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十字聖架乃吾人之救贖

·
目錄

原來十字架的道理,為喪亡的人是愚妄,為我們得救的人,卻是天主的德能……的確,猶太人要求的是神蹟,希臘人尋求的智慧,而我們所宣講的卻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這為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為外邦人是愚妄,但為那些蒙召的,不拘是猶太人或希臘人,基督卻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格林多人前書1:18, 22-24﹞

如果保祿出現在現代的社會,他會如何指責我們呢?現代人似乎已不在尋求智慧,也不是在要求神蹟。與其說現代人在追求錢財,倒不如說追求一個能夠自己完全掌握的生命。

由讀書時期開始,我們就被教導努力讀書就能進好的大學,有好的大學就可以有好的工作。到了工作時期,就要當專業人士,或進某幾所公司,或要如何做生意,然後有可觀的收入,每年去幾多次旅行。然後到了某個時候要結婚,要住哪裏,甚麼時候有小孩子,有多少個,孩子們往哪裏上學、學甚麼興趣。

我們不單要掌握自己的生命,連我們身邊的人的生命軌跡都要預早安排好。我們對生命的安排容不下變化,但這種控制欲似乎有點不合現實。世界的變化經常都比我們想像都大。不單勞動巿場會變化、不單經濟會有上落;人類在經歷兩次大戰後幾十年相對地沒有大型戰亂後可能又會面對全新的地緣政治變化、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局面。我們跟據以往數十年的相對安穩的生活,真的能夠指引我們將來二十年的生活嗎?

十架永立 - 鄧以明總主教作榜樣
#

Carthusian 隱修會的格言:「 Stat crux dum volvitur orbis」「世界變幻,十架永立」對我們是很好的提醒。世界的變化總是令人不知所措,只有永恆的十字架是我們基督徒信心所在、救贖的來源。

這不是說基督徒不會遇到困難。反而基督徒仍然不斷受迫受。筆者讀完了鄧以明總主教的自傳。他成為了廣東主教後,因為堅持公教信仰,被囚22年,其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單獨囚禁,不能夠開彌撒,也和外間斷絕了一切的聯繫。然而他沒有背棄過信仰,他被釋放前被審問,仍然冒着不被釋放的風險,表示天主教會不能斷絕和羅馬教宗的共融,不能屈服於「三自教會」之下。

這就是希臘人眼中的愚妄、也是現代人眼中的愚妄。但鄧以明總主教卻視這是天主的德能及知慧。他出獄後向耶穌會的初學分享,22年的監獄生涯對他來說就像是一次很長的初學,讓他學習謙遜,學習在苦難中結合於基督的苦難。當然我們不是每個人也有恩寵去面對這些挑戰,但在每天的小小困難中,我們也應祈求天主使我們能夠放開自己的堅持;與其靠自己的努力逃避苦難,不如讓自己接受天主的恩寵去面對苦難。

倫敦十字聖木
#

今年十字聖木將到訪英格蘭的不同地方,由倫敦 (London)、伯明翰 (Birmingham)、普雷斯頓 (Preston)、約克 (York) 、牛津 (Oxford) 等地。第一個相關活動更是聖週五於倫敦的聖體堂 (Corpus Christi, Maiden Lane) ,在黃昏 6時的苦路禮儀之後就會有聖體出遊。在附近的教友可以考慮參加,在世界當中宣示信仰之餘,亦是默想基督苦難的好時機。

十字聖架

分類: 中國教會 樂山樂水 靈修

相關文章

四旬期開始
剛剛過了聖灰星期三開始了神聖的四旬期,刻意請假不上班,想專心 …
對痛苦的反思
甚麼是痛苦? 人生在世,總少不免要面對不同形式的苦痛:生病、 …
能力、責任、聖召
“With great power co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