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陳繼容博士整個聖事系列短講的最後一集,陳博士這一集由婚配聖事延伸到夫婦之間的愛。 一如以往,請到原文處收聽及閱讀整篇短講: 第二十二集:夫妻之間的愛情
各位聽眾: 今晚是這個有關天主教會的聖事最後一次的講解,我們繼續深入看天主的上智計劃中的夫妻之間的愛情。 這種愛情包括身體和本能的需求、感覺和情感的力量、心靈和意志的渴望。這種愛情要求夫妻二人要有一個 決定性的彼此交付[筆者在 上文 也有提到了婚配中的盟約],從此既 不可以拆散,又要 忠貞不渝;同時 保持對生育開放的態度。這種愛情是所有夫妻的自然愛情的正常特質,而基督徒的婚姻,更加以一種新的意義淨化、加強這些特質,最後提昇這些特質,使這些特質成為天主教會對夫婦的婚姻特有的價值觀的表達。
……
[留意:]最後要講的,是對 生育的開放態度,當天主造了男人和女人之後,天主對他們說:「你們要生育繁殖」(創1:28)。 所以,真正的夫妻之愛,以及出自夫妻之愛的整個家庭生活制度, 其目標就是使夫妻們,在不輕視婚姻其他宗旨的條件下,願意和造物主及救主的愛合作,生育兒女,因為天主正是透過夫婦的合作,使祂自己的家庭日益擴展。
由於父母是子女最主要和最先的教育者,所以 夫婦對生育的開放態度不但只限於生育子女,他們也有責任在道德、精神和超性生活培養他們的子女。 相信大家都會同意,對今日的社會來說,這是個非常迫切的需要。
有關天主教會的聖事這個單元,我們就講到這裏,非常多謝大家收聽和支持。希望有機會再同大家分享天主教會的禮儀的其他課題,願天主降福你們婚姻美滿,家庭幸福!主佑!
陳博士最後這一集,特意由單純的聖事教理講解說到夫婦之間的愛情。一如本篤十六世在其第一份通諭《 天主是愛》( Deus Caritas Est)一開始提到,「愛」這個字是現代人最常用及誤用的詞語。1當我們由信仰的角度去看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記住 「愛」不是一種感覺,而是在使用智慧判斷後,人以自由意志所作出的 行動。由於「愛」是經過人的智慧判斷,我們其實可能是不喜歡某種行動,但基於「愛」我們亦會這樣做。我們不需要「喜歡」某個人而去「愛」他;而我們更可為著「愛」去為「喜歡」的人做一些我們「不喜歡」做的事。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其身體神學的講道中教導說,男女二人互相傾慕是天主在創世之初已刻劃其人性的深處,這是人渴望建立家庭的基礎。然而因著原罪,男女雙方的渴求卻被私慾偏情所影響,肉慾取替了真愛 ( agape),使夫婦之間不再是互相交付,而是各自為自己的需要(無論是物質的、身體的、或心靈的)從對方身上得到滿足。
(Photo: Nikolaus von Nathusius)
基督徒在婚姻中,正正就是向上主祈求從聖事中獲得恩寵,克制自己的私慾偏情,讓自己以「愛」去對待配偶。 另外,陳博士提到生育的開放性。筆者在《樂山樂水》網誌的 第一篇文章 正正提到真福教宗保祿六世的《人類生命》通諭是家庭的福音。保祿六世在1969年頒布《人類生命》通諭(Humane Vitae),說明人工抗孕在本質上違反道德。在婚姻中,夫婦間完全的交付包括著對新生命的開放,正如在婚配聖事中的對答:
主禮:「你們是否 願意接受天主賞賜的子女,並按照基督的福音和教會的訓導養育他們?」 新人:「是,我們願意」
這段禮儀中的對答,新人不是說「是,頭兩個」或「是,兩年後」。這禮儀對答沒有規範天主會賞賜多少個子女,或在甚麼時候。「的確子女全是上主的賜予,胎兒也全是他的報酬。」(聖詠127:3) 夫婦們有沒有意識到子女是上主的恩賜,或是認為子女是自己的所有物,可以決定有多少個、甚麼時候來、要怎樣成長、要讀甚麼書?(《樂山樂水》早前便有另一位作者 寫過 了。)

筆者知道很多慕道班導師都沒有告訴新教友,在婚前培育中也沒有怎樣強調這個課題,可能連在告解亭或講道台神父也沒有好好的給予教導;但客觀來說,使用人工抗孕是嚴重違反道德的行為。教友如果使用人工抗孕2,是必須要先辦妥告解才可以領聖體或其他聖事。養育孩子也是天主給予的挑戰,也需要夫婦們恆常地從聖事中汲取恩寵才能夠跨越每一個挑戰。
很多教友,即使平時表現得多好在這課題就失足了。說「這話生硬,有誰能聽得下去呢?」的確,對於婚姻及家庭,教會由一開始便非常著重,就像聖詠128這樣說:
你的妻子住在你的內室,像一株葡萄樹結實纍纍;你的子女繞著你的桌椅,相似橄欖樹的枝葉茂密。的確,誰敬畏上主,必受這樣的祝福!
我們不要看過就算。現在請停下來想一想,我們有相信子女是天主的祝福嗎?有時候,我們聽到天主的道理時,都好像當門徒聽到耶穌不能離婚的教導時回答:「如果是這樣,倒不如不娶的好。」(瑪竇福音19:10)然而,婚配聖事、聖體聖事、及告解聖事正正給予我們婚姻所需的恩寵,活出基督徒生活,不斷在失敗中站起來,最終明白及實踐天主的教導。一刻間的不明白及未能接受不是問題,重點是我們必須要祈求天主啟發我們的心思,並讓我們有能力實踐他的教導。
從來,建立家庭都不是容易的事,但願教友夫婦都能不斷地由聖體聖事及修和聖事取得恩寵,以聖家作模範,活出基督徒家庭。也願天主聖神能啟迪神父們及慕道班的導師,讓他們能夠在講解這課題時能夠充滿上主的智慧,給教友及慕道者講解真理。
1. Today, the term “lov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and misused of words, a word to which we attach quite different meanings. (Benedict XVI, Deus caritas est, no.2)
- 教會並不是反對家庭計劃,也支持教友在需要適當地間隔孩子的來臨時使用「自然家庭計劃」 (Natural Family Planning, NFP),詳情有機會再談。
P.S. 文章一開頭的圖片是 Taylor Marshall 網站的。他也是個很推廣如何建立一個教友家庭的好父親,大家不妨去 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