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靈修

玫瑰聖母慶日有感:玫瑰經是最強的「武器」
每年的五月和十月,都是教會特別尊敬聖母的兩個月份。昨日(10月7日)教會慶祝玫瑰聖母瞻禮的慶日,亦是很好的機會去提點我們 — 作為天上大父、聖母媽媽的子女 — 為何要頌唸玫瑰經。
聖熱羅尼莫的誘惑
今天是聖熱羅尼莫 (St. Jerome) 的瞻禮,他最出名的事蹟就是按教宗聖達瑪穌的指示,將聖經翻譯為拉丁教會一直使用的拉丁通行本 (Vulgata)。不是每個教友都翻譯聖經,但聖人對抗私慾偏情的決心卻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聖德。
聖彌額爾總領天使
今天是9月29日,按羅馬禮普通形式的日曆是紀念三位總領天使:聖彌額爾、聖加俾額爾、和聖辣法厄爾天使 (St. Michael, St. Gabriel and St. Raphael the Archangels);而按羅馬禮特殊形式的日曆則是紀念聖彌額爾天使大殿的祝聖,當然也是特別紀念聖彌額爾天使的。至於在特殊形式,另外兩位總領天使有自己的紀念日。
卑微而偉大的瑪利亞
若望福音2:3-4 酒缺了,耶穌的母親向他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甚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 路加福音8:20-21 有人告訴他(耶穌)說︰「你的母親和你的兄弟站在外邊,願意見你。」他卻回答他們說︰「聽了天主的話而實行的,才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 很多信友讀到這兩段福音的時候,或許都有類似的感覺︰為甚麼耶穌對他的母親好像不太禮貌呢?或有人會以此作為理據,認為瑪利亞不應有「聖母」的地位。其實,這兩段福音並沒有貶抑聖母,卻顯示了她的地位和聖德。
在分心時也不要放棄祈禱
很多新教徒,甚至有些天主教徒都以為唸一些既定已編寫好的經文不是自己的祈禱,自創的禱文才是更有效的真正的祈禱。然而這種論調忘記了我們的祈禱不單是個人和天主的交往,而更可以將個人帶到整個教會團體中,在基督的身體中和她的頭共融。 最高等級的祈禱自然是彌撒聖祭,然而作為教會公共祈禱的神聖日課,也是教會一種極高尚的祈禱方法。而很多常用的禱文如天主經、聖母經、三鐘經、守護天使禱文等等都是教會歷史洪流中的結晶,是慈母教會留給我們的寶物,能夠幫助我們在信德及愛德中成長。對於容易在祈禱中分心走意的信友,這些已編寫好的傳統經文更能夠幫助我們祈禱,將我們的祈禱由個人帶到普世教會。而且對於祈禱的初學者來說,不用思索祈禱「該說甚麼」也是幫助他們省卻了思慮,因為這些禮儀、這些傳統禱文往往已包含了我們祈禱中一切的心情、需要、及讚美。
該送什麼生日禮物給聖母?
得悉《樂山樂水》的活躍作者外遊,而Prudence又是典型的現代大忙人,太久沒寫文章,該時候執筆獻醜了。 今天教會慶祝我們天上母親的生辰紀念。Prudence早上參加了一台很圓滿的彌撒,在神父獻上聖祭時也獻出自己一天的開始,實在圓滿。
聖詠83隨想
PROTÉCTOR noster, áspice, Deus, et réspice in fáciem Cristi tui: quia mélior est dies una in átriis tuis super mílla. Psalm. Quam dilécta tabernácula tua, Dómine virtútum! concupíscit et déficit ánima mea in átria Dómine. —-Ps 83:10-11; 2 天主,我們的護盾,求你目睹,請對你的受傅者予以回顧。 的確在你的宮庭逗留一日,遠勝過在別處逗留千日。 答:萬軍的上主,你的居所是多麼可愛!我的靈魂對上主的宮庭渴慕及緬懷。 —-聖詠84 (83):10-11; 2 剛剛過去的主日,按羅馬禮特殊形式是「聖神降臨後第14主日」。進堂詠選自聖詠84(83)。 人生在世,有著眾多的事務需要我們處理;在這些事務中,我們都要做著很多的決定。然而在這些決定中,我們有沒有像以上聖詠的作者般,以天主為最高的依歸? 很實際的例子:我們旅行時會否寧可參與主日彌撒而放棄參觀某些景點?我們會不會為了準備考試而不去聖堂?為了睡多一小時?
一次告解聖事的感想
記憶是一樣可以很有趣,可以很甜蜜,但也可以是一個惡夢。而往往最影響我們的記憶,正正是那些我們不希望回憶的事。 剛剛早前我們過了聖若望.維雅納的瞻禮 (St. John Vianney, Cure d’Ars),他為甚麼是堂區神父的主保呢?因為他明白天主的意思,理解司鐸的職份,關心他的教友,為他們苦己做補贖。佔他的牧民工作一個很大的部分就是聽告解。他有聽告解有特別的神恩,可以在懺悔者未說來之前,或懺悔者刻意隱瞞的事都知道得清清楚楚。有次他還更正一個懺悔者,指出他說三十年沒有辦告解是錯的,而是三十三年沒有辦告解。 你問:「老實說,三十年前的罪和我們現刻有甚麼關係?事情都過了這麼久,還提來做甚麼?」很教理的回答是,我們的罪如果沒有被赦免,也一直將存留,也在我們的審判時決定我們的最終歸向:天堂還是地獄。所以,告解給予罪赦的恩寵,讓人能夠重獲因領洗後的罪而失去的寵愛(sanctifying grace)。然而,筆者這次想由一次個人經驗來看一看告解的另一種恩寵,也是告解針對人性的一面。
天主的旨意與人的痛苦
筆者上次分享到一位神父的講道,當中說到我們的生活要 讓天主、讓基督掌權;其實簡單一點來說,即是按天主的旨意。
基督徒生活中 誰在掌權?
筆者傍晚參加平日彌撒,短短的兩分鐘講道,但已獲益良多,同時筆者筆癢想與各位讀者分享。神父指,一個國家與君王的權能是不能分開,而將這個概念放到天主的國(天國)的話,亦是同樣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