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新頌恩帶來困惑可能有一點點誇張,但我也不知道如何說。
事源香港教區聖樂委員會在 2011 年出版了新版本的頌恩信友歌集。其中有一個改動就是,歌集的編輯將「亞肋路亞」改為「Alleluia」及「亞孟」改為「Amen」。前者對教友影響不大,因為無論是誦讀或唱的時候,從來都不是跟從粵音的「亞.助.路.亞」,而是跟拉丁拼文法讀或唱 Alleluia。然而更改「亞孟」為「Amen」則帶出一個問題:怎樣讀?
香港人慣常說「亞孟」都是跟其粵音讀法,接近拉丁拼文的 Amen;但「孟」有後鼻音,讀完不合口,而Amen 沒有後鼻音,讀到最後時嘴部變扁。兩者雖有點相似,但聽起來還是有明顯的分別。
問題就來了,歌詠團應該唱 「亞孟」還是「Amen」呢?照理來說,如果照唱「亞孟」,歌書就不需要刻意改寫「Amen」;但如果唱「Amen」的話,就和其他不唱的禮儀部分中的「亞孟」有分別了:這樣同一台禮儀中的一個基礎的詞語都有兩個讀音。
究竟唱「亞孟」或是「Amen」?還是在應該把禮儀中的所有「亞孟」都統一為「Amen」?筆者由新頌恩出版到今日都沒有一個好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