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獻是整個天主教信仰的核心之一,在整本聖經中由創世紀到默示錄,不斷地描寫人類對全能天主所作的祭獻:在天主向以色列人啟示之前,亞伯爾、亞巴朗等人已向天主獻祭。而在創世紀中,最重要的司祭當然是默基瑟德。在天主在西乃山向以色列子民明確指出祂所規定的祭獻之後,以色列民便不斷地按照這法律進行祭獻。

時期一滿,耶穌基督作為天人中保、永恆的大司祭便一次而永遠地作了祭獻——就是十字架的祭獻。耶穌自己同時作為祭品、祭台、大司祭,向全能聖父獻上了這終極的祭獻。
耶穌按照默基瑟德的品位,永為司祭。祂也刻意留下了彌撒聖祭,讓所有信友都能夠藉分享基督的死亡和復活。彌撒聖祭不是一個新的祭獻,而是基督十字架祭獻以不流血的方式重現。
有時我們把常見的事當作不是一回事,將每週的彌撒也看作等閒。 有種說法是:天主不需要我們的祭獻,祂只希望我們開心,所以我們不必過份緊張彌撒聖祭的細節。否則,我們便變得禮節主義,失去了喜樂。 的確,天主不需要我們的祭獻。天主是完全的,沒有任何變得「更光榮」的空間。 然而一如在常年期通用的頌謝詞四所言:「你原不需要我們的讚頌;我們對你知恩報愛的心願,也是出自你的恩賜, 因為我們的讚頌,並不增加你的榮耀,卻藉著我們的主基督,有益於我們自身的得救。」一如希伯來書的作者提到亞伯爾從內心所作的對天主的祭獻,是讓他能夠位列義人行列:
因著信德,亞伯爾向天主奉獻了比加音更高貴的祭品;因這信德,亞伯爾被褒揚為義人,因為有天主為衪的供品作證;因這信德,衪雖死了,卻仍發言。(希伯來書 11:4)
的確,加音和亞伯爾的故事提醒了我們很重要的事:
有一天,加音把田地的出產作祭品獻給天主;同時亞伯爾獻上自己羊群中最肥美而又是首生的羊;上主惠顧了亞伯爾和他的祭品,卻沒有惠顧加音和他的祭品;因此加音大怒,垂頭喪氣。(創世紀 4:3-5)
當時天主還給人頒佈法律,可以說,加音的祭獻不被天主所接納,幾乎可以肯定不是因為違反禮規的原故。 但為甚麼天主不接納加音的祭獻呢?其中一個看法是,加音沒有獻上他手中最好的收成,而亞伯爾卻沒有這樣做。 我們在祭獻中,有沒有獻上我們最好的事物?還是我們將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而將次等的才給予天主?
恩寵聖師—聖奧斯定在 《天主之城》第XV部 第7章中說,加音的祭獻不被接納的原因,是因為他將他奉獻了他的作物,卻將「自己」留了給自己。(gave to God something of his, but kept himself to himself// dans Deo aliquid suum, sibi autem se ipsum.)
如果按聖奧斯定的說法,其實天主對祭獻的要求更高:祂不單要求我們擁有的中最好的事物,祂要求我們奉獻自己。 其實兩種說法並沒有矛盾:當我們將自己都奉獻給天主,我們自然會在祭獻獻上最好的事物;如果我們保留了自己,我們自然只會奉上次等的事物,而將最好的留給自己。
的確,我們不完美地準備自己就參加彌撒聖祭的話,是有後果的。保祿宗徒這樣警告格林多人:
為此,無論誰,若不相稱地吃主的餅,或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體和主血的罪人。所以人應省察自己,然後才可以吃這餅,喝這杯。因為那吃喝的人, 若不分辨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案。為此,在你們中有許多有病和軟弱的人,死的也不少。(格林多前書 11:27-30)
天主的確要求我們奉獻我們的擁有物、以及我們自己。而且祂接納的應是純潔無瑕的。因此我們也應該檢視我們自己是否準備妥當去參與聖祭。當我們未準備好的時候,我們應先妥善辦好告解,才去領聖體;如果未能辦告解的話,這台彌撒便不能去領聖體了。
我們領聖體,就是代表我們參與了耶穌的祭獻。但這種參與並不是單純的旁觀著,而是要和基督完全的自我犧牲結合,同樣將自己完全的獻給天主聖父。如果我們有大罪,我們又怎有能力將自己完全獻給天主呢?我們非得先潔淨自己才行!天主不單要求我們參與彌撒的每個細節,祂要求我們全個人:靈魂和肉身都完全準備妥當!
又來了另一位天使,持著金香爐,站在祭壇旁;給了他許多乳香,為同眾聖徒的祈禱,一起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乳香的煙與聖徒的祈禱,遂由那位天使的手中,升到天主面前。此後,那位天使提起香爐,盛滿了祭壇上的火,拋到地上,遂發生了雷霆、響聲、閃電和地動。(默示錄 8:3-5)
禮儀不單是人的祈禱,而是基督徒作為皇者司祭為整個受造界的祈禱。聖本篤這樣說:
我們相信天主臨在於每一處,而「上主的眼目,處處都在」(箴言 15:3)。但我們服侍天主的工作 (Opus Dei, 意指禮儀) 時,尤其毫不猶疑地相信這一點。為了這原因,讓我們恆常記著先知的話:「應以敬畏之情事奉上主」(聖詠 2:11),還有「你們都應該以詩歌讚揚」(聖詠 46[47]:8),以及「我要在眾神前歌頌你」(聖詠137[138]:1)。所以,讓我們思量我們在天主和祂的天使前,應該有怎樣的態度,讓我們在詠唱聖詠時,我們的心和我們的聲音是和應著的。
(Rule of St. Benedict, 第19章「論恭念神聖日課的態度」 Chapter 19: On the Manner of Saying the Divine Office)
我們留心禮儀的細節,專心參與禮儀,留意自己的小動作……就是為了讓自己進入一個完全獻於天主的狀態。我們立正,端莊地坐,不是因為天主「需要」我們有良好姿態,而是我們的身體「需要」這一種的姿態去恆常提醒自己,這是特別獻給天主的時間。我們把我們這段時間完全獻給天主:我們的心思、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靈全都獻給天主。我們不要是作賤自己,而是藉著各樣的幫助將自己帶進祈禱的氛圍。
這能讓我們快樂嗎?是的,如果我們知道了仔細參與彌撒的原因是為了更接近天主,我們是能夠得到更大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