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五個你一定要懂的嬰幼兒靈修

·

前一兩天,樂山樂水的另一位作者寫了兩篇文章,提到小孩子望彌撒的問題,引起好些討論( 前篇後篇)。既然大家都關注小孩子的信仰培育,那筆者又加入這討論。

就和我們大人一樣,小朋友平日沒有靈修,彌撒時自然不知所措。所以筆者想介紹幾個作為家長必定要懂的靈修。這幾項都是由小朋友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的。當然,以下的靈修是很需要家長們的實際參與的。

1. 降福你的孩子

現代教友對「降福」這概念不太熟悉。但如果我們看拉丁文 benedicere ,直譯就是 speak well ,說好說話。天主向人 benedicat 就是降福人,而人向天主 benedicant 就是讚美天主。 天主的說話就是降福 (當然最大的降福就是祂的聖言降生)。最常見當然就是主教神父藉著他們神品聖事,代表天主降福教友。

因著他們在本性上的角色,父母是孩子們天上的父在世的代表。 就如在舊約中依撒格祝福了他的兒子(創世紀27章)、雅各伯祝福他的十二個兒子(創世紀49章)等等。

就如德訓篇說:「因為父親的祝福,鞏固子女的家庭;反之,母親的詛咒,拔除家庭的基礎。」(3:11)

所以,各位父母,請降福你的孩子。尤其是父親,你是家中靈修的領航員,你要降福你的子女。

2. 給你的孩子盡早領洗

有些父母說「讓孩子長大之後自己選擇」。那讓筆者問:「你會讓孩子長大後才選擇吃不吃飯嗎?」

父母們,你必須要讓你的孩子盡早領洗!當然,從前醫療較差,孩子們需要在出世後一兩天內領洗,以免他們在未受洗前便夭折。但即使現在醫療改善很多,我們都不應拖延孩子的洗禮。受禮是你給你小孩子最大的禮物,讓他重生、成為基督徒、加入天主的大家庭。盡早給孩子超性的生命,屬基督的旗下,免除魔鬼的控制權。

各位父母,在嬰兒出生後,盡早聯絡你的堂區神父,安排洗禮。

3. 家庭祈禱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說家庭應該是一個小型教會 (to be exact: domestic Church),是孩子們學習成聖的第一條及最重要的道路。(1994年家庭年,教宗致家庭的信)

試想想,如果我們希望小朋友乖乖吃飯,就是讓他和大人一起吃;要教他看書,就是大人和他一起看書。那麼如果我們希望小朋友成長後都有祈禱習慣,我們就是和孩子們一起祈禱。以家庭為單位,一起祈禱1。讓小孩子理解到,祈禱是生活的一部分,教你的孩子劃十字、學習唸最基本的經文,讓他們將最基礎的禱文全部自少都背入腦中。

各位父母,你們要先祈禱,才能教孩子們祈禱。一家人祈禱吧!

4. 培養對守護天使的敬禮

筆者於2005年參加德國普世青年節時,陳日君樞機曾經鼓勵過我們要多向自己的守護天使祈禱,他慨嘆這是一個被遺忘了的敬禮。

我們的守護天使其實是直通天堂的路徑。天主造每個人都獨一無二,而再賜給我們一個獨一無二的守護天使。耶穌形容守護天使時說:「他們的天使在天上,常見我在天之父的面。」(瑪竇福音18:10)

父母們,教懂你的孩子這個禱文:

天主天神,領守我者;惟上仁慈,托我於爾; 今日(夜)賜我,照護引治。亞孟。

Angel of God, my Guardian Dear, to Whom God’s love entrust me here; Ever this day, be at my side, to light and guard, to rule and guide, Amen.

5. 教你的孩子朝拜聖體

我不是說要教你剛滿月的孩子跪在聖體前。我是說要帶小孩子到聖體櫃前,告訴他耶穌就在裡面,創造天地的主宰就在這裡等待著小朋友去和他談心。教你的孩子到聖體櫃前致意(視乎年紀,要點頭 / 躬身 / 跪下)。告訴你的小孩子這是他永遠的保護者,他任何時候都可以投奔到聖體面前,培育他對聖體的熱愛。

孩子不需要像大人這麼麻煩要理解甚麼是「Transubstantiation」,他們能夠自自然然明白耶穌就在聖體的外形內,就像天使一樣。

所以請各位父母帶領你的孩子走到聖體櫃前,一起朝拜聖體,培育孩子們對聖體的熱愛。


  1. 當以一個家庭為單位唸玫瑰經時,更可為自己或亡者求全大赦
分類: 家庭 靈修

相關文章

小朋友望彌撒?
筆者近幾年看到越來越多父母帶著小朋友一起去聖堂參與彌撒,這原 …
再談小朋友望彌撒
上篇 講到小朋友望彌撒的問題,筆者指出了讓小朋友在彌撒中玩玩 …
原來我是富翁:你活得快樂嗎?
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說一個筆者的小故事吧。曾經,很希望每天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