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筆者翻譯了聖禮部長 Sarah 樞機一篇有關禮儀的 文章,今次筆者也繼續翻譯了樞機的另一段有關禮儀的訊息。這是樞機寫給2015年6月1-4日於紐約的 “Sacra Liturgia USA 2015"研討會參加者的訊息,然而內容對每一位基督信徒,尤其是負責禮儀的,都非常合用。原文取自 Adoremus.org 的 2015年7月號。筆者的 重點 及[意見]。
希望大家都能夠從 Sarah 樞機的這兩篇文章有所得益及啟發。
《執行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
1. 我很高興能夠和集合在紐約的你們致以問候,你們聚集在紐約為了美國 Sacra Liturgia 研討會的開幕禮。尤其我向紐約總主教 Timothy Dolan 樞機致意,並感謝他對這活動的興趣及支持,這活動標記著禮儀培育、及其在教會生命及工作內的舉行的重要性。
我很高興能夠出席上個十一月在羅馬舉行的 Sacra Liturgia 2013 文集意大利及英文版本的發佈會;我並恭賀了 Dominique Rey 主教及跟他一起工作的本體人員,使這令人高興的計劃變為現實,這也在美國發生。
我向 Raymond Leo Burke 樞機 [!]致意,他將會主持專題演講。並且我也向所有將會演講的主教、神父、修道人、及平信徒、和所有將在未來數天舉行神聖禮儀和講道的人致意。你們的在推廣神聖禮儀的使徒工作是現今最重要的工作:我為你們所做的一切感謝你們。
2. 因為神聖神儀真是教會一切力量的泉源,一於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所強調的 (參閱《禮儀憲章》, 10),我們必須盡我們所能將神聖禮儀放回到天主和人的關係的核心當中,我們有幸在這獨一無二的論壇中,個別地和在教會中,和天主在我們的世界中相遇,就是體驗到全能天主的首席地位。
我的兄弟姐妹,人和天主相遇不能沒有戰慄、沒有驚訝、沒有深厚的尊敬及神聖的敬畏。這是我們為甚麼必須將拉辛格樞機 [Cardinal Ratizinger, 即教宗本篤十六世] 稱為「內在及外在地正確的禮儀慶祝方式」放做我們最先要考慮的事情。 (Joseph Cardinal Ratzinger, The Spirit of the Liturgy, Ignatius Press, San Francisco 2000, p.9)。

3. 當聖父教宗方濟各請我接受作為聖禮部長的任命時,我問:「聖父,你想我如何執行這職務?你對作為聖禮部長的我有甚麼期望?」 聖父的回答很清晰。「我希望你繼續執行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禮儀改革,」他說「並且我想你去繼續教宗本篤十六世所開始的禮儀工作。」 我的朋友,我希望你你在這工作上幫助我。我請你們去繼續工作以達致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禮儀目標 (參閱《禮儀憲章》, 1) 並努力以繼續教宗本篤十六世推廣的禮儀更新,尤其是藉著 2007年2月22日的宗座勸喻《 愛德的聖事》以及2007年7月7日的《 歷任教宗》自動手喻。[就是要在禮儀中增加尊崇天主,減去一切人為的修改,終止禮儀實驗,按著禮書去舉行彌撒,並且開放地舉行傳統拉丁禮儀。]我請你們要像瑪竇福音中的那個家主,知道何時從他的寶庫裏,提出新的和舊的東西 (參閱瑪竇福音13:52),使神聖禮儀在它經常開放合法的進展時 (參考《禮儀憲章》,23),在今天的舉行及生活中不會損失教會禮儀傳統中寶貴的財富。
4. 你們有很多天去深入考慮這些問題。我希望建議兩個在二十一世紀能夠繼續深化的真正禮儀更新範圍。第一個範圍是要完全清楚公教禮儀是甚麼: 這是朝拜全能的天主,是人相遇著活生生及在祂的教會內工作的天主。懇請你們——不要低估這一點的重要性。禮儀不是我們優先的社交場合或會面,這樣的話最重要的事項就是我們要表達們的身份。不:天主優先。正如拉辛格樞機在2004年寫道:
「如果禮儀看來我們的行為是首要,那核心的事物就被遺忘了:天主。 因為禮儀並不是關於我們,而是關於天主的。 遺忘了天主是我們當代最貼身的危機。為免這樣,禮儀應該樹立天主臨在的標記。」 (Joseph Cardinal Ratzinger, Collected Works: The Theology of the Liturgy, Ignatius Press, San Francisco, 2015, p. 593)。[我們參與彌撒、在彌撒中唱歌讀經為是甚麼?為了要教友開心參與?或是為了朝拜天主?]

教會的禮儀是在傳統中交到我們手上——不是為使我們可以在禮書容許的合法選擇以外去制訂或改變禮規去迎合我們的主意。這就是為甚麼我們必須帶著早前我提到的尊敬及驚訝,忠實地舉行神聖禮儀。
5. 第二個我要請你們運用你們的時間及才能的範圍就是要去宣傳穩健的禮儀培育。大公會議就神聖禮儀的憲章甚至這樣說「除非牧靈者本身先受到禮儀精神與活力的薰陶,並變成禮儀教師」,大公會議所渴望的禮儀更新將「無法達成」的(第14條)。[我們有持續學習禮儀嗎?]
如果我們沒有受到禮儀精神與活力的薰陶,我們不能真實參與神聖禮儀,我們不能被基督徒生活的泉源中暢飲。正如我們的聖父教宗方濟各去年說過:
「為了使信友及教會團體能正確及完整採用《禮儀憲章》,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我尤其要點出要對平信徒、神職及獻身修道人給予有力而有機的邀請及禮儀培育。 」(《禮儀憲章》羅馬研討會中致參加者的訊息,2014年2月18日)
我希望,並為此祈禱, Sacra Liturgia 中的不同計劃能夠配合這緊急而重要的需要。
6. 親愛的主教兄弟、親愛的神父、執事、及修道人、親愛的平信徒男女、你們參與這會議就是你們已經意識到神聖禮儀在教會生命中重要性的一個標記。我感謝你們願意花時間去學習和考慮這事多一點。我祈求在這數天能夠增長你們的智慧和知識,好使它們幫助你們聖德的成長,和使你們更加有熱誠去推廣教會內真正的禮儀更新。
我希望我能夠參與你們在2016年7月倫敦的下一次Sacra Liturgia 會議。
請為我祈禱,使我能忠誠地執行我被召叫的服務。願天主永遠降福你們!
Sarah 樞機在1945年生於畿來亞。普遍以來,很多信友都以為非洲的禮儀是非常自由、充滿舞蹈。然而 Sarah 樞機,以及之前的 Arinze 樞機,雖然來自非洲,他們卻對禮儀的舉行非常認真,堅持以崇敬的態度,嚴謹跟隨禮書的規定去舉行禮儀。
看畢兩篇文章後,大家有甚麼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