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四旬期

四旬期開始
剛剛過了聖灰星期三開始了神聖的四旬期,刻意請假不上班,想專心一點開始今年的四旬期。還好請了假,因為平時去聖堂平日彌撒是早上八時,要送小孩上學根本趕不及。結果到了遠一點的聖堂參與聖灰彌撒。 早幾個主日,神父講道已提到,天主深深明白人的軟弱,知道我們做甚麼事情都要心理準備,所以在開始大齋期前已安提好合適的準備。在四旬期前的五旬主日、六旬主日、及七旬主日就是對我們好好的預告,讓我們有兩個半星期好好安排四旬期的靈修。 今年筆者安排了數本書作四旬期的閱讀,分別有鄧以明主教的回憶錄《天意莫測》、聖額我略教宗所著的《聖本篤傳記》以及十九世紀禮儀泰斗 Dom Prosper Gueranger所寫的《論彌撒》。希望能夠完成。
耶穌卻隱沒了
傳統上,在四旬期尾二的主日,聖堂的十字苦像、聖像及畫像都會用紫布覆蓋著,代表四旬期進入下一階段:在傳統羅馬禮,這稱為「苦難期」 (Passiontide)。在新禮中,苦難主日和聖枝主日是同一天,但在傳統上,苦難主日是四旬期的第五個主日,而聖枝主日則是再下一個主日,是分開的。但這個分別不是筆者今天要談的重點。 在這個主日教會覆蓋十字苦像及聖像,也回應了傳統羅馬禮今天福音的最後一句話。今天的福音選讀了聖若望福音 8:46-59,就是耶穌對猶太人說「我就是」,猶太人明白他自比天主,決意要用石頭擲死祂。福音最後的一句就是: 他們就拿起石頭來要向他投去;耶穌卻隱沒了,從聖殿裏出去了。 Iesus autem abscóndit se, et exívit de templo. 既然耶穌「隱沒」了,我們在禮儀中也再看不到耶穌及祂聖人的標記了。而在世界停擺、各地也實施檢疫的期間,我們信仰的標記也同樣「隱沒」了。
記住死亡
危機中的四旬期
香港近八個月可說是翻天覆地,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筆者雖說是安好,但同時像是喪失了寫作能力,長時間未能寫作。現在希望由這神聖的四旬期開始,重拾寫作的習慣。 過去的大半年,香港社會一直賴以生存的社會基礎被刻意破壞:法治、公平、自由。破壞香港價值的人依著外在的勢力,試圖奪取香港的權力,建立一個以外地勢力為核心的新霸權。然而,不少香港人不甘自己的土地如此被人強搶,奮起保衞自己土地恆久以來的法律及規則。然而,面對外地勢力,香港人似乎都處於下風,眼看外地的勢力將要重新定義「香港」。 不單是世俗社會,自從楊鳴章主教於2019年1月逝世,香港一直都沒有正權主教。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不時就聽到各方面的傳言,推測下一任的主教人選。教會內馬上也有爭議,擔心下一任主教能否帶領香港教會對抗共產主義政權的入侵,繼續維持教會在香港的道德影響力,甚至害怕香港的信友成為教廷為了討好某強國的犧牲品。
四旬期第一主日講道分享
那時,耶穌被聖神領往曠野,為受魔鬼的試探。衪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來就餓了……﹝瑪竇福音 4:1-2﹞ 一段準備的時間過去,四旬期正式來臨。剛過去的主日,福音提到耶穌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受魔鬼的試探。 筆者有幸參與陳日君樞機主持的彌撒,其中他對福音的解釋、以及對教友善度四旬期的勸勉很有意思。 首先樞機提到魔鬼以麵包引誘耶穌。 你若是天主子, 就命這些石頭變成餅吧!…… 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瑪竇福音 4:3,4)
