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mountainandwater

心靈寄託?
很多時我們都聽到很多教外人說,信教能讓人心靈有所寄託,其實也有不少教友有這個想法,覺得信教後能讓自己遇到困難時有點寄託。筆者不評論其他宗教,但如果我們回到我們的大公信仰: 大公信仰不是一種心靈寄託。 OK,其實可以清楚一點,如果一個人是單單為了心靈寄託而跟隨大公信仰,他很大機會 1)感到很多規條,很失望,因為信仰不會自動解決他生命中的難題;或 2) 只是聽信仰中他合聽的部分,其他的他就當聽不到。 然而,大公信仰可不是一碗心靈雞湯,大公信仰是一碗苦口良藥。
堂區團體?
筆者小時候在一個成長中的堂區長大,由起初堂區只有數百人,一個主日兩台彌撒,到後來每主日超過兩千人,一個主日連提前彌撒共有六台彌撒。筆者很感謝家人,因為他們在堂區也頗為活躍,讓我也能夠在堂區認識到很多人,在朝拜天主的之外能夠過社交生活。 後來筆者婚後搬家,轉到另一個較小的堂區,由於人少,因此筆者也很快(感謝天主)能夠加入該堂區團體當中。而現在的團體,每月也有午餐聚會,讓教友們可以輕鬆聚會,比較長時間的交談。
被遺忘了的地獄
近期的一些想法: 我們身邊的教友相信地獄嗎? 教友們相信有人會下地獄嗎? 教友們相信 自己 有機會下地獄嗎? 先說清楚,這並不是針對個別或某些人而論,而是整體教友而論。
2月2日-- 獻耶穌於主堂,聖母取潔
2月2 日是聖誕後的第40天:獻耶穌於主堂,同時也是記念聖母取潔的節日。跟據猶太法律,生產後的女性是不潔的,一段日子後要行取潔禮:
天使聖師
由於太忙,昨天(28/01)沒有提到是天使聖師的瞻禮。他是天主賜給教會的一塊智慧瑰寶。
教宗的聖週行程
梵蒂岡新聞網剛剛登出了教宗方濟各二月至四月的活動日誌, 原文。 值得留意這裡:
慈悲的……鵜鶘?
不知讀者有沒有發現樂山樂水的 Facebook page 一直都是在用鵜鶘的圖片。近日換了的這張是出於香港某個小堂的祭台。[有看官認得這出於這出於哪一間小堂嗎?]究竟這鵜鶘代表了甚麼嗎?
公教報論守齋
今期公教報 社論 論到本年的聖灰星期三因又再遇到大除夕而主教免除守齋本份,筆者覺得寫得非常好。讓筆者引述其中論述部分:
在菲律賓馬尼拉的大型彌撒中的「傳聖體」
[警告:下列短片有可能使熱愛聖體人士不適,包括頭痛、噁心、心痛、眼淚直流、失眠、與別人爭論該如何領聖體或其他症狀。敬請有關人士先考慮自己身體狀況才觀看。]
做個告解真漢子
之前我們看到, 柏克樞機認為要推廣男性新福傳,告解聖事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可惜地,告解聖事對現代教友是一個一年辦兩次的尷尬時刻,所以大伙兒都選擇在堂區將臨期及四旬期的團體悔罪時,像新年排年宵一樣逼逼逼,好像大家一起逼便沒有那麼尷尬。\n\n \n\n但這個真的是辦告解的好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