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
拿爾多香液的決擇(1)
筆者在這 拿爾多香液系列的第0篇 問了三個相關的問題,分別是:
耶穌為甚麼容許瑪利亞將極珍貴的油倒在他頭上,而不是把油賣掉施捨給窮人? 為甚麼教會要購買祭衣,而不是把錢施捨給窮人? 新人應該不購買婚戒,而將錢施捨給窮人嗎? 筆者問這幾條問題的原因很顯現而見,就是要 對整體教會,及個別信友及神職於錢財的使用作一個思考。有需要考慮使用錢財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財力有限,但需要做的事無限。這就關乎著選擇的問題。而事實上,沒有人能夠不思考錢的問題,連隱修士都不能倖免。
拿爾多香液的決擇(0)
若望福音12章有一段這樣的記述:
逾越節前六天,耶穌來到伯達尼, 就是耶穌從死者中喚起拉匝祿的地方。有人在那裡為他擺設了晚宴,瑪爾大伺候,而拉匝祿也是和耶穌一起坐席的一位。那時,瑪利亞拿了一斤極珍貴的純「拿爾多」香液,敷抹了耶穌的腳,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屋裏便充滿了香液的氣味。那要負賣耶穌的依斯加略猶達斯──即他的一個門徒──便說:「為什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
「為甚麼不把這香液去賣三百塊德納,施捨給窮人呢?」耶穌時代,一塊德納是一個普通人一天的薪金。三百塊德納大概就是一個人一年的薪金。換轉是今天的香港,大概是:$14569 x 12 = $1748281。四捨五入算則大概是18萬港元。所以說,若望形容這是「極珍貴」絕對沒有言過其實。
WWJD? What would Jesus Do? 耶穌有責斥瑪利亞瑪達肋納嗎?
卸白衣主日
復活節後的主日有很多名稱。現時最普遍的便是稱作復活期第二主日。
陳日君樞機將主持主教大禮彌撒
剛剛在陳日君樞機 (Joseph Cardinal Zen) 的 Facebook page 見到,他將舉行傳統拉丁禮的主教大禮彌撒 (Pontifical High Mass)。
日期:4月12日(卸白衣主日) 時間:下午 3時 地點:太子 聖德肋撒堂
別人的小朋友望彌撒---還在哭!
早前《樂山樂水》有幾篇文章都是關於嬰幼兒在彌撒的表現,有讀者說:
幼童參加彌撒,無可避免地會發出聲音 (有時只是輕量的聲音),有些教友很接納,有些則會面露不悅之色,他們認為小朋友干擾彌撒安靜的氣氛,甚至我聽過有些服務人員會 “趕人" ——真的是 “趕",而不是好言相勸 —— 令很多父母難堪和苦惱。
作為教友,我們應如何面對在禮儀中哭鬧的小孩子?在討論實際做法前,請容許筆者先討論教友望彌撒應有的心態,才再分享一下筆者的實質建議。
其實香港的教友很多時都有種潔癖,或對彌撒有種錯誤的觀念,引致他們認為彌撒中要一粒聲也沒有。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要反問自己,為甚麼彌撒要保持安靜。而這個問題的基礎是:甚麼是彌撒。讓我們重溫這基礎教理
陳繼容博士電台短講 (4)
之前跟大家一起看過陳繼容博士談聖洗聖事,讓我們一起再看陳博士談堅振聖事。
原文及錄音在 這裡 和 這裡。
各位聽眾:
講完聖洗聖事,今晚我們開始談及堅振聖事,「基督徒入門聖事」的第二件聖事,或者第二個步驟。
人在領洗之後重需要領堅振的原因,是因為藉著堅振聖事, 領了洗的人一方面可以和教會更完滿地結合一齊。另一方面,又因為受到聖神特別力量的支持, 更應該以言以行,宣揚並維護教會的信德,作主耶穌基督真實的見證人。所以,堅振聖事為領了洗的人,是必要的。
在施行堅振聖事的時候,主教(或者神父)[正權施放人應為主教,文末將談到神父也可受任命施行堅振。]會為領堅振的人傅油,這個傅油禮彰顯出「基督徒」這個詞原來的意思:「受傅油者」。這個稱呼出自基督自己。因為中文基督是從希臘文 Christos翻譯過來,而 Christos的意思正正是「天主以聖神所傅」的那位 (宗10:38)。
陳繼容博士電台短講 (3)
讓我們繼續看陳繼容博士的電台節目
原文及錄音:
第三集:聖洗聖事 第四集:聖洗的相關問題
音樂黑名單
1922 年,美國 Society of St.
陳繼容博士電台短講 (2)
繼續分享陳繼容博士的電台短講。節目全文及重播在 這裡。
各位聽眾:
……
天主教會的聖事是由主耶穌基督建立,一共有七件,就是聖洗、堅振、聖體或感恩祭,又稱彌撒、告解(也叫修和或懺悔聖事)、病人傅油、聖秩以及婚姻。
陳繼容博士電台短講 (1)
活水基金和新城財經台其實已合作好一段時間,製作名為「金錢以外」的電台節目。這是一個數分鐘的短講,分享天主教訊息。
最新的一個系列則由陳繼容博士 (Dr. Anna Chan) 主講,題目為「 天主教會7件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