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讀者來函] 神父解答: 9個「面朝東方」的誤解(二)

·

上星期Prudence分享了 Father Angel 有關「面朝東方」的來函,但只刊登 第一部份,今天刊登餘下的內容,希望各位讀者看畢後也能好好咀嚼內容意思,並帶到祈禱與默想當中。以下用橘色的部份是Prudence認為值得深思的地方,誠邀各位讀者一起細味和作出反思。如果各位讀者對此文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問,也希望能解答各位心中的疑問,以免引致任何爭議。

同時,繼續歡迎各位讀者也來函分享,以示大公教會之多元。大家可將文章投寄到 [email protected],詳細內容可按 這裡 參閱。


**

**6. 聖教會既不會以一位樞機的建議、也不會以教廷發言人的聲明來作為正式訓導

由於教會的禮儀是教會生活的高峰和泉源,因此,教會不會隨便頒布禮儀的法則和規定。相反,教宗聖父或有關聖部必定以正式的渠道作出修改或澄清,或通諭、或手令、或訓令等。因此,教會是不會因為一位樞機在一個會議上的建議,或教廷發言人的新聞稿作為正式的訓導,並要求信友跟從。建議只是建議,新聞稿更非用以澄清禮儀問題的方式。

對於舉行聖祭方向這事上,薩拉樞機的建議是按現行禮規,以及生活的傳承而作的,教廷的新聞稿則誤解了此事的原委,這也是本文正所談論的。

7. 「改革的改革」的問題

單單就禮儀這個問題,由教會初期開始,更新從來沒有停止過,即使在一般人誤以為只有單一化的脫利騰大公會議後、到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前,教會都曾數次修改彌撒經書。因此,如果以「改革的改革」此名為大逆不道,實在令人費解。的確,更正確的表達教會對禮儀方面的改變,可稱之為「在傳承中改革」,但若以為教會從此不會更改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對儀式上的安排,是大錯特錯的。不論是以這個原因,或以「梵二精神」為名所作的一切,或都是堅持己見,不願服膺教會的藉口。

8. 這與我何干呢?

「彌撒是基督徒生活的中心」(總論16)、「禮儀卻是教會行動所趨向的頂峰,同時也是教會一切力量的泉源」(禮儀憲章10)。如果我們不留心禮儀、特別是彌撒聖祭中的所有小節,我們就不能正確表達我們所相信的。如果在這最基本和最中心的事情上,出現偏差,那麼,我們所相信的就會變得模糊。

9. 梵二並非推倒一切,重新再來

這是一種病、一種當代的通病。普遍的人都有錯覺,以為梵二把教會從內到外改變過來。的確,這是事實,但這是就精神層面而言,天主聖神更新了我們在教會內生活的精神,這不是教會的問題,因為教會是聖的,問題出於生活的人。因此,如果以為梵二前的一切都在1965年的一刻,由神聖變得不神聖,由「引人走近天主」而成為「引人滅亡」,都是異常錯誤的。梵二沒有創造一個新的教會,我們今天所擁有和生活的一切,都如同每個主日我們所宣認的:是「由宗徒傳下來的」。信經、天主經、祝聖聖體的經文、劃十字聖號、點聖水,都有著長遠的歷史背景,我們沒有取消;今日彌撒中的信友禱文、感恩經第二式等,都是「復古」的行動,是教會認識到古老事物有其價值的行動。那麼,梵二是一個排除一切人為事物、回歸根本、回到原初的行動嗎?非也。甚麼是原初?哪一個年代的教會才是原初?是最後晚餐之時?宗徒們最初是在聖殿進行聖道禮,然後回家舉行聖祭禮,之後因著與猶太人的相異,就不到聖殿去,直接在家舉行聖祭。那麼,他們也做錯了嗎?肯定不是。教會的生活常常都在發展中,為不同時代的人能以切合他們的方式表達信德,堅守永恆不變的真理。如果盲目斷言:「初期教會根本不是這樣」、「耶穌沒有說過」,那麼,我們永不明白耶穌的說話,「家主從他的寶庫中提取新的和舊的東西」(瑪竇福音 13:52)。

分類:

相關文章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 「邁向真確落實《禮儀憲章》」中文譯本 + 導讀 (6) -- 後篇 + 個人總結
上文 筆者答應過,會找一些對薩拉樞機的回應大家來研究一下。大 …
面朝東方舉行彌撒——聖禮部長的建議
早幾天,一名熱愛禮儀的神父給筆者一篇文章。筆者讀後覺得也可以 …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 「邁向真確落實《禮儀憲章》」中文譯本 + 導讀 (5)
上文 中,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表達了他對現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