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讀者來函]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老神父是教會的寶物

·

[編者註:一名讀者願意分享他某次探訪一位修會老神父的經驗,當中他看到神父對救靈的重視。]


筆者與內子在新年時間去探望一位,雖已年過八十,仍未從他的工作崗位退下來的修會會士司鐸。本來打算只是一次普通的探訪,但卻又是另外一次獨特的體驗。

由於前往探望的當天是本月份首瞻禮六,特別敬禮耶穌聖心的彌撒。所以那天筆者到達該神父所在的小堂時,見到有很多年青人出出入入。但因為本身那小堂是某大學的宿舍,所以有很多年青學子進進出出本來是很平常的事。

但神父出來見到我們之後,他先抱歉地說要我們稍為等一下,因為他忘記了今天傍晚會有聖心彌撒,之前他要聽告解。他沒有更改見面時間,然而他抱歉地說要我們稍後耐心等待一下,為我和內子當然是沒有問題。並且我們亦趁此機會入去小堂先向耶穌先作祈禱。

本來原以為參與聖心彌撒的都是較為年長的教友,但入到小堂卻發現參加者全部都是年青男女,他們一起誦唸玫瑰經與默想當中的意思。縱使我見到有個別仍然是在滑手機或是交談,但大多數卻是預備了自己的心神來與上主相遇。那一刻,我已覺得很特別與感恩。

而最為觸動筆者的一件事卻是,當我步出小聖堂時,見到我們要探望的年長會士司鐸,他正站在會客室前的地方。原來在哪裡貼上了一張紙,上面寫上修和聖事室。 每當有年青學子進來,並且稍為注目這張紙時,神父便會用他還是不錯的廣東話去問對方:「你是不是要辦告解? 現在還有時間」 當然有一些年青人真的想妥當的先領告解聖事才參與彌撒,神父便可以幫助他們料理自己靈魂大事。但亦有一些年青人是不想領聖事,神父卻用母親般的語氣向對方說:「唔緊要,你幾時想辦告解,就來找我,到時候我們一起傾下計,好唔好?」那一刻,年青人都被神父的關心所觸動,連忙說如果有需要一定會找他。

看上來,好像是一件平平無奇的小事,但在筆者與內子眼中,卻是充滿著天父的慈愛的記號。因為那一位神父縱使年過八十,他仍然要負責其會院的一切大小事務,他還要幫忙照顧其同會中生病會士。 每次探望他,神父一定說有很多零碎的工作要處理。可想而知他的擔子絕對不小。

但他仍不放過任何一個接觸年青人,幫助他們靈魂成長的機會,因為他知道這才是他的司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拯救人靈。

所以, 筆者當晚在反省時也問自己,究竟自己家庭及教育工作的目的是什麼?筆者認為不是要做什麼大事,而是要聖化自己家庭,教導學生認識基督信仰,而最終目的就是幫助他們一起救自己與其他人的靈魂,在生命中找到天父的慈愛

如中國人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很多時候我們教友有一種普遍的錯覺,覺得神父的道理應該要時髦、貼地,這樣子便如追星一樣,緊追其後;反之,對一些已年邁的司鐸,會覺得他們「不合時宜」,覺得他們未必知道現代人的需要等等。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在筆者見解中, 可能年邁的司鐸真的與今時今日資訊環境有所脫節,但他們對牧靈上的堅持與對主耶穌基督的愛,卻真的是我們作為晚輩要學習的好榜樣。正正藉這些司鐸在年青時的付出,才會成就今天的教會發展。

同時,如上述的情況,為年輕的、身負要職的司鐸,他們真的未必會站在修和室前逐一問:「你今日辦告解嗎?」又或者「你可以隨時來找我」。

當然,筆者明白因為神父數目太少的關係,他們有很多所謂更重要的工作,如會議、學校與堂區種種事務,使他們未必可以這樣子接觸或幫助有需要的年青學子或教友。

所以, 為我們這教會大家庭,更要珍惜老神父的臨在與見證,因為有了他們的臨在,我們才可以深明白教會仍然是有希望。縱然面前的困難重重,但既然當年他們那一輩都是這樣子去克服種種困難,難道我們就不可以嗎?

每天提醒自己的責任是成聖。成為一個聖人,它不是做些希奇古怪的事情:它是每天內在生活之奮鬥和大丈夫氣慨完成所必須的,止於至善。(聖施禮華《鍊爐》60)

分類: 樂山樂水 禮儀 靈修

相關文章

[讀者來函] 淺讀告解聖事
作者H按:以下讀者來函頗長,所以小弟暫作編輯,替作者加上 [ …
能力、責任、聖召
“With great power comes …
做個告解真漢子
之前我們看到, Cardinal Burke 認為 要推廣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