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教宗方濟各

薩拉樞機《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二)
上文 中 ( 英文譯文),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在講話中提到,世界的噪音阻止我們接觸天主。而如果神聖禮儀變成了舞台,可能連天主都被排除在外,禮儀只剩下自我慶祝的團體,而失卻帶領人走向天主的效力。因此,天主必須在禮儀中佔有尊位。 另一方面,薩拉樞機亦指出,留意禮節中的細節並非因為固執,而是因為這是愛的表現。樞機尤其指出,一如夫妻間互相留意對方的細節,就是他們愛的表現。 且看樞機如何繼續說,然後以下是我自己加的 重點 及[筆記]。 禮儀是神聖的 # 朝拜全能天主這個特制「場境」而言,「分開出來」是上主天主親自要求我們猶太祖先要做的,並被教會於初世紀有自由作公共朝拜時恰當地取用。 我們用 Consecrated (祝聖) 這詞語去形容為了朝拜全能天主而特意分出來的人、地、物件,這來自拉丁語動詞 sacrere —解作使某物神聖或將獻於作一特定公務。 一旦天主創造的事物被祝聖,它們不會用於平常或世俗的用途;它們屬於天主。這說話 適用於隱修士及修女、執事、神父和主教,這事實反映在他們的衣著的行為當中,而且應該是這樣;甚至包括在神聖禮儀中參禮之外的時間。這也適用於很多大大小小用於禮儀朝拜的事物。 舊禮的其中一個寶藏就是在《羅馬禮典》 ( Rituale Romanum) 以及《羅馬主教禮典》 ( Pontificale Romanum) 提供了龐大的、為禮儀專用物品所用的祝福及祝聖禱文。即將準備晉鐸的神父候選人,在晉鐸禮前拿著他的聖爵和聖盤到主教前讓主教祝聖:看到這個傳統復興是多麼令人感動。當新物品被慷慨地拿出來用作朝拜全能天主,並在它們被使用前先由神父按教會的規定祝福,這真是一個信德及愛德的美麗表達。 [天主的受造物本身是好的。但被祝聖之物,就是我們將天主給我們的東西,回獻於天主,不再用於世俗的用途。被祝聖的人和物,為我們點出一個事實:世俗不是我們的終向,我們必須時刻記着,我們看不到的天主才是我們的起點和終結。既然如此,被祝聖之物應該和世俗之物有所分開:衣著、保存方法等等……]
薩拉樞機《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一)
剛剛過去的聖十字架節,也是教宗本篤十六世《 歷任教宗》( Summorum Pontificum 及 其附帶信函)手喻生效十周年。在那幾天羅馬舉行了「《歷任教宗》朝聖」,當中有講座、彌撒、遊行、拜苦路等等活動,吸引了各地熱愛教會傳統的信友參加。 其中在9月14日,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Cardinal Robert Sarah)於宗座聖多瑪斯大學致辭,題為《神聖禮儀中的靜默及天主尊位》 ( Silence and the Primacy of God in the Sacred Liturgy)。 「新禮儀運動」 (New Liturgical Movement) 網站取得了初稿,最終版本會在修正後正式出版。NLM 他們也特別點出了樞機在整段講辭中的重點: 樞機反對以人為中心的禮儀,我們有需要將天主恰當地放回在我們朝拜的中心 樞機反對禮儀成為「舞台」及「世俗娛樂」,這些噪音「殺死」禮儀 舊禮 usus antiquior 應被視為廿一世紀教會生活的正常部分,而樞機安慰眾參加者,沒有人會將羅馬禮的舊禮奪走。 中文翻譯全文可供 下載,然後以下是我自己加的 重點 及[筆記]。 第五屆《歷任教宗》羅馬研討會 「神聖禮儀中的靜默與天主尊位」 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2017年9月14日 羅馬.宗座聖多瑪斯大學 # 《歷任教宗》自動手諭頒報十年,我首先想表達的是對全能天主的感謝。事實上,藉着這文件,本篤十六世希望在教會內建立一個 修和的記號,這已帶來眾多果實,而教宗方濟各以同樣方式地繼續。 天主渴望祂教會的合一,我們亦在每一個感恩祭中為此祈禱:我們被召繼續尋求這修和及合一之路,以在今日的世界中作基督永恆的見證人。[讓多一種禮儀通行,是修和及合一的途徑。正正顯示公教會同一信仰的多種表達。]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 「邁向真確落實《禮儀憲章》」中文譯本 + 導讀 (6) -- 後篇 + 個人總結
