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 Farnborough Abbey 的 Dom Gregory 在彌撒的主日講道,加上自己的一點默想,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進入了「主顯節後」時期,教會繼續默想耶穌誕生的奧跡。主顯節顧名思意,就是紀念天主降生成人而顯現及世界;而主顯節本身就有三重的意思:賢士朝拜耶穌突顯耶穌的救恩要廣及萬民、耶穌受洗宣告聖亖奧跡、而耶穌於加納婚宴第一次行神蹟強調耶穌的天主性。
剛剛主顯節後第二主日,福音就是若望福音所記載的加納緍宴。在彌撒前默想福音時,筆者留意到耶穌變成酒的水確實很多。因為每一個取潔禮用的水缸是可以坐人的大小,而耶穌則變了六個缸份量的酒,還是要好酒。筆者默想時卻在思索:這麼多的酒,怎樣處理才好?
到了福音後的講道, Dom Gregory竟然真的提出了這個問題。聖史若望沒有記載婚禮主人家如何處理這些酒,所以神父也沒有自行推論。然而神父卻指出,好酒是用來喝的,所以自己喝不完的,也應該讓其他人欣賞。而這些滿溢的好酒,完完全全就是天主豐厚的恩寵。而在教會奇妙的安排下,這篇福音之前的讀經正正是保祿宗徒致羅馬人書12:6-16。
按我們各人所受的聖寵,各有不同的恩賜:如果是說預言,就應與信德相符合;如果是服務,就應用在服務上;如果是教導,就應用在教導上;如果是勸勉,就應用在勸勉上;施與的,應該大方;監督的,應該殷勤;行慈善的,應該和顏悅色。愛情不可是虛偽的。你們當厭惡惡事,附和善事。論兄弟之愛,要彼此相親相愛;論尊敬,要彼此爭先。論關懷,不可疏忽;論心神,要熱切;對於主,要衷心事奉。論望德,要喜樂;在困苦中,要忍耐;在祈禱上,要恒心;對聖者的急需,要分擔;對客人,要款待。迫害你們的,要祝福;只可祝福,不可詛咒。應與喜樂的一同喜樂,與哭泣的一同哭泣。彼此要同心合意,不可心高妄想,卻要俯就卑微的人。不可自作聰明。
Dom Gregory 指出,聖保祿在列出天主給教會賜予的各種恩寵。聖保祿同樣在提醒羅馬教會,恩寵是不能浪費。教會今天藉保祿的書信及若望記載的福音提醒信友,我們每人及我們作為教會所領受恩寵就好像耶穌於加納婚宴變的酒一樣,其實是非常多,而恩寵的目的就是要有益於眾人。我們要將恩寵好好分施出去,就是要按保祿所說的以不同方法運用不同的恩寵;否則就好像白白浪費耶穌在我們人性中變出超性的美善。讓筆者以同一台彌撒的領主後經作結:
主,望祢在我們身上加強祢德能的作用;祢既已以聖體聖事滋養了我們,求祢藉着祢的恩寵準備我們,為能承受此聖事內的恩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