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我們繼續看陳繼容博士的電台節目
原文及錄音:
各位聽眾:今晚要同大家講的,是聖洗聖事儀式中所用的標記。
就如在其他的禮儀慶典一樣,儀式開始時先畫十字聖號,以基督的印號,印在候洗者身上,好顯示出他將屬於基督,同時表示基督藉十字架為我們贏得的救恩。
……
之後,就是洗禮,象徵及實現受洗者死於罪惡,進入天主聖三的生命。在施洗的時候,施洗者在領洗者頭上倒水三次,逐一說出領洗者的名字,同時對他說「 我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你付洗」。[受八九十年代的輕視禮規的惡習影響,有些神父曾經私自改變授洗的 form ,由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and of the Son, and of the Holy Spirit 變成 in the name of the Creator, and of the Redeemer, and of the Sanctifier (因創世者、及救贖者、聖化者之名…)。這個自大的行為使那個聖事變為無效。有關問題在 2008 年聖禮部的部長 Cardinal Levada 曾作出回答,本篤教宗亦批准這回答,就是這些洗禮無效,受洗者需要重新受洗。]1
施洗者說出領洗者的名字,一般多數會用聖名。教會一直有個傳統,領洗的人會選擇一位自己心儀的聖人的名字,作自己領洗時的聖名,並以這位聖人作自己的主保,今後特別保護自己,自己也會以這位聖人為榜樣,努力做個稱職的基督徒。
跟著給領洗者傅油,用的是加上香料的橄欖油(沒有橄欖油時可用別的植物油),這些油由教區主教於每年聖週四的「祝聖聖油彌撒中」祝聖。這個傅油禮象徵賦予新受洗者天恩聖神。新受洗者已成為基督徒,領受了聖神的「傅油」,與基督結成一體, 受傅成為司祭、先知和君王。
……
今晚我們繼續看下有關聖洗聖事的其他問題。
首先是誰人可以受洗這個們題。只有未接受過洗禮的人,才能接受洗禮。
在這裏也順帶提一提, 由於主耶稣基督建立聖事的目的是為了救人,所以除了人之外,絕對不可以為任何其他生物或動物施行聖事。[還要是活人。死人是不能接受洗禮的,為未確定是否已死的人只能給予條件性授洗]
誰人可以施洗?在正常情況下聖洗聖事的施行人是主教和神父,在拉丁教會裏面執事都可以施洗。 在特别情況下,例如有生命危險的時候,任何人,即使[1]未受洗的人,即是非教友,都可以為人付洗,但是他一定[2]依照教會的意願,和[3]教會的指示,還有[4]一定要以天主聖三名號施洗。[之前在慕道班時提醒過慕道者,他們需要學習如何替人授洗。因為我們或身邊的人,隨時都有機會回到天主那裡。我們有責任在別人面臨死亡危險時替人授洗。] [注意!]教會之所以容許這樣做,是因為教會知道,天主願意所有人都能夠得救,而為了得到救恩,洗禮是必需的。
……
聖洗有兩個主要功效:就是滌除罪惡和在聖神內重生。聖洗赦免一切罪惡,包括原罪和本罪,甚至應受的罪罰。 但是不會免除某些由罪惡帶來的後果:例如痛苦、疾病、死亡,及人性所遺傳的軟弱,如性格的弱點,和犯罪的傾向,即所謂的私慾偏情,所有這些依然存在。
領了洗的人,因為聖洗與基督結成一體,在聖神內重生, 聖洗為他們蓋上不可磨滅的神印,表示他從些隸屬基督。所以這個神印是聖神為我們蓋上的主的印號。 這神印永遠不會消滅。所以人一生只可領一次洗,不能重複。
我們接受領洗後就成為基督的肢體。所有教友因著與基督的共融,也同時和整個教會,包括我們身邊的教友、天主的聖人、及煉獄中有待升天的煉靈共融。這共融不單單是一個本性上的友誼,更是超性上的共融,我們大家的得救都連在一起,我們需要幫助他人成聖,也接受別人的幫助成聖。
洗禮是唯一確定的得救途徑,我們需要向身邊的人傳福音,替自己的孩子盡早安排洗禮。在即將要來臨的復活節,教會將在聖週六禮儀替一批慕道者授洗。我們可能在本性上因冗長的禮儀而感到沉悶,但我們應專注在超性的層面:有更多的人能夠分享天主的救恩,我們應該把握「無聊」的時間為他們祈禱。

1. http://notitiae.ipsissima-verba.org/show/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