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拜年的啟發——禮儀的創新

·

農曆新年剛過,相信不少讀者都要拜年。其實拜年期間所做的事情都差不多,都是大家互相祝賀幾句,閒話家常,吃吃過年食物,打打麻雀等等。有些家庭拜年時十分熱鬧,有些則無甚氣氛。如果問到為甚麼有些家庭拜年時氣氛冷冷清清,是因為家庭成員各人的關係都不密切,自然地各個成員都只是為了滿足祖父母的願望來吃飯,吃完就趕著離去。 沒有人會認為沒有過年氣氛便要改變拜年活動:要改善的是各個家庭成員的關係。 改善了家人的關係,拜年時自然有氣氛;家人關係不好,你家裡有個私人影院也沒人來,來了也不是為拜年。

其實禮儀不也是一樣?我們為求增加信友歸屬感,經常問:我們的彌撒或禮儀要有甚麼變化才能吸引人?筆者認為這是問錯了問題。改善了信友跟基督的關係,彌撒不必改變也自然令人舉心向上;信友跟基督沒有關係,彌撒怎樣變也不會吸引信友。

聖施禮華 (St. Josemaria Escriva) 曾經說過:

你說:「彌撒很長!」,而我說:「因為你的愛太短了!」 (道路, 529) “The Mass is long”, you say, and I add: “Because your love is short.” (The Way, 529)

信友投訴彌撒很長、禮儀很悶,不願意留在聖堂參加彌撒、朝拜聖體……這些都只是病徵,病因是 信友跟基督的關係不夠深厚,當中缺少了愛。

作基督徒不是背誦一堆的信條,也不是要推動社會政策,也不是要每周日飲茶前找個地方去。

我們要彌撒有意義,要基督徒生命有意義,必須要找尋基督、尋覓基督、愛慕基督。 作基督徒是要跟耶穌基督相遇:讓祂的生命感動我們,轉化我們, 最終我們的生命要結合於祂的生命。我們要視禮儀為接觸到基督的機會,每一個禮儀人員都應該明白他自己應該是「透明人」:讓身後的基督透過自己展露出來。

作為信友,在日常生活要恆常祈禱、默想基督的誡命,反省自己生命的不足、邀請基督補足自己的缺失,每一天都要像朝聖者般克苦走向基督。這樣,每次的告解才能讓基督的仁慈充滿我們、每次的彌撒才真的讓我們身心一致地跟基督共融。

分類: 樂山樂水 禮儀 靈修

相關文章

能力、責任、聖召
“With great power comes …
愛聖體和愛近人 -- 十字架節反省及聖德蘭修女的啟示
大病初癒,連帶小孩子也病到不能上學,這兩三周好像有點荒廢了《 …
翻譯薩拉樞機於「神聖禮儀2016」座談會致辭後感
[20160805 更新]: 官方中文譯本已正式出爐!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