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2007年7月7日,教宗本篤十六世頒布了《歷任教宗》自動手諭,並附帶一封給全球主教的信函。讓全球拉丁禮司鐸能夠無須特殊批准地自由選擇按1962年版本及2002年版的《羅馬彌撒經書》舉行彌撒,稱前者為「羅馬禮特殊形式」,後者為「羅馬禮通常形式」。這一舉動,確認了所謂的新禮和舊禮彌撒都同是羅馬禮,只是表達形式有別。
這可算是羅馬官方推動「新禮儀運動」(New Liturgical Movement) 的重要一步。
感謝本篤教宗!感謝天主!
Gratias tibi, Papa! Deo Gratias!

碰巧,今年在英國的禮儀研究會 Sacra Liturgia 2016 ,聖禮部的薩拉樞機 (Robert Cardinal SARAH) 在開幕演說中表示,彌撒的方向應是向著(禮儀的)東方。不少人都懷疑這種方向的轉變是否改變了梵二的訓導。
說「向東舉祭」是違反《禮儀憲章》的說法真令人摸不著頭腦。因為單看保祿六世的《羅馬彌撒經書》,禮書本身是預期神父向著祭台舉行彌撒,到某些時候才會按禮書規定轉身望著教友,例如在「弟兄們,請你們祈禱…」的時候。而薩拉樞機亦曾 明言 主祭及教友望著同一方向舉祭符合《禮儀憲章》。
禮儀方向的改變,怎樣也比不上整本禮書的改變。然而教宗本篤在解釋將傳統羅馬禮正常化時,他這樣說:
首先,有人懼怕這份文件削弱了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權威,使是次會議的重要決定——禮儀改革——受到質疑。 這種恐懼是 沒有根據 的。
在這方面,我們必須重申:由 教宗保祿六世頒佈,並其後由若望保祿二世再出兩版的彌撒經書,顯然是感恩禮儀的通用方式 (Forma ordinaria), 而且將繼續如此。由若望二十三世在1962年、梵二之前授權出版,並在是次大公會議期間被採用的《羅馬彌撒經書》,由現時起,可採用為舉行禮儀的特殊方式 (Forma extraordinaria)。將《羅馬彌撒經書》的兩種版本說成「兩種禮儀」並不恰當。反之,這是同一禮儀的雙重應用。
——教宗本篤十六世 附於《歷任教宗》的信函
筆者認為很多有這種恐懼,源自他們錯誤理解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他們認為教會應分為梵二前及梵二後兩個階段,認為兩者有著決定性的分別。然而,教宗本篤多次指出,這種想法只是媒體的謊言,教會在會議前後的教導是一樣的,教理、禮儀、倫理都有著連貫性。
[補充] 有人說「向東」、「使用拉丁文」是後人扭曲梵二的意思?要記得的一點是: 本篤十六世當年是以神學顧問的身份參與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那筆者認為他的觀點不是可以忽視的。
羅馬彌撒經書的兩個版本之間,並無矛盾。在禮儀史中,有成長和發展,卻沒有決裂。 我們的前輩所視為神聖而 予以保存的事物,至今仍然是神聖的,且為我們亦是偉大 的——它們不可能突然被完全禁止或被認為有害。教會的信仰和祈禱所發展出的寶庫,我們務必加以保存,並讓它們享到應有的地位。
——教宗本篤十六世 附於《歷任教宗》的信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