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普世教會

[文章分享]訪問桑普爾總主教 (2) - 聖樂及禮儀
續 上文,本文繼續 Catholic World Report 和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教區總主教 (Archbishop Alexander Sample) 的 訪問。 接著下來,桑普爾總主教開始談論禮儀及聖樂。 CWR: 在馬凱特教區,你的繼任人多伏爾主教 (Bishop John Doerfler) 最近頒布了 一封信,名為《普世大地,請向上主謳歌!》(Sing to the Lord, All the Earth!)1 ,他說這信是建基在你自己還在馬凱特教區時的一封牧函《應當常常喜樂》(Rejoice in the Lord Always)2 。多伏爾主教的信特別提到教友要學習詠唱彌撒中的額我略調,及堂區需要使用教區批准的歌集。你有沒有計劃在波特蘭教區推出有關聖樂的指引,就好像你在馬凱特教區般一樣? 總主教: 我還未看多伏爾主的的信函,但我們兩人都同意聖樂是禮儀重要的一部分。我很高興我在馬凱特教區所嘗試奠基的,他現在已建設起來。
[文章分享]訪問桑普爾總主教 (1) -十年的主教生涯及神父聖召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教區總主教 (Archbishop Alexander Sample) 自三年前接任該教區總主教一職起,非常注重該教區的禮儀生活。他也鼓勵該教區的聖樂發展。以下是 Catholic World Report 跟他做的 訪問 譯文: 總主教 亞歷山大.桑普爾 (Archbishop Alexander Sample),55歲,最新慶祝了他主教晉鐸10周年,也將很快慶祝他成為儀勒岡州波特蘭總主教的3周年。 他在1990年,於密歇根州馬凱特教區被祝聖成為神父,並在2006年成為該教區主教。在他主教晉鐸時,他是美國最年輕的天主教主教,並且是首位於1960年代出生的主教。 波特蘭總教區共有425000天主教徒,331位仍活躍及已退休的神父,124個堂區,及22個傳教站。除了三個範圍廣闊的大都市 (metropolitan areas) 外,這總教區還有30000平方英里,位於儀勒岡西部的森林、郊外及沿海地區。 桑普爾總主教最近和 Catholic World Report (CWR) 就不同的題目傾談過,包括在美國西北部教會遇到的特殊問題、神聖禮儀的重要、及去年的家庭世界主教會議甚麼地方使他失望。 CWR: 你反省過去10年的主教生涯時有何看法? 總主教: 首先,我都沒有留意時間就這樣過去了。時間過得很快。 這實在是很不可置信的經驗。我想我比我開始接受這角色時更有信心。 當我被祝聖為主教時,我是美國最年輕的主教,但我也逐漸脫離這令人困惑的標籤。現在我是最年輕的總主教。
重建聖樂傳統
筆者很早前提過,禮儀中用的音樂應是聖樂,最理想是使用教會建議的聖樂,即《 Graduale Romanum 》中的不同對經。筆者也就這個問題和讀者討論過,現在香港教區所用的頌恩雖然是教區所批准,但始終離《禮儀憲章》及《羅馬彌撒經書總論》的要求很遠,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教會以額我略曲為羅馬禮儀的本有歌曲,所以在禮儀行為中,如果其他歌曲條件相等,則 額我略曲佔優先。《禮儀憲章 n. 116》
慈悲聖年即將開幕:兩位教宗將同時出席
今天是聖母無原罪始胎慶日,也是慈悲聖年的開始,祝各位讀者一個有福充滿恩寵的聖年!
感恩聖事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泉源與高峰 -- 連導彈也阻止不了對彌撒的熱愛
筆者剛剛看到了 Catholic News Agency 的這篇 報導,很值得我們反省。 甚麼導彈攻擊也不能叫停這敘利亞聖堂的主日彌撒 (Even a missile strike couldn’t stop Sunday Mass at this Syrian church) …… 當一枚導彈擊中敘利亞 阿勒頗 (Aleppo, Syria) 聖方濟各堂的屋頂時,信眾並沒有逃走。
[讀者來函] 守護信仰:宗教、言論自由面臨嚴重威脅 - 文章分享及感想
《樂山樂水》編按:以下是一位讀者 Didymus 的投稿文章,他翻譯了一篇 《澳洲人》 (The Australian) 2015年11月12日 的報道,並寫了自己的感想。 《澳洲主教團面臨首宗同性戀歧視訴訟》 (Bishops face discrimination case) 澳洲天主教會全體主教,將捲入一宗足以影響宗教自由與言論自由的訴訟,並為同性關係及跨性別歧視立下全國先例。早前,塔斯曼尼亞省反歧視委員會裁定,該教區向天主教學校學生及家長派發的一本推廣傳統婚姻的小冊子,羞辱同性戀者及跨性別人士,或已違反塔省反歧視條例。
幾耐辦一次告解?
