network)的創辦人安琪拉卡修女(Mother Angelica)昨天(3 月27 日)復活節安息主懷。EWTN所製作的節目在世界多個國家全天候播出,全球觀眾與聽眾不計其數,多年來積極傳播基督福音,推廣天主教的倫理教導,影響力巨大深遠。因此,許多人都知道安琪拉卡修女有着傑出的領導能力,卓越的智慧和受人敬愛追隨的人格魅力,她是天主教會傳媒的一位巨人 。但是,卻很少人知道這位貧窮嘉勒會隱修女, 是一個生活在祈禱中的人,天主常常眷賜她祈禱中充滿恩寵的神秘經驗。 1995年,為了要擴展EWTN 西班牙語的電視節目,她和幾位修女到南美洲旅行訪問。有一天,她們到了哥倫比亞的波各大(Bogota)的耶穌聖嬰朝聖地,彌撒後她們到旁邊的小堂祈禱。突然之間,安琪拉卡修女站在耶穌聖嬰像前靜默祈禱,她看到聖像中的小耶穌活了起來,成為真人,並對她微笑說:「幫我建一座殿堂,我會幫助那些幫助妳的人。」
[讀者來函] EWTN創辦修女復活節安息主懷
(作者P編按)祝各位復活節快樂!一位居美的臺灣教友Waverly日前來函,撰寫了一篇有關EWTN電視台創辦人Mother Angelica離世的文章。 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 美國「全球永生之言電視台」EWTN(Eternal Word Television Network)電視台創辦人安琪拉卡修女(Mother Angelica)在3月 27 日復活主日安息主懷,享年92歲。
[讀者來函] 作為一個女人 我不願給別的男人碰我的腳
(作者P編按)讀者 Virginia 來函指看過本網誌一位作者於周四撰寫的 文章分享 後,就文章內容作出回應。 不論持什麼意見,也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 昨天,朋友分章了你們一篇有關洗腳禮的文章,說女性也可以參與其中。其實我很早就聽說過了,也看到不少神父與教友都挺支持的,但是對此我有點兒不安,也不太敢在朋友面前說出來,所以就試試看分享一下。 作為女人,對於教宗這個關顧與安排十分感激,因為他這個想法的確把教會全體子民放在心中、放在禮儀中,這也是一位牧者所需的。老實說,作為一名普通教友,我不太了解禮儀,也不懂得禮儀;不過,同時作為一名有婚約的女人,我不願意被其他男人觸摸、親吻我的腳。
[讀者來函] 驢仔分享: 澳門李斌生主教講道
筆者S編按: 讀者「驢仔」來函分享澳門李斌生主教上週五慈悲禧年彌撒的講道,筆者將主教的講道以書面語方式筆錄並稍作重整。如重整上有任何偏差,請各位見諒。 ---—————————————————————————————- 驢仔咁啱喺facebook見到朋友share李主教嘅講道,想同各位分享一下。驢仔呢幾日都不停loop緊主教呢幾個point,特別佢引用教宗本篤十六世嘅兩個提醒,重溫返教理,又的確有唔同嘅體會。 驢仔特別覺得,告解聖事真係好重要,因為污糟糟嘅靈魂、特別係犯咗大罪而超級污糟嘅靈魂,就唔好領聖體喇;希望咁多位讀者同驢仔一樣有新嘅體會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STpU6wGPLg
[讀者來函]驢仔小記: 告解之嘛!
以下是讀者「驢仔」看到一個網站後的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到星期一返工嘅日子,成個「阿愁」搭地鐵返工。驢仔同好多香港人一樣,鍾意喺搭車嘅途中做下低頭族,咁啱睇到一篇有關琴日嘅福音 講道,又覺得幾好,所以就同大家分享一下喇! 呢篇文本身就係英文,咁驢仔獻醜、試下簡單譯一譯喇~
[讀者來函] 淺讀告解聖事
作者H按:以下讀者來函頗長,所以小弟暫作編輯,替作者加上 [標題] 及 重點。 文:小彌額爾 筆者提筆之際,剛巧教宗方濟各在昨天的聖灰曕禮中派遣千多名慈悲傳教士,到各自其所屬的教區中擔任此神聖的職務,透過聖父所賜予他們的特殊權力,把以往需要由宗座處理或赦免的重罪,均可藉這些聽告司鐸來給予天主的寬恕。1 從而在這慈悲禧年中,真正體驗出天主願意無條件愛罪人,寬恕罪人,時刻歡迎浪子回到祂身邊的一個最有力之標記。所以筆者亦想藉此平台分享自己對這七件聖事中,稱之為治療人心靈之聖事的一些經驗和看法。
[讀者來函] 驢仔小記: 小事上活出天主的慈悲
大家好啊,我叫驢仔,純粹想試吓喺呢度分享一下一啲生活同信仰點滴,希望唔會悶親大家啦,真係多多指教啦~
[讀者來函] 講道分享: 基督君王與哀矜
《樂山樂水》編按:以下為讀者「子民」的來函,他分享本主日彌撒的一位神父講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剛過去的主日為基督君王節,小妹當天不用上班,感恩能在日間參與主日彌撒。在這個大慶日巧合地遇見一位很久沒見的神父,並參與了他主持的彌撒,從中獲益良多,以筆盡量記下講道內容,小妹希望在此與各位分享。
[讀者來函] 守護信仰:宗教、言論自由面臨嚴重威脅 - 文章分享及感想
《樂山樂水》編按:以下是一位讀者 Didymus 的投稿文章,他翻譯了一篇 《澳洲人》 (The Australian) 2015年11月12日 的報道,並寫了自己的感想。 《澳洲主教團面臨首宗同性戀歧視訴訟》 (Bishops face discrimination case) 澳洲天主教會全體主教,將捲入一宗足以影響宗教自由與言論自由的訴訟,並為同性關係及跨性別歧視立下全國先例。早前,塔斯曼尼亞省反歧視委員會裁定,該教區向天主教學校學生及家長派發的一本推廣傳統婚姻的小冊子,羞辱同性戀者及跨性別人士,或已違反塔省反歧視條例。
[讀者來函] 《論望德》:給林鄭月娥的公開信
《樂山樂水》編按: 本網一位讀者撰寫了一封給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公開信,並希望透過《樂山樂水》這個平台公開。以下為該讀者的原文: 11月1日諸聖節,教會慶祝天上諸聖。在這遠久的慶日中,福音選用了《真福八端》(瑪竇福音5:1-12)。恰巧地,本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女士,在當日的明愛賣物會同樣引述該福音,雖然 政府新聞網 沒有記載,但當場林鄭臨場「爆肚」的這段也被其他傳媒引述了: 林鄭月娥︰「很感謝湯漢樞機,剛才給我鼓勵的說話,我今早已經去了望彌撒。今早福音是《真福八端》,《真福八端》第八端有人話很適合我,第八端是話,『為義被難真有福』, 因為在天堂已經預留了位子給我。事實上今天特區政府,要堅持正義工作,往往都會被責難。」 本人投稿至《樂山樂水》並不打算討論林鄭月娥的功過,但她以上的說話明顯相反天主教的信理。作為一名(多事的?)教友,筆者認為對一個公開表達錯誤教理的社會名人,在某程度上有責任作出提醒。以下是本人一封寫給林鄭月娥女士的公開信,這信也將寄給她的辦公室,希望能她能細想。 *本人今日(11月3日)下午已將郵件寄出,如無意外應該明天會收到。
誠邀各位加入《樂山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