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期公教報 社論 論到本年的聖灰星期三因又再遇到大除夕而主教免除守齋本份,筆者覺得寫得非常好。讓筆者引述其中論述部分:
胡樞機此一變通、建設性的牧民措施,是具有積極意義的,這適應了中國的文化傳統,並以愛德實踐及生活節制來提升守齋的意義。 只可惜這美好的原意似是漸被遺忘,今天的教友很多都忘了星期五守小齋的教規,更不會想起節制生活,行愛德事宜[經常聽到有教友說:「明白守齋意義就可以!」潛台詞就是:「但我是不會守齋的!」];至於 新一輩的教徒,不少都沒有守齋的習慣[各位讀者知道按教會法典,每個星期五都需要守小齋,即不吃肉嗎?],亦未必知道守小齋的意義,每年耶穌苦難日的大小齋都得述說一遍守齋的意義和方式。
……
誠然,除夕為中國人是個一家團聚、歡樂高興的大日子,傳統上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在外工作的都會趕回家團年。今天香港仍舊保持此傳統,不過會因應需要而作彈性安排,例如是遷就夫婦各自的長輩和家人,或是因外遊而提早團年,[重點:] 故家庭不一定在大除夕吃團年飯。
既然團年飯的日子可以遷就家人旅遊而提早, 教徒家庭在顧及長輩和家人意願的情況下,又可否考慮提早吃今年的團年飯,以在大除夕守聖灰禮儀齋期?[此建議非常好!!]又或,當天只吃一頓簡樸而健康的團年飯,省下的錢用作捐獻,還我們實踐教徒生活的空間?
首先,筆者想提醒大家,按教會法典,教友需於 1) 每個星期五;2) 聖灰星期三;及 3)耶穌受難日不吃肉類。
寬免守齋並非香港獨有的,例如在美國感恩節後的星期五是得到教宗庇護十二世的特准,寬免守齋,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將星期四感恩節剩下來的火雞吃掉。
雖然法典給予主教權力寬免,而即使主教寬免了,教友仍然可以繼續保持守齋的熱心,守齋克己祈禱。
再說一次:教友在沒規定守齋的日子,仍然可以守齋,而這是非常值得鼓勵的行為。
然而,公教教的這篇社論指出了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新教友已經完全不懂得守齋,也不願意守齋。而就算胡樞機當年寬免守齋義務,他也指示教友該義務是由其他克己及愛德工作所代替。那麼,沒有守齋的教友們有做其他的克己及愛德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