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We Believe 第二天活動分享

·
WeBelieve2025 - 本文屬於一個文章系列。
§ 2: 本文

上文提到參加了 WeBelieve 信仰節週末,而第一天主要是紥營和晚禱。第二天7月26日星期六的節目更為豐富。

早上日程
#

早上彌撒
#

露營實在睡得不好,六時未到便醒來了,但正好去早上七時的彌撒。

早上的彌撒

回到帳幕,簡單煮了早餐便趕去別的活動。

聖藝講座
#

送了小孩去小孩子的活動,便和妻子去聽聖藝藝術家 Martin Earle 的演講 (How to Make Sacred Art and Why We Should)。Martin Earle 的創作類型很廣,由木雕到繪畫都有;而且他會用一些很傳統的蛋彩顏料 (Egg tempera) 作畫。 Earle 表示,聖藝的目的是為了讓禮儀能夠進行。由基本的祭器、禮儀服飾作為最基本,引伸到聖堂建築物的本身、祭台的十字架及畫作等等都是為了禮儀的進行。Earle 也表示,聖藝的基礎目的不是為了教育,雖然它們能夠有教育意義,但服務禮儀、讓祭獻能夠舉行才是聖藝的存在原因。聖藝的創作不能是信友理解力的最低標準,反而藝術家應考慮怎樣的藝術才能合理地表現出天主的光榮。因為聖藝的創作必須是每個細節都要追求完美。Earle 續表示,他也會和不同專長的藝術家合作,在自己不擅長的部分讓更合適的藝術家完成。

Earle 被問到他的創造心境,他說最適切的聖經故事就雅各伯在夜間與天使搏鬥的記載。他說,藝術家的創作經常就是在黑夜中和天主的使者搏鬥、被打傷遇到拙折,直到遍體鱗傷,但最後卻會得到祝福。

在問答環節, 筆者刻意問Earle 為甚麼會決定用這些傳統顏料而不是更近代的顏料,他回答說他也有新的科技協助,例如用電腦協助木村切割等科技,但他提到有些較新的顏料例如壓力克顏料 Acrylic,其實在一段時間後會有損耗,而它沒有經歷史洗禮,沒有人知道幾百年後要如何修復。但蛋彩顏料經歷過時間洗禮,我們已很清楚蛋彩的損耗模式、以及在往後的幾百年要如何維復。

聖藝藝術家 Martin Earle 講座

午間祈禱及聖樂
#

之後就去了由道明會修女帶領的午間祈禱。這午間祈禱最後還有 Southwell Consort 聖詠團詠唱三首多聲部聖樂。筆者錄起了當中 Victoria 所寫的多聲部作品《聖母經》 (Ave Maria)。

午間祈禱

下午日程
#

回到營幕,挑戰自己煮了兩杯米,添了一大碗飯,吃飽了便再出去了。

何為人
#

但吃飽了再聽講座就實在令人昏昏欲睡,但也盡力堅持聽了一個有關信仰「何為人?」的講座(What Makes Us Human? | Identity, Personhood, and the Image of God)。講者是道明會的 Father Simon Gaine, OP 。內容之後再談。

道明會神父 Father Simon Gaine, OP

聖莫拉的女兒
#

之後去了聽 St. Gianna Molla 的女兒 Dr. Gianna Emanuela Molla 分享她母親和父親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活出聖德 (Juibilee Celebration: Dr. Gianna Emanuela Molla on Holiness: “Living the Ordinary Extraordinarily”)。 Dr. Molla 很熱情地分享她的家庭,她的母親如何在日常工作不斷活出天主的聖意,以及她的母親因着同一的愛去選擇了女兒而不是自己的生命。

東西相遇
#

休息片刻後便去參加了一個有關「東西相遇」的講座。這裏的東西倒不是我們平日所說的東西文化,而是拉丁教會和東方禮教會在現代的相遇 (East and West: Perspectives On and From the Univeresal Church)。講座由 Canon Marcus Holden 主持,主講者有 南華克總教區的威爾遜總主教 (Archbishop John Wilson of Southwark)、烏克蘭拜占庭禮教會倫敦聖家教區的諾瓦科夫斯基主教 (Bishop Kenneth Nowakowski of Ukrainian Catholic Eparchy of Holy Family of London)以及敘利亞-瑪拉巴禮教會的 Pallickamyalil 執事 (Deacon Joice Pallickamyalil)。

敘利亞-瑪拉巴禮教會是聖多默宗徒到了印度所建立的教會,而烏克蘭拜占庭禮教會則是天主教會中最大的東方禮教會。兩者都是與伯多祿宗座共融的教會,都屬於天主教會。

幾位講者分別講述了由於各種歷史及國際政局因素,英國本土烏克蘭教會及敘利亞-瑪拉巴禮教會的人數在過去幾十年大幅增加,但起初本地的拉丁禮教會都不認識他們。兩位東方禮的教士分享了當他們的教士來到與本地主教溝通時,拉丁禮主教都對他們帶着妻兒的神父感到困惑。但現在的情況就是,英格蘭的拉丁教會有將不同地方的教堂送給東方教會讓他們牧民。幾位教士都表示,無論是天主教的西方會或是東方教會,我們都不是在兢爭。如果有外教人在拉丁教會找到天主,我們都應該喜樂;如果有外教人在烏克蘭教會相基督相遇,我們都應該慶祝;如果有外教人在敘利亞-瑪拉巴禮教會中體驗到聖神的感動,我們應該鼓勵他加入。這些都是由宗徒傳下來、與伯多祿宗座共融的教會,我們是彼此的兄弟。

幾個不同天主教會的對談

麥美倫爵士聖樂講座
#

簡單晚飯後,把握時間更去了聽蘇格蘭作曲家 Sir James MacMillan 麥美倫爵士分享他對禮儀音樂及靜默的看法 (The Transcendent Harmony of Music and Silence)。麥美倫爵士表示,好的聖樂當中,靜默是被寫了進整個作品之中。信友在聽到聖樂之後,自然被拉入這靜默堂中與天主相遇。在這喧鬧的世代,聖樂中的靜默應該是在禮儀中信友能夠交付痛苦的時刻。

麥美倫爵士

進化論講座
#

之後馬上去另一個演講廳帳幕聽講座,今次是由兩位道明會神父: Father Simon Gaine, OP 以及 Father Richard Ounsworth OP 的自由對談,題目是:「起源:天主教友相信進化論嗎」 (Origins: Do Catholics Believe in Evolution?) 。 Father Gaine, OP在這個講座中也提到,這個題目也有點是早前的分享的延伸。這兩個講座十分有趣,筆者打算另文再談。

道明會修女介紹兩位道明會神父講者

夜禱
#

孩子睡了之後,筆者便參加最後的夜禱 (Compline)完結這一天。這一天的感覺是,比起露營,更像參加研討會。連孩子也說,講座十分有趣味,但實在太燒腦,累得起。不過在知性及靈性後回到帳幕休息,的確也很有意思。

夜禱
分類: 活動
WeBelieve2025 - 本文屬於一個文章系列。
§ 2: 本文
如果希望不靠社交媒體,直接收到《樂山樂水》電郵通訊,請按此

相關文章

We Believe 第一天活動分享
來到 St Mary’s College是為了參 …
[更新!!][活動快訊]郎覓豪(Uwe Michael Lang)神父禮儀講座 -- 港澳台一炮三響
[14:30 更新:] 筆者沒有看清楚便弄錯了, mea …
良十四世談聖樂
教宗良十四世指出多聲部作品中每個聲部各自有不同的旋律,在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