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還抱着大兒子在街上狂奔,晚上一個不小心就發生家居意外,受傷入院。十指痛歸心,不知十趾是否也痛歸心。太太說我很冷靜,但事實是,不冷靜也不能夠怎麼樣。她留在家中照顧孩子,未能陪伴。其實不用照顧孩子,也實在無必要在䌓忙的急症室待診。剛剛才聽到,半夜一時半看完醫生的,是下午七時開始排隊的。「醫生,你的救援何時才來臨?請向我們病人顯示你的面容!」

但原來筆者屬緊急,不久就能見醫生。醫生望了望,說「照張 X光吧!」唔……意料之內。其實入院前都估計情況不太妙,問題是「不太理想」或是「很不理想」。而筆者心裏都知道治療的過程大致也是那幾個選項。身邊有不少好動的同事,受傷也是常發生的事,所以心裏有數,要治療得宜,疼痛都是少不免的。
照好了 X光片,醫生拿着X光片詳細解釋了傷勢,也回答了我的問題。其實筆者一看到那X光片,心裏已暗罵了一聲:「是很不理想的情況。」醫生解釋後,自己心裡已有心理準備面對即將要來臨的痛楚。
過了一會,醫生護士一起過來,再詳細解釋治療方法。有了心理準備,咬緊牙根,抓緊床欄,勉力控制自己不要在痛楚中襲擊醫生護士。
被人魚肉一番之後,抺一抺額頭的冷汗,又是等候的時間。再照一張 X光檢查。再無限的等待。當病情由緊急跌為穩定,等候時間及醫生的關注也隨之急降。其實醫生放在一旁,也代表自己情況應該好轉了,也算是好事。
留意一下四周:掉下床流血的嬰兒,長期病患的老人有急症,遠處保安還在看守一個不停唱歌的病人;有些有親人陪伴,有些年老病人卻只能靠自己……每次到公立醫院急症室都遇到些新事情,也有些新體會。感激公立醫生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地辛勞拯救眾人,也慨嘆他們能做的也只有這裏。不少來到急症室的人,如果他們身邊的家人或照顧者能考慮多一點,他們今天也未必出現在這裏。
不知等候了多久,醫生再來解釋情況:初步的處理已完成,但接著還要相應的復健。最慘的是適逢連續好幾天的公眾假期,很多非應急的服務都要等好幾天才有提供。
耶穌是良醫,祂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召罪人。 」(馬爾谷 2:17),祂治療我們的罪過。他是良醫,因為只要我們願意求醫,祂必會予以治療。但一如肉身的疾病,我們很多時都要經驗痛苦的治療才能得以康復。如果我們因為害怕將自己的病苦而隱瞞病情,醫生也是不能給予合理的治療的;或如果我們因為怕一時的疼痛而拒絕治療,我們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差,最後可能甚至危害到我們的生命。
如果我們渴望保持靈魂的健康,必須時刻留意自己靈魂的狀況。對於不信的人,他們未必承認自己有靈魂,也不承認自己需要幫助。但如果我們受傷生病,硬要堅持我們一出生便是這樣,毋須改變、或否認我們需要良醫治療疾病,我們都不會自行變好的。否認我們需要良醫不會使我們不需要良醫。否認我們需要幫助,只是令自己的疾病越來越嚴重,對事情毫無幫助。
另一方面我們對着靈魂的良醫,必須坦誠相告,將自己的疾病一一如實報告。如有刻意隱瞞,就像我們對醫生隱瞞藥物敏感,可能危害自己的靈性生命。
再者,我們如果明認了自己需要幫助,那就要有心理準備接受有機會引起痛苦的治療,並且改變引起疾病的生活習慣。 我們不會對醫生說:「求你以你的仁慈待我,讓我完全不受疼痛!」良醫在可行的情況下,當然會讓我們少受痛苦的治療,但是醫生要考慮的是幫助我們康復,然而有些治療是必然地附帶痛苦的。一個良醫會做的,是協助我們經歷這治療的疼痛,而絕不能因為治療方法帶有痛楚便放棄治療。
天主願意我們最終能夠保持靈魂的健康,終能進入天國。很多時,天主也要求我們要改變生活習慣,戒除惡習。這對我們的人性而言必然是痛苦的。但我們絕不應因此而躲避這治療靈魂的機會。一個醫生完全拒絕有痛楚的治療,並不是仁慈公義,反而是殘酷不義。耶穌是良醫,祂的仁慈在於祂對我們的罪過都不會介意,願意和我們一起走過治療,康復的途徑;在我們再次生病時毫不介意地再協助我們。
告解聖事、教會的道德倫理教導、神師的勸勉,都是靈魂良醫耶穌留給我們的苦口良藥。讓我們能夠在慈悲耶穌的陪伴下,走上健康靈魂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