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禮儀

復活節雜想——復活的喜樂
整個聖周和復活期後都非常忙碌,聖周的禮儀自然不在話下,在之後的日子也會追趕一些已應承了的工作,實在有點吃力。 另一方面,身邊有朋友在聖周期間也身體不適;剛剛也看新聞見到,「基督軍」修會 (Legion of Christ) 修士 Anthony Freeman (1988-2018) 在教宗的復活節彌撒做輔祭後,第二天早上便被人發現在房中過世。 放眼遠點,聖周之前梵蒂岡和中國大陸政權的外交關係一直傳聞會有不合理的協議出爐,在 Spy Wednesday,甚至有傳中國有使節團到達羅馬,令中外信友都非常擔心。直到過了復活節後都沒有協議出爐,大家才放鬆了一點。 的確,要在生活中感受基督的復活喜樂不容易。基督徒復活的喜樂在哪裡?這個問題並不是單純是禮儀年曆的問題,而是一個每個基督徒切身的問題。
聖周星期三 -- Spy Wednesday
在英文中,聖周的星期三也稱作 Spy Wednesday ,不知道有沒有相應的中文名稱,可稱作「諜變星期三」嗎? 既然稱作 Spy,或筆者亂作的「諜變」,當然就是指今天紀念耶穌最親密的十二人中,有一位在這一天出賣了他。這就是猶達斯.依斯加略。 對於這位出賣自己的猶達斯,耶穌說:「負賣人子的那人是有禍的!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馬爾谷福音 14:21; 亦見:瑪竇福音 26:24; 路加福音22:22) 在若望福音中,聖史也指出猶達斯本身的惡習:
大聖若瑟,為我等祈
今天3月19日是大聖若瑟的慶日,讓我們特別為以若瑟為聖名的朋友、恩人祈禱,尤其是陳日君樞機 (Joseph Cardinal Zen Ze-kiun, SBD)、香港的夏志誠輔理主教 (Bishop Joseph HA Chi-shing, OFM)、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 (Pope emeritus Benedict XVI, Joseph Aloisius Ratzinger)。
聖灰星期三——「你憐憫眾生,因為你是無所不能的」
「你憐憫眾生,因為你是無所不能的,你假裝看不見人罪,是為叫罪人悔改。的確,你愛一切所有,不恨你所造的;如果你憎恨什麼,你必不會造它。如果你不願意,甚麼東西能夠存在?如果你不吩咐,甚麼東西能夠保全?愛護眾靈的主宰!
聖母蒙召升天瞻禮
祝各位有一個有福的聖母蒙召升天瞻禮! 1950年11月1日,教宗庇護十二世 (台譯碧岳) 頒布《廣賜恩寵的天主》宗座憲章 (Apostolic Constitution " Munificentissimus Deus"),確立了教會已保存多年的道理為信條,就是聖母蒙召升天。在重覆了歷代教父如何確立了這信理之後,庇約教宗在第44段確立這為信條: 44. For which reason, after we have poured forth prayers of supplication again and again to God, and have invoked the light of the Spirit of Truth, for the glory of Almighty God who has lavished his special affection upon the Virgin Mary, for the honor of her Son, the immortal King of the Ages and the Victor over sin and death,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glory of that same august Mother, and for the joy and exultation of the entire Church; by the authority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of the Blessed Apostles Peter and Paul, and by our own authority, we pronounce, declare, and define it to be a divinely revealed dogma: that the Immaculate Mother of God, the ever Virgin Mary, having completed the course of her earthly life, was assumed body and soul into heavenly glory. 「無玷的天主之母,貞世童貞瑪利亞在結束她在人間生活的過程後,身體及靈魂都被蒙召升天進入天堂的光榮中。」 有關聖母蒙召升天的道理實在很多,但筆者願意在這裡分享今日在彌撒中的默想:聖母的肉身及靈魂升天跟我們有何關係?
李善修神父《天主教中國化之探討》節錄
早些時間,一名神父給筆者看了一本舊書的幾頁,很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書是民國六十五年五月初版,由台灣的李善修神父所著的《天主教中國化之探討》。本書著作於一九七零年代中葉,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剛過去十年,保祿六世頒布的新禮《羅馬彌撒經書》推行了五年左右。各地都在出版不同的著作,配合開展不久的教會革新。無論是革新的優劣,大家還未看得清楚,然而各人都滿懷熱誠地配合當時革新教會的熱情。
[圖片故事]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的彌撒
巴黎的聖母院大教堂是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它於十四世紀完工,以它的飛拱 ( flying buttresses)馳名。這也是法國文學家雨果 (Victor Hugo)小說 “Notre-Dame de Paris” ( 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中文:《 巴黎聖母院》或譯《鐘樓駝俠》) 的背景。
《歷任教宗》十周年快樂!感謝天主!
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在 2007年7月7日頒布了《 歷任教宗》( Summorum Pontificum) 自動手諭,同時 致函 所有主教,放寬了由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天主的教會》 ( Ecclesia Dei) 對1969年以前生效的禮書的應用,讓所有拉丁禮神父能夠免卻主教的批准,舉行於1962年有效的禮書,包括彌撒經書 ( Missale Romanum)、日課經 ( Breviarium)及其他聖事典禮的舉行。 而在幾年後聖座再頒布《普世教會》 ( Universae Ecclesiae),作為應用上述《歷任教宗》的指引,再一步放寬傳統羅馬禮儀在聖周的運用,讓神父及教友有更大自由使用禮儀革新前的禮儀。
桑普爾總主教講道:凡一城或一家自相紛爭,必不得存立
美國俄勒岡州 砵崙 (Portland, Oregon) 桑普爾總主教 (Archbishop Alexander Sample) 自2013年中接手這教區以來,處處表現他對傳統聖樂及禮儀的熱愛。 於 2015年3月,他在自己的教區的一間隱修院舉行了 主教大禮彌撒。他在講道中提到基督徒應保持團結及合一。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JAiceWb_A[/embed] 在講道的一開始,總主教引述了四旬期第三主日的福音,路加福音11:17 : 凡是一國自相紛爭,必成廢墟,一家一家的敗落。
[活動介紹]李毓明神父晉鐸鑽慶及九十上壽彌撒
香港教區的李毓明神父將於聖神降臨節舉行隆重大禮彌撒,為了他的晉鐸鑽慶及九十上壽感謝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