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音樂黑名單
1922 年,美國 Society of St.
陳繼容博士電台短講 (2)
繼續分享陳繼容博士的電台短講。節目全文及重播在 這裡。
各位聽眾:
……
天主教會的聖事是由主耶穌基督建立,一共有七件,就是聖洗、堅振、聖體或感恩祭,又稱彌撒、告解(也叫修和或懺悔聖事)、病人傅油、聖秩以及婚姻。
陳繼容博士電台短講 (1)
活水基金和新城財經台其實已合作好一段時間,製作名為「金錢以外」的電台節目。這是一個數分鐘的短講,分享天主教訊息。
最新的一個系列則由陳繼容博士 (Dr. Anna Chan) 主講,題目為「 天主教會7件聖事」。
短片分享 - The Cardinal
以下是一套舊電影 The Cardinal 的片段。片段是電影中的聖秩聖事彌撒。
文章分享:彌撒中的「本有部分」 的音樂
早前我們在 Facebook page 提過,在 Views from the Choir Loft 網誌有位作者 Andrew Leung 是來是香港的。現分享一下他的一篇 文章。原文是英文,筆者自行翻譯做中文,如有修正歡迎指出。
原文其實是 VftCL 的一個系列文章的其中一篇,談論在彌撒中的「本有部分」 (Propers) 的音樂。
先簡單解釋一下,每次彌撒可分為不變的「常用部分」 (Ordinary) 及因禮儀年曆變更的「本有部分」或 (Propers) 。例如致候詞、悔罪經、垂憐經、信經等就是「常用部分」,集禱經、獻禮經、進台詠、領主詠就是「本有部分」。
人啊,你要記住,你原是灰土,你仍要歸於灰土
祝各位讀者有一個祝滿恩寵的封齋期!
上圖所繪的雖然是十六世紀中的歐洲,但其實和現在的香港也不是非常相似嗎?在畫右方的教會叫我們悔改祈禱,但畫左方的人還在瘋狂地吃喝玩樂,畫下方還有個大胖子醉到坐上了啤酒桶!
唱彌撒和在彌撒唱歌
筆者過去的一星期,家中三代同病,忙於照料,故現在才發文一篇。
筆者曾參加過不同的歌詠團,包括堂區的歌詠團,特別彌撒的 ad-hoc 歌詠團。根據筆者個人經驗, 很多歌詠團成員,甚至神職都彌撒中的音樂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他們認為他們要在彌撒中唱歌。
其實不是。 一個好的歌詠團不是在彌撒中唱歌,而是要唱彌撒。
2月2日-- 獻耶穌於主堂,聖母取潔
2月2 日是聖誕後的第40天:獻耶穌於主堂,同時也是記念聖母取潔的節日。跟據猶太法律,生產後的女性是不潔的,一段日子後要行取潔禮:
公教報論守齋
今期公教報 社論 論到本年的聖灰星期三因又再遇到大除夕而主教免除守齋本份,筆者覺得寫得非常好。讓筆者引述其中論述部分:
在菲律賓馬尼拉的大型彌撒中的「傳聖體」
[警告:下列短片有可能使熱愛聖體人士不適,包括頭痛、噁心、心痛、眼淚直流、失眠、與別人爭論該如何領聖體或其他症狀。敬請有關人士先考慮自己身體狀況才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