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mountainandwater

由《身體神學》到《人類生命》(6)——男女的互補是天主的計劃
上文 提到,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由天主取了人的肋骨,創造了男人和女人。亞當一看到厄娃,就認定了她是自己相稱的助手,因為他在她身上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聖教宗繼續教導指出,男女的結合正正就是表達出整個人的人性。兩個性別性的二重性 (duality) ,正正反映了真正的人性反映在 男性和女性的互補:男人和女人有著明顯的不同,但他們卻不是對立,而是互補。 天主為了男人而創造女人,相反也是為了女人而創造男人 (TOB 9, 14 November 1979) 。在這裡,教宗看到創世紀第2章中創造人的描述在表達出,「人」作為一個重要價值的經驗 (Genesis 2, by contrast, reveals, so to speak, the first circle of experience lived by man as a value) 。 天主藉男女的結合來克服了人的「原始孤獨」。聖若望保祿二世表示是,這就是梵二《現代世界牧職憲章》12 中提到的「位格的共融」 ( communion personarum, communion of persons)。 在這裡,我們更能夠看到「助手」的意義——二者是相似、同等地位。二人互為「助手」,是互相補足的。
Vox Antiqua 音樂會
以上是香港的一支聖樂團: Vox Antiqua 在彌撒中所唱,Dubois 的 Adoramus Te。五月大家又有機會欣賞 Vox Antiqua 的美妙聖樂。
Alfie 安息吧!
整個星期都沒有寫文章,因為整個腦海都被 Alfie Evans 的事情佔據了,情緒太過混亂,下不了筆。結果今天, Aflie 回到父那裡去了。Resquiscat in pace. 早兩天,在 Facebook 上簡單寫了數筆,如下:
保祿六世與禮儀改革——一本新書的看法
在羅馬其中一名最重要的英語教廷新聞記者 Sandro Magister 最近有一篇 文章,他介紹了一本新書《 Paolo VI. Una storia minima》﹝即《保祿六世。一個小故事》﹞,作者是曾任教宗府代理總管兼教廷法庭首席書記的 薩皮恩扎蒙席(Monsignor Sapienza)。薩皮恩扎蒙席收集了保祿六世時代的教宗禮儀禮節司 Monsignor Virgilio Noe的一些筆記。書中引述了一些故事,包括關於保祿六世和他在1969年所批准並推行的禮書。 很多人都知道,一直推動梵二後「禮儀改革」的是 博格尼蒙席 (Monsignor Anniable Bugnini) 。他在推行新禮儀期間每次遇到別的禮儀專家的反對,就說:「這是教宗的意願。 (The pope wants it.)」 但現實中,保祿六世真的渴望博格尼蒙席所編的新禮書嗎?之前已經寫過了一篇保祿六世驚覺五旬節八日慶期被取消而黯然落淚的 事情,今次這本新書又講述了數個保祿六世和新禮書的事蹟。 其中提到,在1971年6月3日,紀念若望廿三世的彌撒後,保祿六世說:
由《身體神學》到《人類生命》(5)——原始結合
上文 我們談到,聖若望保祿二世從創世紀的敍述中,帶出了原始人性中的「人性孤獨」。 「原始孤獨」貫通所有人,是一個普遍的人性經驗,就是人理解到自己和其他受造物並不一樣,由相異的受造物確認了自己的人性。但在發現自己獨特性的同時,他也發現自己是特殊的,故此他渴望一個相似的「另一個」。 人是具一個有位格 (person)的有形受造物——他有靈魂,能夠和別的個體交流。同時他有一個身體,生活在物理的世界中。他的身體讓他認識自己,但也讓他明暸到自己和其他有形的受造物不一樣。 天主說:「人單獨不好」,在這背景中天主創造了一男一女;另一方面,耶穌基督在回答法利塞人的質詢時,用了創世紀作為回覆:「為此人應離開自己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成為一體」(創世紀 2:24; 瑪竇福音 19:5) 。無論在新舊約作者中,「人單獨不好」正正是天主創造男女的背景。然而,這未能解釋「原始孤獨」的整個幅度。 聖若望保祿二世首先提到,我們要先理解到人既是一個身體,因此人有著基礎屬於人性的孤寂;繼而同一個人, 人的身體卻以男性或女性的身體表達出性別特徵,這反映了身體的性別意義。當然在時間上,兩者是同時出現的,但在概念上, 「作為一個人」比「作為男或女中的其中一種性別」優先,因為前者有著更深層更基礎的意義。 (TOB 8, 7 November 1979)
[圖片故事] 教宗本篤啤酒慶91歲壽辰
2018年4月16日
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復活節過了差不多兩個星期,新教友也開展了他們作為教友的新生命。
復活節雜想——復活的喜樂
整個聖周和復活期後都非常忙碌,聖周的禮儀自然不在話下,在之後的日子也會追趕一些已應承了的工作,實在有點吃力。 另一方面,身邊有朋友在聖周期間也身體不適;剛剛也看新聞見到,「基督軍」修會 (Legion of Christ) 修士 Anthony Freeman (1988-2018) 在教宗的復活節彌撒做輔祭後,第二天早上便被人發現在房中過世。 放眼遠點,聖周之前梵蒂岡和中國大陸政權的外交關係一直傳聞會有不合理的協議出爐,在 Spy Wednesday,甚至有傳中國有使節團到達羅馬,令中外信友都非常擔心。直到過了復活節後都沒有協議出爐,大家才放鬆了一點。 的確,要在生活中感受基督的復活喜樂不容易。基督徒復活的喜樂在哪裡?這個問題並不是單純是禮儀年曆的問題,而是一個每個基督徒切身的問題。
聖周星期三 -- Spy Wednesday
在英文中,聖周的星期三也稱作 Spy Wednesday ,不知道有沒有相應的中文名稱,可稱作「諜變星期三」嗎? 既然稱作 Spy,或筆者亂作的「諜變」,當然就是指今天紀念耶穌最親密的十二人中,有一位在這一天出賣了他。這就是猶達斯.依斯加略。 對於這位出賣自己的猶達斯,耶穌說:「負賣人子的那人是有禍的!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馬爾谷福音 14:21; 亦見:瑪竇福音 26:24; 路加福音22:22) 在若望福音中,聖史也指出猶達斯本身的惡習:
大聖若瑟,為我等祈
今天3月19日是大聖若瑟的慶日,讓我們特別為以若瑟為聖名的朋友、恩人祈禱,尤其是陳日君樞機 (Joseph Cardinal Zen Ze-kiun, SBD)、香港的夏志誠輔理主教 (Bishop Joseph HA Chi-shing, OFM)、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 (Pope emeritus Benedict XVI, Joseph Aloisius Ratz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