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新加坡吳誠才總主教對麥當娜的評論
大概在個多兩個月前,歌手麥當娜進行巡迴演唱,香港及鄰近的新加坡也是巡迴地點。當時筆者參與的彌撒中神父也曾在講道中批評麥當娜的所謂藝術,然而卻不及新加坡總教區的吳誠才總主教 (Archbishop William Goh) 在總教區網頁以其新加坡首牧的身份 勸諫 信友不應支持詆譭信仰的事:
作為他羊群的牧者,吳誠才總主教向不同的部門發表意見,表達了天主教會的嚴重關注。在天主教團體認同「政府要平衝藝術自由和公共關注是一項具挑戰性的工作」,總主教仍要點出,「在多種族多宗教的新加坡,我們不能過於寬容接受以藝術表達為名而減少尊重每個人宗教,尤其是在這些講求宗教敏感度的時代,對那些虔誠的信徒更甚。」
……
總主教提醒所有公教徒,我們有著倫理上的責任不去支持那些詆譭及侮辱宗教的事,包括反基督信仰及世俗所推廣的不道德的價值。「信仰中沒有中立;一個人要麼支持,要麼反對。出席(這些場合)本身就是一個反見證。服從天主及祂的誡命必須先於藝術。作為天主子民,我們應追求真實的藝術,真實的藝術透過對欣賞美、和諧、美善、真理和愛、尊重、合一、超越,帶領我們走向天主;並且不要支持『假藝術』,它們推廣色慾、反抗、不敬、色情、污染年輕人心智、濫用自由、以公共利益作代價換來的個人主義、粗鄙、謊話及半真實。」
[文章分享]訪問桑普爾總主教 (4) -
雖然隔了一段時間,也請讓筆者完成翻譯桑普爾總主教接受 Catholic World Report 的 訪問。 上文 桑普爾總主教談了他對前兩年的世界主教會議的觀點。今次他會談到花地瑪聖母、不斷歸化的重要、及天主的慈悲。
CWR: 在2014年,你將俄勒岡州西部的教會奉獻給花地瑪聖母的無玷之心。你對聖母在花地瑪的顯現有個人興趣嗎?你對花地瑪顯現將快100周年有何想法?
總主教: 我很久前已對花地瑪很有興趣,在我進修院前已是如此。我對它的最基礎信息所吸引:就是歸化及祈禱,這在今天仍迴響著。有些人視花地瑪的顯現只是教會歷史中某一時段有關聯性,今天已沒有了。但我認為花地瑪的顯現在今天仍沒有減少關聯性。
我怕我們的文化及世界在走向破壞。我們需要回到真實、美好、及聖潔當中。 花地瑪的信息包括為罪人的歸化祈禱。我自己是一個罪人,而我必須為其他罪人的歸化工作。這是我將我們的總教區奉獻,將它托付在聖母衣裳的保護下時的一個渴望。
比利時布朗聖母 請為我們祈禱
抱歉遲來的一篇文章。相信不用Prudence詳說,大家也知道比利時布魯塞爾昨天下午(香港時間)發生連環恐襲。我們在過去的一年,不停聽到極端組織、恐佈組織發動的恐襲,很自然地,我們會因此而感到傷心、失落。
也許又有很多人都會認為天主很不公平、甚至有點「變態」,為何這些事能夠發生?但的確,天主容許這些事的發生,全因為太愛我們而給我們自由。是我們人類亂用這些自由,從而不停地、不自覺地、無知地犯罪。
道德之地為何高?
很久以前,當我第一次見到「道德高地」這個詞,我就問自己,道德為何是高地呢?時至今日,我仍未有答案。這幾年來,看見一些例子,某些事件或團體被批評站在道德高地,到底是屬實,還是人們想衝破道德的限制,放縱自己的無禮?實在值得探討。
據幾番了解,筆者認為「道德高地」是指一些人拿着道德標準去攻擊及批評別人,若這個解釋正確,那麼道德就不是高地,而是道德被人利用作武器,去攻擊別人罷了。
母親是誰?
近期,《樂山樂水》的另一位作者分享她作為母親的不同感想( 這裡& 這裡& 這裡),筆者覺得也值得深思。碰巧最近得知有認識的人的胎兒沒有了,故此筆者也另一個角度反省一下,究竟母親是誰?而母親的角色在現代教會及社會又有甚麼重要性?
