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有時間的話,看看你身邊的神父吧!

·

網上久不久便流傳一篇文章,名為《A priest is always wrong》,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神父永遠都是錯》

如果他準時開彌撒:他的手錶快了; 如果他遲了一分鐘開彌撒:他經常要別人等; 如果他講道太長:他悶壞了教友; 如果他講道太短:他沒有好好準備; 如果他有車:他太奢侈; 如果他沒有車:他不與時並進; 如果他去探訪家庭:他總不留在堂區; 如果他不去:他不關顧他們; 如果他請人捐款:他只顧搵錢; 如果他不這樣做:他太懶惰及驕傲; 如果他在告解亭時慢慢來:他總是太慢; 如果他在告解亭時很快:他不照顧懺悔者; 如果他裝修教堂:他是個大花筒; 如果他不這樣做:他任由教堂變殘; 如果他跟青年在一起:他忘記了長者; 如果他跟女士在一起:他是花花公子; 如果他跟男士在一起:他不正常; 如果他年輕:他沒有經驗; 如果他年老了:他應該退休; 只要他還活著,別人總做得比他好: 但如果神父死了,其實沒有人能替代他的位置。

除了不斷被批評的神父外,很多時教友都沒有留意到神父真正的工作:禮儀、祈禱、牧民。

有些神父因著他們的說話風格,個人興趣,或者經常對人的職務而很受教友歡迎。另一些神父卻不甚起眼。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要看到司鐸的本質:他們不應只是好朋友;他們是父親、是基督第二。有些神父不甚起眼,卻其實在暗地裡為教友做了很多的好事,他們做好事、祈禱都不在別人眼前做。他們把自己隱沒,他們的善行卻在人前照耀。

想想你身邊有哪個神父是你平常沒有留意的,在堂區?醫院?安老院?學校?為他們祈禱吧!找個機會親口謝謝他們吧!

分類: 輕鬆一刻

相關文章

參與張心銳神父晉鐸典禮感想
早前參加了慈幼會張心銳神父於2015年6月20日在聖母無原罪 …
《樂山樂水》的願景
不知不覺,《樂山樂水》也成立了差不多八個月。由起初一個星期也 …
陳繼容博士電台短講 (10) + 聖秩與聖召
陳繼容博士在講解了聖秩聖事的基礎後,也特別提到甚麼人可以領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