上文 筆者答應過,會找一些對薩拉樞機的回應大家來研究一下。大家很關注的就是緊接着薩拉樞機在7月5日的演講,梵蒂岡新聞處在7月11日出了一篇 新聞稿,大家也可下載 pdf,這也是香港教區 禮委會 在網頁頭版放的那張圖,如下: 內容可總括如下: 薩拉樞機強調彌撒聖祭的尊嚴、態度及朝拜是正確的。 有人誤以為樞機頒布了有關禮儀方向的新指引,在將臨期也不會有新的指引。 《羅馬彌撒經書總論》仍然有效,而其中第299條解釋了禮儀方向 教宗方濟各的意思是,羅馬禮普通形式仍然是西方教會的一般彌撒形式,而羅馬禮特殊形則不會取代普通形式的地位。 (must not take the place of the “ordinary” one) 以上的訊息是教宗在一次近期的會面跟薩拉樞機表達的。 筆者想分享一下這幾點的看法。
教宗方濟各於 2016年 波蘭世界青年節結幕彌撒講道
剛剛過去的一周,兩百萬的青年人聚集到波蘭的克拉科夫 (Krakow) 參加 世界青年日 (香港稱為普世青年節,但這裡跟官方的中文譯名)。7月31日,教宗方濟各主持閉幕彌撒。 教宗方濟各:耶穌想和我們拉近個人關係,去陪伴我們的旅程到最後,致使他的生命和我們的生命能夠真正相遇。一個奇妙的相遇然後發生了,就在匝凱身上,他是個「稅吏長」。匝凱和那個被憎恨的羅馬佔領者合作,是個富有的人,他剝削他自己的民族;因他這樣的壞名聲,甚至不可以走近「師傅」(the Master, 即耶穌)。跟耶穌的相遇改變了他的生命,同樣地跟耶穌的相遇也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這改變 在每天仍進行。但匝凱當時要見耶穌時有 很多的障礙。 當中的起碼三樣 給我們有所啟發。
[文章分享]訪問桑普爾總主教 (3) - 世界主教會議及家庭議題
上文 中,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教區總主教 (Archbishop Alexander Sample)在跟Catholic World Report 的 訪問 中談到了聖樂及禮儀的問題。接下來, CWR 將繼續訪問總主教有關去年家庭 主教會議。 CWR: 去年,你邀請天主教徒為十月舉行的世界主教會議的成功唸玫瑰經及慈悲串經祈禱。你對這兩次有關家庭的世界主教會議的強項和弱項有甚麼想法? 總主教: 我只能以一個外圍觀察者而非參加者去作評語。我所知道有關這會議的事都來自媒體及和其他主教的言談交流。我會等待教宗預計在三月頒布的會議最終文件才會有我自己的最終意見。 話雖如此,有兩件事情令我失望。首先是太多媒體的注意力都放在有關離婚後民事再婚者的共融[即領聖體]問題,以及同性戀傾向和同性民事結合的問題。這都分散了世界主教會議真正的焦點,就是如何在現今社會及教會中支持家庭生活。
有關聖周四洗腳禮的變動
梵蒂岡網站的 Bolletino 在昨天(2016年1月21日)刊登了一份 2014年12月20日教宗方濟各給聖禮部部長 Cardinal Sarah 的 信函,以及相對應的一份 法令。 大概就是,就教宗的要求,聖禮部更改了聖周四洗腳禮的禮文,由 「 Viri selecti (被選的男人) deducuntur a ministris…」更改成「 Qui selecti sunt ex populo Dei (由天主子民中被選的) deducuntur a ministris…」,即是說洗腳禮中,女性可以被選參與洗腳禮。 [getty src=“463002137” width=“445” height=“297”] 以執行上來說,這改動影響不大。反正香港不少堂區已是慣例上會選擇女性參與洗腳禮,只不過是由之前大家這樣做是違反禮儀規定,現在變成禮文批准的行動。
由教宗方濟各舉行彌撒到彌撒方向
教宗方濟各在過去的主日(2016年1月10日)在西斯汀教堂 (Sistine Chapel) 舉行嬰兒洗禮及彌撒。由感恩經開始教宗以面朝東方地形式 (ad Orientem) 舉行彌撒。 筆者在近幾天,還聽到有新教友說根據「梵二精神」,神父不會把背脊對著教友開彌撒。這是完全錯誤的。在整個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從來沒有說過彌撒祭獻的方向應面向教友舉行。
祝願教宗方濟各生辰快樂!
今天是教宗方濟各的79歲生辰,《樂山樂水》一眾作者祝願教宗 如日之升、壽比松齡!
慈悲聖年即將開幕:兩位教宗將同時出席
今天是聖母無原罪始胎慶日,也是慈悲聖年的開始,祝各位讀者一個有福充滿恩寵的聖年!
[報道分享] 教宗方濟各自上任訪聖母大殿28次
筆者今天無意間看到一篇報道;適逢在另一作者的建議下進行「聖母無染原罪九日敬禮」,便覺得這篇報道更有意思,特意翻譯與各位讀者分享。 [embed]https://www.dropbox.com/s/itz2e1exsc6ov8o/%E8%81%96%E6%AF%8D%E5%A4%A7%E6%AE%BF_2.jpg?dl=0[/em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