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開始了新系列,研讀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身體神學」及保祿六世的「人類生命」。
上文 我們開始提到,我們首先要記得我們是靈魂及肉身兼備的受造物。接著在這裏,我們先很廣泛地看看聖若望保祿二世如何將人類的救贖史分為「在起初」、「墮落後」、及「被救贖」的階段。
聖若望保祿二世在解釋我們的身體時,他回到創世紀的敍述。因為聖教宗想和我們一起看,天主「在起初」的計劃是怎樣的。一如前文所述,「在起初」天土創造天地萬物,而「天主看了他造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創世紀 1:31)
然而在這萬物當中,人是特別的。這不是因為人能夠比其他動物跑得快或舉起更重的物件。人是特別的是因為「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人:造了一男一女。」 (創世紀 1:27)
「在起初」在聖若望保祿二世的整個「身體神學中」有著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們要先理解聖教宗如何看待這詞語。聖教宗將整個人類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在起初」、「墮落後」、「被救贖」。
「在起初」就是在創世之初,「樣樣都很好」的狀態。「在起初的人性」自然也是好的。「當時,男女二人都赤身露體,並不害羞。」(創世紀2:25) 男女二人赤身露體而不害羞,是因為他們不必害羞。聖若望保祿二世指出,原祖父母並不害羞正反映着他們的原始純真,這和他們犯罪後的意識形成巨大對比。(TOB11, 12 December 1979) 之後再詳述。

「墮落後」就是原祖犯罪所帶來的結果。「墮落的人性」不再享受着原始恩寵,更要接受死亡:「就如罪惡藉著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藉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死亡卻作了王,連那些沒有像亞當一樣違法犯罪的人,也屬它權下」(羅馬書 5:12, 14) 不但如此,原祖父母犯罪後,第一個反應是「二人的眼立即開了,發覺自己赤身露體,遂用無花果樹葉,編了個裙子圍身……怕見上主天主的面。」(創世紀3:7, 8c) 聖若望保祿二世指出,原祖父母在犯罪前本來也互相看到對方的裸體,但犯罪後突然感到羞愧。明顯這害羞的反應並不是由他們的「裸體」而來。這害羞的經歷發生在「比單純簡單的看見更深的層次」 (TOB11, 12 December 1979)
因着原罪的犯罪,受造物的和諧被破壞了。而天主在懲罰人的同時,也許諾了一個永遠的救贖,這是「原始福音」:
上主天主對蛇說:「……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後裔和她的後裔之間,她的後裔要踏碎你的頭顱,你要傷害他的腳跟。」(創世紀3:15)
人單憑自己並不能回到「在起初」的狀態。然而天主卻親自降生,救贖我們,將我們由墮落中拯救出來。耶穌基督的救贖,使我們所得的恩寵可以比𠩤祖父母的更多,「從他的滿盈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 (若望福音 1:16)
「被救贖後」就是基督藉祂的降生苦難死亡復活,「更新了一切」及「已完成了」(默示錄 21:5, 6) 的狀態。「我們現今既藉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獲得了和好,也必藉著他而歡躍於天主。……天主的恩寵和那因耶穌基督一人的恩寵所施與的恩惠,更要豐富地洋溢到大眾身上。」(羅馬書 5:11, 15)

「被救贖的人性」亦然。耶穌在回答撒杜塞人的問題時說:「人從死者中復活後,也不娶,也不嫁,就像天上的天使一樣。」(馬爾谷福音12:25)、「那堪得來世,及堪當由死者中活的人,他們也不娶,也不;甚至他們也不能再死,因為他們相似天使;他們既是復活之子,也就是天主之子。」 耶穌在談論肉身的復活時,提出了一個末世的境像:「被救贖的人性」不必嫁娶。我們先在這裏暫且留下伏筆,當詳細解釋背景後再談。
然而, 雖然基督已完成了救贖,但在於仍然在世的我們,還未能完全脫離墮落的影響。一如保祿宗徒所說的:「因我們知道,直到如今,一切受造之物都一同歎息,同受產痛;不但是萬物,就是連我們這已蒙受聖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嘆息,等待著義子期望的實現,即我們肉身的救贖。」(羅馬書8:22-23)
傳統教理說我們在於一個「already but not yet」的狀態——就是說, 雖然耶穌基督已復活升天享受光榮,雖然我們也已受洗分享了耶穌贖世所帶來的恩寵,但我們亦未完全脫離罪惡。 我們還活此世的人,藉洗禮成為基督的肢體,成為在世征戰教會/旅途中教會 (Church militant/ Pilgrim Church)的一部分,還要等到我們生命的終結才能完完全全地被引入基督的光榮。

我們的身體因著原罪,受著私慾偏情的影響,很多事傾向了罪惡及自我滿足。然而, 基督的救世工程卻重整了世界,給我們的身體重建了「在起初」時天主賦予的意義。 保祿宗徒比喻現世為一場仗、一場賽跑(弟茂德後書 4:7),我們要付出努力,藉基督的恩寵才能讓天主的恩寵完滿自己。但首先,讓我們在之後的部分詳細研究天主為我們設了的起點和終點在哪裏。所以,在 之後下來 的數篇文章,我們先會研讀,聖若望保祿二世反省天主在創世之初創造的人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