聖灰星期三——「你憐憫眾生,因為你是無所不能的」
聖灰星期三 (Ash Wednesday)
今天是聖灰瞻禮四 (Ash Wednesday) ,全球天主教徒開展了神聖的四旬期,東方教會稱這時期為大齋期 (The Great Fast) ,表達出這段神聖時間最外在的表達:守齋禁食。 在四旬齋期的開端,教友們都參與彌撒領受聖灰。教會藉她的神聖禮儀提醒我們: 「你既是灰土,你還要歸於灰土。」 (創世紀 3:19) 但同時這看似悲傷的呼籲其實也有著積極的勸告: 「你們悔改,信從福音」(馬爾谷福音 1:15)
內外對話:「睇下我老婆幾月巴…」
外:今天忍唔住,爆左個朋友仔一下…… 內:做乜? 外:佢攞左張相,係佢老婆同兩個仔女,同我話:「睇下我老婆幾肥…」。 內:=.=衰人。
「你們應全心歸向我,禁食,哭泣,悲哀!」
至少現在──上主的斷語──你們應全心歸向我,禁食,哭泣,悲哀!應撕裂的,是你們的心,而不是你們的衣服;你們應歸向上主你們的天主.因為衪寬仁慈悲,遲於發怒,富於慈愛,常懊悔降災。有誰知道,也許衪會轉意後悔,在這場災禍後,給你們留下祝福,好使你們能給上主你們的天主獻上素祭和奠祭。你們要在熙雍吹起號角,制定一個齋期,召開一個盛會。要召集民眾,制定一個集會。召集老人,集合幼童,既使吃奶的嬰兒;新郎應走出他的洞房,新郎應離開她的閨房。上主的僕人──司祭,應在殿廊與祭壇之間痛哭,說:「上主,求你憐恤你的百姓,不要讓你的基業遭受侮辱,使異民取笑他們!為什麼讓人在異民中說:他們的的天主在哪裏?」岳厄爾先知書2:12-17) 昨天是聖灰星期三,是四旬期的開始。可能各位讀者在四旬期之前的一段時間已開始準備進入這神聖的封齋期,可能也訂定了一些四旬期計劃讓自己更能接受天主的召叫。 慈母教會制訂四旬齋期,正正就是提醒我們人生苦短,我們要將注意力放在天上。她鼓勵信友們在這封齋期禁食、祈禱、施捨。 守齋不是不去做些壞事:不說壞話、不偷懶……這些也是我們應在四旬期改善的,但這些和守齋的意義不一樣。守齋不是不做壞事,而是按教會的規定及指引,不做一些對我們肉身有利的事,藉此幫助我們超性生命的成長。
伯多祿的軟弱
不知不覺,距離逾越節三日慶典只剩兩、三日,未知各位準備好心神,默想我主基督的受難、死亡與復活呢?
原來我是富翁:你活得快樂嗎?
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說一個筆者的小故事吧。曾經,很希望每天都有專車接送,或是坐的士點對點,不用擠上公共交通工具。每天離家,把手揮一揮,就上車,然後輕輕鬆鬆的上班去,放工亦然。數年前一次意外,真的使這幻想成真。
守齋煮意:蒸香草雜菜
這陣子筆者和家中大少病倒,幸得外子努力照顧,現在只剩餘零星的咳嗽,希望能慢慢自然地痊癒。今年的農曆新年,剛好是四旬期(Lent)的開始 ,其實翻開牛津字典Oxford Dictionary, Lent 來自古英文 “lencten” 有春天的意思,所以四旬期常常與農曆新年和立春在相近的時間。普世教會向來在四旬期間也有守齋的習慣,是的,除了一般在星期五的齋戒,四旬期中的各天也有不同的守齋建議。由於筆者較懶,很難自訂如何是「愛德的行動」,又怕忘記每天也要行愛德,所以乾脆選擇盡力以守齋為基礎,再加行愛德工作,希望能善度四旬期,現快來一個守齋主意。
人啊,你要記住,你原是灰土,你仍要歸於灰土
祝各位讀者有一個祝滿恩寵的封齋期! 上圖所繪的雖然是十六世紀中的歐洲,但其實和現在的香港也不是非常相似嗎?在畫右方的教會叫我們悔改祈禱,但畫左方的人還在瘋狂地吃喝玩樂,畫下方還有個大胖子醉到坐上了啤酒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