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mountainandwater

與 Cardinal Burke 的訪問.二:教會及男性新福傳
在上篇的 訪問記錄 中, Cardinal Burke 提到現代社會男性遇到的問題。然後樞機會集中於這些問題對教會的影響,及開始談論樞機自己心中的解決方法。 Matthew:樞機閣下,那麼這天主教的「男性危機」對教會有何影響? Cardinal Burke: 教會變得非常女性化。 女人當然是很好的。他們很自然會回應邀請而活躍於教會。除了神父以外,至聖所變得全是女人。 很多地方的堂區的活動甚至禮儀都被女人影響而變得非常女性化,而使男人都不想參加。[對。就好像當一大班女人在談天,男人也不想參與一樣。如果你想教會多點男生,你需要讓男生有一個屬於他們的地方。]
與 Cardinal Burke 的訪問.一:男性在現代社會的危機
在1月5日, thenewemangelization.com 登出了一段與 Cardinal Burke 的 訪問,內容與現在教會中的「男性危機」有關。雖然訪問的主要關注對象是美國的男性,但其實對香港的男教友也很有幫助,很值得分享。 訪問者為New Emangelization Project的 Matthew James Christoff。被訪者為 Cardinal Raymond Leo Burke,美國樞機,之前是教廷最高法院法官,現為 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 的Patron。 筆者會將這訪問分三節翻譯出來。 重點 及[評論] Matthew:樞機閣下,我們很高興並且有幸能夠在這裡跟你做訪問。今天我們談談在美國的公教男性的情況,及我們如何能夠吸引多些男性參與新福傳。在開始時,不如樞機閣下先形容一下現在天主教會男性的情況? Cardinal Burke:我認為在過去這50年左右,男性對於在婚姻聖召,及整體在教會的生活都有所困惑。這都出於不同的原因,但由1960年代開始攻擊教會及社會的極端女性主義使男性被邊緣化。
「所有宗教所宣講的都一樣」
“There is a phrase of facile liberality uttered again and again at ethical societies and parliaments of religion: “the religions of the earth differ in rites and forms, but they are the same in what they teach.” It is false; it is the opposite of the fact. The religions of the earth do not greatly differ in rites and forms; they do greatly differ in what they teach.” — G. K. Chesterton (Orthodoxy) 英國作家 Chesterton 一百多年前的這句說話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仍然合用。到了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說「世上的宗教相異的是禮儀和形式,他們所宣講的都是一樣」這些錯誤。可惜的是,現在連很多神職、修道人以為所有宗教都一樣,就好像信所有宗教都沒有分別。更愚蠢的是有些天主教的修道人向佛教或 New Age 取經學習祈禱默想,就好像醫生向巫醫請教使用抗生素的用法一樣,然後說所有醫術都一樣。在不否認巫醫青蛙藥的效力時,我認為使用抗生素卻不是他的強項。
[圖片故事] - 我的繼任人會在獄中死去
美國的喬治樞機:「我預期我會在床上死去,我的繼任人會在獄中死去,他的繼任人會在公共地方作為殉道者死去,他的繼任人將由變成廢墟的社會中撿起碎塊並慢慢地重建文明,一如教會在人類歷史所作的一樣。」
Epiphany - Twelve Days of Christmas
主顯節快樂……﹝?﹞ 在香港教區及很多其他教區,主顯節被移到星期日。筆者其實不甚明白這有甚麼禮儀上、神學上,或牧民上的好處。反而,慶節的轉移往往帶來禮儀上及牧民上的困難。
一月一日的禮儀 - 東方禮及拉丁禮的反思
近幾年,因著聖像畫的流行,再加上早一兩年教區禮委會曾邀請天主教東方禮的神父到訪及主持神聖禮儀1,不少教友對東方教會多了關注。再加上,教宗在去年兩次和巴爾多祿茂宗主教會面,讓我們燃起公教及正教完結分裂的希望。 其實這是好事,尤其我們應記得教會靠著她的兩邊肺呼吸2,所以在增加對東方禮認識的同時,我們其實也更認識到拉丁禮的傳統。我們知道禮儀律和信仰律的緊密關係,如果我們留意到東西方禮儀相呼應的地方,可能這將是幫助我們解決兩者信理難題的契機。 早兩天元旦, 見到了有人介紹在拜占庭禮中,一月一日是「吾主耶穌基督我等救主受割損慶日」。當我們覺得這安排很有意義,而且很有聖經根據的時候3, 我們也不要忽略其實在傳統拉丁禮中,一月一日也是慶祝耶穌受割損的慶節。
禮儀中的科技
很久沒有出 post 了。雖然在之前的十多天放了假,但由於要照顧小朋友 + 去不同的禮儀 + 跟家人去了渡假幾天,所以都沒有時間寫東西。 言歸正傳。 有時我們忘記了教會的禮儀在過去的時間是怎樣的,例如:沒有咪高峰,不會燈火通明﹝尤其是清晨及晚上的禮儀﹞,沒有很好的空調﹝建築上可有幫助,但一定不會有冷氣暖氣﹞…… 我們現代人需要一個 24/7 都是一模一樣的室內環境,有人說話就一定要有咪高峰。其實禮儀的效力就在我們放棄科技時更明顯。禮儀所追求的不是「實用」,而是以每一個標記提示我們超性的意義,蠟燭即使不用作照明,它們還能夠提升禮儀的莊嚴。
Gloria in excelsis Deo!
謹祝各位聖誕快樂!
將臨期第四主日
已進入了將臨期第四周,是準備聖誕節的最後階段。希望大家已經 / 安排了在聖誕前的告解。
「慈母教會 -- 藝術的愛好者」
一次近期的日常對話中,聽到有位非教友說他非常喜歡歐洲的天主教堂,很漂亮;但香港很少天主教堂。當刻我有一點尷尬,因為我在想,香港不是沒有天主教堂,而是那些教堂的建築是不能讓你認出是天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