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家庭在教會及當代世界的聖召和使命」諮詢問卷綜合報告出爐

·

在《公教報》的 面書 頁及教區 網站,昨天刊登了「家庭在教會及當代世界的聖召和使命」諮詢問卷綜合報告主要內容,這份問卷當時由李斌生主教帶領團隊分析及撰寫報告。

QuestionnaireReport

快速地看了一次,筆者想分享若干想法:

回應者統計資料(收回問卷總數181份) 1. 教區主教公署成員:4 2a. 教區神父:5 2b. 終身執事:4 2c. 修會、傳教會及屬人監督團成員:4 3. 參與牧民工作的組織:15 4. 教友團體:10 5. 個人/個別家庭:139

教區神父的回應只有5份。是甚麼原因呢?是否因為他們工作太忙?還是因為他們選擇帶領教友團體或牧民工作組織交問題?原因不在這猜測,但這比較低的回覆率令人有點失望。

9. 就教會為履行其青年牧民使命所推展的工作,接受服務的青年的反應大致走向兩個極端。

一方面,回應者觀察到:那些投入堂區生活,加入善會或平信徒團體的青年,他們的反應會較積極和熱烈。這些青年本身也過著較成熟的靈修生活。 此外,那些得到體貼的牧養和靈修指導的青年,反應也較正面和積極。「身體神學」的教導深受這類青年歡迎。然而,他們只屬少數。

另一方面,那些大受世俗化、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影響的青年,他們的回應則較負面和被動。

這些現代社會的誘惑,往往妨礙了青年教會使命的認受性。由於缺乏應有的靈修培育及教理知識,故此大大削弱了他們回應生活的天主聖言的能力。

教會如何對待在青年牧民中遇到的兩極化回應呢?各位讀者有何想法?另外李主教近期大規模推廣「身體神學」,無論是否出自這問卷,都正正回應了青年人的訴求。筆者非常期待李主教推行「 身體神學」在教區的成效,筆者希望這能在教區成為另一股力量去抗衡世俗及享樂主義。

19. 2014年世界主教代表會議舉行期間,各神長均沒有就 婚姻的 專一性和 不可拆散性的教義,提出任何修訂。有些人 寄望可以允許離婚並按民法再婚者領受聖事,於是他們主張在聖事的施行上,探求「採取另類牧民措施」之可能性。惟舉證責任歸倡議者。該等人士必須證明他們所提出之修訂措施,跟 婚姻的 專一性和 不可拆散性的教義沒有 任何 衝突。此外,他們也需要就個別個案,列出那些能減輕非正規婚姻狀況的過錯成份的因素。

Simply fantastic. 這的說法似乎就是說 Cardinal Kasper 等人所提出的「另類牧民措施」沒有合理舉證。這一點在維持了教會一向以來的訓導。

20. 依循着教會訓導(例如:見《天主教教理》),很多回應者對有同性戀傾向的人士表達出同情的態度,認為他們按天賦的人性尊嚴,理應獲得尊重和關愛。然而,大多數的回應者都反對同性戀行為,並堅持必須持守貞潔。

關於如何從文化角度最恰當地看待同性戀者,許多回應者認為:儘管同性戀行為在道德上不可接受,但基督徒應常常以尊重、愛、體諒和關懷對待同性戀者。

回應問卷的教友似乎都能保持教會訓導。當然,教會如何面對同性戀團體的步步進逼,教友能否在被迫害時站穩陣腳呢?香港不久就要面對愛爾蘭及台灣的挑戰了,教友能堅持嗎。「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路18:8﹞

21. 很多回應者強烈而明確地表明:《人類生命》通諭中有關父母天職的具先知性的訓導,並未在教區內大力推廣。各方強烈要求,就多個議題有更多宣講、教導和見證,包括:生育、人工阻孕的不道德性、父母的聖召及自然家庭計劃。

Humane Vitae…「《人類生命》通諭……並未在教區內大力推廣。」。人工阻孕的不道德性……這是當代已婚教友面對的最大挑戰,神父不推廣,有些暗地裡叫夫婦不要跟隨教會訓導,教友視而不見……這是否也是李主教推廣「身體神學」的原因?

總結來說,這份報告雖不算得上有驚喜,但也反映著教區及香港的教友們都頗為關心有關家庭議題,而且期望教會能夠保持對基督的忠貞及信仰,這是令人欣喜的。雖然從報告中看來,教友都覺得現時的培育不太足夠;但李主教好像已在開盡馬力推行不同的培育。

有熟悉李主教的朋友說過,他近期好像老了很多,白髮也多了。當個主教一點也不容易,大家請為李主教祈禱。

分類: 教區 普世教會

相關文章

Dolce & Gabbana :少有的宣言
其實本文不是說這名牌的產品, …
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之諮詢問卷
公教報Facebook:
Epiphany - Twelve Days of Christmas
主顯節快樂……﹝?﹞ 在香港教區及很多其他教區,主顯節被移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