筆者以往所在的堂區都會在「大時大節」 - 聖誕節、復活節前舉行集體悔罪禮,然後當天會有很多人排長龍辦告解,整個過程動用差不多6-8名神父,仍要花4小時以上才能完成。但是,在平日彌撒的前後時間,卻很少見有教友去找神父要求辦告解。 也許很多教友都曾經有疑問: 到底我們應該什麼時候去辦告解?要隔多久才去一次? 是不是每次在大禮彌撒前的集體悔罪禮辦告解就可以了?可是,每次跟神父說「距離上一次辦告解的時間有…差不多大半年」時,卻又有點不好意思。
2015年世界主教會議 (5) - 教宗於閉幕彌撒的講道
第十四屆世界主教會議,以家庭在現今世界的聖召為重點,已在剛過去的主日結束。以下是教宗方濟各於10月25日,第十四屆世界主教會議閉幕彌撒的講道。 原文在 這裡。 第十四屆世界主教會議閉幕彌撒 2015年10月25日常年期第30主日 [讀經一:耶肋米亞先知書31:7-9答唱詠:聖詠126:1-2. 2-3. 4-5. 6讀經二:希伯來人書5:1-6福音:馬爾谷福音10:46-52] 今個主日的三篇讀經給我們顯示了在耶穌身上確實地啟示出來的天主的憐憫、祂的父性。
2015年世界主教會議(4) -- 普世教會及地區教會?
前文提到,正在剛完結的世界主教會議中有提議是讓地區主教團去決定教會對有同性戀傾向、以及離婚後民法再婚者的牧民問題。討論的開端是在會議的初期,在10月12日的 記者會 中,德國一名修院院長 Abbot Schroeder 表示每個地區均有不同文化,所以應由不同地區去處理同性戀傾向及離婚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ACV8ChJoM 「例如,我是德國人,對我來說婚後再婚問題是在德國很普遍並很嚴重,而在其他地方則不是。這是一個範圍可以給空間予新穎的牧民意見,對同性戀的議題也是一樣」。 之後不久, Cardinal Kasper 的建議(即讓離婚後民法再婚的人領聖體) 的一個支持者比利時主教 Bishop Johan Bonny 也 這樣說: 「世界主教會議給予地區主教空間和責任去制訂合適的答案去解決他們被委託照顧的天主子民當中的牧民問題是很重要的。」 然而,地區教會或地域性的主教團雖然在決定牧民方向有著重要的地位,但它們決不做法改變教理的決定。前聖禮部部長 Cardinal Francis Arinze ,他在位時主理著聖體、告解、婚姻等聖事問題,在接受LifeNewsSite 訪問 中能否領聖體不是地區教會甚至洲際教會能夠決定的。
2015年世界主教會議 (3.5) - 前信理部長 Cardinal Arinze 談家庭及世界主教會議
雖然在 上文文末 答應了讀者分享有關世界主教會議中,有與會者提議將離婚後再婚者領聖體的規定放到地區教會處理。但筆者看到這一篇前聖禮部長尼日利亞樞機 Cardinal Francis Arinze 的一篇訪問,便打算先跟讀者分享一下。 [getty src=“163131149?et=Omlw3kT2T5x4R9Tk0nuWvg&viewMoreLink=on&sig=u6PgRbDzVlb_OGT-yzw9_WRXZ24Y_4W7smXomQmhf4g=” width=“315” height=“445”] Cardinal Arinze 現時已80歲,過了可選教宗的年齡,否則的話他會是筆者其中一個心水人選。雖然他現時在教廷沒有公職,但這不代表這位既有聖德又有智慧 (而且很風趣!) 的樞機會就此停下來。最近他也有份寫作《 Christ’s New Homeland - Africa: Contribution to the Synod on the Family by African Pastors》。非洲的教會受著貧窮、內戰、伊斯蘭教等等不同的威脅,卻比歐洲的教會更為忠貞、發展得更蓬勃。 最近,Cardinal Arinze 接受了 Crux 雜誌的邀請,在羅馬聖伯多祿大殿附近做了一次 訪問。有興趣請到原網站看看。筆者的 重點 及[意見]。 Crux :非洲人希望在這主教會議看到甚麼? 樞機:我想他們希望見到主教會議清楚地說出, 婚姻來自天主,是一男一女的結合。天主創造了一個亞當,一個厄娃。當基督來時,祂降福了婚姻的結合。祂去了在加納的婚宴,並行了祂第一個被記錄的神蹟——將水變酒,這表示了祂贊同(婚姻)!婚姻來自天主,不是來自人類,所以人不能重新創造或重新定義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