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文章分享]訪問桑普爾總主教 (1) -十年的主教生涯及神父聖召

·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教區總主教 (Archbishop Alexander Sample) 自三年前接任該教區總主教一職起,非常注重該教區的禮儀生活。他也鼓勵該教區的聖樂發展。以下是 Catholic World Report 跟他做的 訪問 譯文:


總主教 亞歷山大.桑普爾 (Archbishop Alexander Sample),55歲,最新慶祝了他主教晉鐸10周年,也將很快慶祝他成為儀勒岡州波特蘭總主教的3周年。

他在1990年,於密歇根州馬凱特教區被祝聖成為神父,並在2006年成為該教區主教。在他主教晉鐸時,他是美國最年輕的天主教主教,並且是首位於1960年代出生的主教。

波特蘭總教區共有425000天主教徒,331位仍活躍及已退休的神父,124個堂區,及22個傳教站。除了三個範圍廣闊的大都市 (metropolitan areas) 外,這總教區還有30000平方英里,位於儀勒岡西部的森林、郊外及沿海地區。

桑普爾總主教最近和 Catholic World Report (CWR) 就不同的題目傾談過,包括在美國西北部教會遇到的特殊問題、神聖禮儀的重要、及去年的家庭世界主教會議甚麼地方使他失望。

CWR: 你反省過去10年的主教生涯時有何看法?

總主教: 首先,我都沒有留意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時間過得很快。

這實在是很不可置信的經驗。我想我比我開始接受這角色時更有信心。

當我被祝聖為主教時,我是美國最年輕的主教,但我也逐漸脫離這令人困惑的標籤。現在我是最年輕的總主教。

那時我有很多東西要學。當你成為主教,你對很多事情有最終決定權,這帶你到一個全新的層次。當我的決定會影響別人的生活時,這是一個很重的負擔。作為主教的智囊是另一回事,你給予意見,然後退後,讓主教作決定。

但當你是主教,你的決定左右人的生活。有能力深遠地影響人們生活其中一項最困難的事。這是肩膀上的重擔,尤其是我們也可能軟弱也會做錯。而每當我出錯了,我總會很苦惱。

但整體來說,成為宗徒的繼承人是一份喜樂。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我真的明白我的牧職是為為宗徒的繼承人。基督將這職務托付給我。我感到跟這宗徒基礎一份靈性的連繫,這給我信心。

當我剛被通知要成為主教時,我走到我的前任,告訴他我覺得自己太年輕。他告訴我,伴隨著主教的職務就是恩寵,這話是真確的。主扶持著我。

CWR: 認識及管理波特蘭總教區又是怎樣的一回事?

總主教: 這是個很多元的教會,很有流動性。首先我們有一個很不同的文化背景。我們有一個很大且在成長的西班牙語人口。牧養他們是很有挑戰,因為我們對他們的語言及文化還不是準備得很充分。

我們也有很大的越南人、菲律賓人、非洲-美洲人、瑪雅人、波蘭人、及印尼人團體。我最近參與了越南人農曆新年的慶祝。當我聽到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唱答唱詠時,我感到很奇妙。我沒有想過我會成為這樣多元羊群的牧者。

太平洋海岸的大西北是這個國家未受到宗教教育的部分,波特蘭總教區也不例外。很多住在這裡的人沒有接觸過正統的宗教,或曾接觸過但拒絕了。這是一個挑戰。當我們在甄選禮中歡迎新的公教徒時進入教會時,我對於超過半數未曾領洗感到驚奇。

按官方數字,我們天主教徒佔了這裡人口的 12%,之後最大的就是6% 的摩門教徒。但,如我在三年前來到時說,這代表這是新福傳的肥沃土壤。有這麼多沒有領洗的人中,這代表他們對宗教可能更開放,因為他們沒有背負著過去的宗教包袱。這也可以被看為對福音訊息會更為開放。

CWR: 你在神父聖召上又怎樣看?

總主教: 自從我來了這裡我祝聖了20個人成為神父。今年我會祝聖多4個人,故在過去的5年波特蘭有34個人被祝聖成為神父。在修院,我們有25個人在學習。

這國家沒有一個主教不告訴你我們不能再改善。正如我所說,我們特別需要有神父能照顧拉丁美洲團體。

當我跟年輕人談司祭職時,我告訴他們我們不是被召去使自己得益,而是為我們的人民。司祭職不是關於我們自己,卻是服務基督。我們為了教會的益處而存在,為了服務。

我們應無視有關司祭職的世俗看法。每當我聽到神父談及「我的神父職務」我就很不高興,這聽來好像是這職務是屬於我們個人的。只有一個司祭,就是耶穌基督,而我們是他謙遜的僕人。這不是為了讓我們取得教會的甚麼身份,而是有一顆心去服務天主的神聖子民。這是我一直以來對司祭職的看法。

我們活在一個講求「資格及權利」的文化,它影響著我們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我告訴我們的年輕人,他們必須對抗這樣的想法。反而我們要給他們培養一個犠牲的意識。

[ 下文 再續。總主教將談到禮儀及聖樂]


註:文中「神父」、「司祭」原文都是 priest/priestly。但中文很少用「神父職」這說法,「神父」一詞也沒有了祭獻的意味;但中文也很少以「司祭」稱呼一個神父,故文中兩個詞語也有使用。但請讀者留意在英文只是同一個字。

分類: 普世教會 禮儀

相關文章

陳繼容博士電台短講 (10) + 聖秩與聖召
陳繼容博士在講解了聖秩聖事的基礎後,也特別提到甚麼人可以領受 …
重建聖樂傳統
筆者很早前提過,禮儀中用的音樂應是聖樂,最理想是使用教會建議 …
感恩聖事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泉源與高峰 -- 連導彈也阻止不了對彌撒的熱愛
筆者剛剛看到了 Catholic News Agency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