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反省
聖周星期三 -- Spy Wednesday
在英文中,聖周的星期三也稱作 Spy Wednesday ,不知道有沒有相應的中文名稱,可稱作「諜變星期三」嗎?
既然稱作 Spy,或筆者亂作的「諜變」,當然就是指今天紀念耶穌最親密的十二人中,有一位在這一天出賣了他。這就是猶達斯.依斯加略。
對於這位出賣自己的猶達斯,耶穌說:「負賣人子的那人是有禍的!那人若沒有生,為他更好。」(馬爾谷福音 14:21; 亦見:瑪竇福音 26:24; 路加福音22:22) 在若望福音中,聖史也指出猶達斯本身的惡習:
「你們要常常喜樂」——喜樂主日的反省
「你們要常常喜樂!」保祿宗徒在寫給斐理伯信友的書信中是這樣勸勉基督信友。但現實上,我們的生活充斥着令人難以喜樂的事:我們工作不順利、和朋友有誤會、跟家人有衝突、生活中遇到意外的事、長輩離世……
與保祿宗徒的勸勉相反,佛家因此認為「生老病死」皆苦,連「生」也是苦的。另外也有不少當代思想,說人生本身毫無意義,只有自己才能為自己生命添加意義。但事實上,如果生命本身並無意義,要個人刻意添加,這種外加的意義亦只是一種自我麻醉,根本上就只是在欺騙自己要辛勞過活,倒頭來還只是一場空。 保祿宗徒的說話則相反,他在提醒所有基督徒,我們的生命即使困難,也是值得喜樂的。
桑普爾總主教講道:凡一城或一家自相紛爭,必不得存立
美國俄勒岡州 砵崙 (Portland, Oregon) 桑普爾總主教 (Archbishop Alexander Sample) 自2013年中接手這教區以來,處處表現他對傳統聖樂及禮儀的熱愛。
於 2015年3月,他在自己的教區的一間隱修院舉行了 主教大禮彌撒。他在講道中提到基督徒應保持團結及合一。
[embed]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JAiceWb_A[/embed]
在講道的一開始,總主教引述了四旬期第三主日的福音,路加福音11:17 :
凡是一國自相紛爭,必成廢墟,一家一家的敗落。
高清/低清的信仰
筆者早前往由參與黃昏平日彌撒,在講道中主祭的神父就著當天讀經,給予我們一些超性的思想與很好的反省。故藉此機會與各讀者分享。
當天讀經一是出自舊約的多俾亞傳11章5-17節,故事中多俾亞運用魚膽向失明的托彼特吹了一吹,再用白翳塗在他的眼上。結果神奇地托彼特便重見光明,並且再一次讚美天主的偉大與奇能。
[讀者來函]在失望中持守信德
剛剛的周日是香港的特首選舉日。讀者 Didymus 來函分享他在這次選舉的反省。 Didymus 提到我們作為基督徒,應以基督徒的目光看待社會中的事務。
[好書推介]《耶穌的慈愛》及《耶穌的智慧》 + 撒種的比喻的反省
早前兒子叫我跟他說故事,隨手就拿了這兩本書跟他一起看:
這是良友之聲出版,一套兩本的 書籍:《耶穌的慈愛——祂的奇蹟》及《耶穌的智慧——祂的比喻》。這兩本書將耶穌的行實及比喻壓縮成較短的篇幅,加上簡單線條的漫畫插圖,兒子也頗喜歡,尤其因為他還未懂字,但他能在圖畫當中認出耶穌驅魔、將水變酒等等在彌撒中聽過的福音1,使他很有親切感。而文字方面簡短易讀,相信初小的學童也能讀出趣味來。
筆者買的時候就是上圖的那個禮盒裝,還送一個耶穌公仔,可放八達通的,也頗趣緻。
聖人介紹:ST. GERARD MAJELLA (聖哲拉‧馬則 / 聖吉拉‧瑪奇拉)母親和孕婦的主保
好久也沒見筆者的文章吧。嘿嘿,但〈 超簡易焗多春魚〉的食譜點擊率還是很高呢。是的,筆者這陣子真的忙得團團轉,身體家庭健康工作學業靈修也快失衡了。在將臨期收到友人的祝福,就好好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聖三主日讀經反省
剛剛過去的主日是聖神降臨後的第一個主日,也就是聖三主日。我們在這天慶祝了天主聖三的奧跡,這是天主內部的愛的奧秘。但這愛的奧秘,我們不能單純地抽離地認為是哲學問題或思考功課,這奧秘其實和我們的信友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
聖教會將這聖三奧秘的慶祝放在這個主日確是十分合適,因為這就是聖教會在聖神降臨後的重要啟示及任務。羅馬禮的普通形式及特殊形式在福音的選段上,正正在反映著這兩個方面。
進教之佑九日敬禮分享講辭
這篇講辭是筆者於5月17日,聖母進教之佑瞻禮九日敬禮的第三日,向部分兄弟姊妹所作的分享,現在亦分享如下。
自己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卑微而偉大的瑪利亞》,分享了幾個關於聖母瑪利亞的思想,今日希望與大家分享少少。現在回想,寫作不一定是為了表達一些自己認識的東西,過程中,也幫助我不斷地反思和學習。
在四部福音中,有兩個地方,很容易讓人誤會,以為耶穌不尊敬自己的母親瑪利亞︰
第一個地方,在《若望福音》的第二章,大家都熟悉的加納婚宴,當時酒缺了,瑪利亞對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耶穌回答說︰「女人,這於我和你有甚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若2:3-4) 我們看看耶穌回答完之後,聖母有甚麼反應。瑪利亞對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甚麼,你們就作甚麼。」(若2:5) 她對兒子耶穌基督的信賴和服從,絕對是信德及謙虛的表現!表面上,耶穌好像拒絕了聖母的請求,但我們都知道,因著聖母的轉求,耶穌最終提早行了第一個奇蹟。所以,我們見得到聖母有信德和謙虛的心。此外,她細心留意人們的需要,並為他們轉求,她為甚麼能夠這樣做到?因為她對(人類)子女的愛。
福音隨想: 愛德服務的意義
上星期是中國人慶祝的農曆新年,但也不及普世教會踏入四旬期,因為四旬期是一個讓我們重新反省我們信仰核心的時期。
猴年第一篇文章,Prudence打算分享一下這兩天的反省。日前(2月15日星期一)參加平日彌撒,當天福音讀到在這慈悲禧年中「形哀矜」的解讀:
恭讀聖瑪竇福音 25:31-46
耶穌向他的門徒說:「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神一同降來時,那時,他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的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山羊在左邊。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裡,你們來探望了我。那時,義人回答他說:主啊!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饑餓而供養了你,或口渴而給了你喝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了你作客,而收留了你,或赤身露體而給了你穿的?我們什麼時候見你患病,或在監裡而來探望過你?君王便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然後他又對那些在左邊的說:可咒罵的,離開我,到那給魔鬼和他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裡去吧!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的;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沒有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沒有給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監裡,你們沒有來探望我。那時,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幾時見了你饑餓,或口渴,或作客,或赤身露體,或有病,或坐監,而我們沒有給你效勞?那時,君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沒有給這些最小中的一個做的,便是沒有給我做。這些人要進入永罰,而那些義人卻要進入永生。」──上主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