筆者認為,母親的身分就是生命的守護者。她孕育她的子女,滋養他們,引導他們成長。母親是生命的至聖所 (tabernacle),而正正如此,「母親」是教會對抗「死亡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們教友必須明白「母親」的尊嚴,否則我們不能對抗這「死亡文化」。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通諭《生命的福音》( Evangelium Vitae)中訓導我們,現在我們正面對「死亡的文化」:
故事完結時能以喜劇收場嗎?
作為活在21世紀的教友,如果我們稍為認真一點地看這個社會,望著我們的教會,很多時我們也會有種無力感:我們真的能有將來嗎?教會被世俗及邪惡圍攻,我們手無寸鐵,仿佛只有等著滅亡。我們自己的教友沒有熱誠、沒有堅持,也失卻了跟基督的關係、不明白教理……
然而保祿宗徒提醒我們:
諸聖殉道嬰孩 -- 香港的嬰兒
那時,黑落德見了自己受了士們的愚弄,就大發忿怒,依照他由賢士們所探得的時期,差人將白冷及其周圍境內所有兩歲及兩歲以下的嬰兒殺死,於是應驗了耶肋米亞先知所說的話:「在辣瑪聽到了聲音,痛哭哀號不止; 辣黑爾痛哭她的子女,不願受人安慰,因為他們不在了。」(瑪竇福音 2:16-18)
12月28日,教會慶祝「諸聖嬰孩殉道慶日」。當日黑落德王為了自私的原故,害怕生命(耶穌基督)而犧牲眾多嬰孩的生命。今天不斷被殺害的嬰孩在哪裡?你看不到他們,因為他們在未見到陽光的一刻,在吸過第一口氣之前便被殺害。
[文章分享] - 基督徒依照教會訓導選舉代議士的責任
自從湯漢樞機早前發出呼籲,提醒信友在投票時需考慮候選人會否支持一些有問題的法安時,不少人藉詞攻擊湯樞機。最令人不解的是,其中不少是青年信徒。在網上的討論中,發現他們對教理、性別認同、個人自由、社會公義等都有偏差的理解,都被世俗的相對主義所影響。不少人都掉進了教宗所警告的「 相對主義的獨裁」( Dictatorship of Relativism) 這陷阱中。
公報報第3744期第10頁刊登了一篇文章,筆者認為作者點出了問題的核心,並且解答了好些網上的論點在誤導說湯樞機沒有就大陸教會被逼害發言。 重點 及[點評]
《基督徒依照教會訓導選舉代議士的責任》 作者:余睿章 (原文請看公教報)
湯漢樞機於十一月六日發表牧函,呼籲信友在各級選舉中,「考慮候選人對於家庭和婚姻議題的立場,作為選舉議員的其中一個重要指標。」
就湯漢樞機被畢業學生抗議一事的反省
湯漢樞機日前出席明愛專上學院的畢業禮,有畢業學生就早前湯樞機就區議會所作的呼籲抗議。
有關於湯漢樞機在出席大學被舉牌抗議一事,筆者建議大家看看這篇 2013年的 新聞。
當年比利時 Andre-Joseph Leonard 總主教 (剛退休了) 被FEMEN 組織的人無上裝撥水抗議。總主教當時只是保持坐著,祈禱。抗議者潑水的水樽刻意用聖母形狀以作諷刺,總主教事後檢起來親吻這個聖母像。
回應前「停一停、諗一諗、祈一祈」
近日網上有不同的聲音。大家都完全充分地利用了大家的言論自由,在網上各平台議論。
先是上主日港島區明愛賣物會所發生的事件。當中有自稱是大學工作者的人,引用豐富的知識與學問來剖釋香港天主教區過去港府前世今生的關係;有的則批評主教湯樞機當天大讚林司長時多麼的荒唐、並狠狠地發表其觀點與解釋;有的聲音批評林司長發表時背後兩位神長的笑容,甚至出言說出他們是魔鬼的化身;有的則搬出ABCDE等教理。
後則是這個星期的教廷醜聞、教區主教湯樞機的牧函。先是說湯樞機干涉政治、不再政教分離甚至明顯與政府勾結、搬出教宗方濟各的一句說話作反駁、然後又再回到基本步 -- 大談同性婚姻問題;同樣,又有人會引用聖經、教理與歷史,令討論更激烈。
以上幾項「議題」日前在facebook各群組中引起熱烈討論,個個「議題」的留言多達一百多個,大家各執己見、針鋒相對。筆者只想就這個情況回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