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老生常談性教育?

·

picsart_12-15-10.33.01.jpg

這陣子生活真的很繁忙,抱歉還未能好好安排恆常寫文章。現分享前陣子在良友之聲的家長專欄內有關孩子的情性教育的小文章。這個課題看似老生常談,性應是情感的進一步表達方法,但成人往往未能好好地教育孩子這方面的知識。這不是單單生理知識的傳授。如果我們未能好好認識並管理自身的情緒,又怎能談性呢?


原文載於2016年11月 良友之聲

性教育彷彿總是帶點禁忌。坊間一般的性教育只談器官認知、避孕、性病等等的性愛教育。然而,性教育應是全面的「情、性教育」,是全人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父母在孩子的德育和情感教育上應有自主權,不能單靠學校,甚至「外判」給不良的社會媒體,灌輸偏差的資訊。父母和家庭正是孕育良好品格和心智成熟孩子的關鍵,正確的教導,亦有助提高兒童的自我警覺及自我保護意識。

父母常見的問與答 我從哪裡來? 小孩子成長到一個階段就自然會問:「我從哪裡來?」這時,就是開始小孩子情性教育的好時機。 視乎小孩子的認知能力,父母可以簡單解釋嬰兒在母親體內成長的生理知識。但更重要的是,父母應同時解釋,小孩子的出現是由於父母相愛,是天主降福這家庭的禮物。這方面比單純的生理知識更為重要,因為這在小孩子心中留下了一個重要的訊息: 父母及天主都愛著自己。

對性好奇是「咸濕」嗎? 或是應毫無禁忌? 小孩子詢問與性相關的問題不是「咸濕」,而是他們對世界的一切都感好奇。性敎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没有性,就没有家庭,社會也没有下代。但這也不代表講性就毫無禁忌。正正是因為性跟生命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我們更應教導小孩仔保護自己。

我們要教導小孩子尊重自己的身體,也要尊重别人的身體。小孩子要學懂保護自己,有些身體的部分是隱蔽的,不能讓外人碰觸,自己也不能碰觸別人的那些部分。這不是單單的生理教育,而是教導小孩以正確的方法愛自己、愛他人。

給父母的小叮嚀

  • 家長平日與子女要有輕鬆的溝通習慣。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成功的情感和德育教育的關鍵。
  • 身教是對孩子最有力的教導。父母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給小孩作榜樣。家中四處放著意識不良的刊物,包括那些吹捧性及金錢至上的消閒八卦雜誌,只會對家中小孩和父母自己,帶來負面影響。
  • 如您不懂回答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胡亂猜測或含糊地帶過。這樣會令孩子在此課題上卻步或隱瞞,窒礙理想的學習態度。

延伸討論和閲讀

  • 性教育被教育局建議作為校內「德育丶公民及國民教育」課程的一部份,您有否關注實際教授的內容是否符合您的信仰或價值觀?父母和學校在情感和德育教導上的角色應如何分工?
  • 自覺曾經歷青春期、戀愛、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便認識及掌握情感和性教育課題嗎?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改變,家庭的定義和道德標準受到衝擊,我們有能力參與社會中最新的討論嗎?
  • 可參考以下書本及網址: 惜身文化 Culture ToB HK 韋基道 (Christopher West), 《身體神學入門 ─ 簡述教宗保祿二世的性革命》 Theology of the Body for Beginners: A Basic Introduction to Pope John Paul II’s Sexual Revolution
分類: 人際關係

相關文章

母親的微笑,是「贏在起跑線」的關鍵?!
在網上看到一個韓國電視節目,其中有一個環節,讓媽媽和孩子被 …
子女行為失態又關我事?
上篇 談及母親如何未能欣賞小孩的心意,更不自覺地傷害孩子。 …
父母的盲點:原來是自己在誰傷害孩子?!
早陣子的一篇 文章 講及小兒到沙灘的經驗和反思,自覺學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