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一起捍衛我們的十字牌牛奶

·

早一個星期前十字牌牛奶頻頻「出事」,令筆者感到十分憤怒,又或者應該這樣說,筆者替修士很不值。相信不少教友都會知道十字牌牛奶的故事,它是自上世紀60年代,由聖母神樂院隱修士創立的本土品牌,是修士們的心血。

「聖母神樂院」屬「嚴規熙篤會」,所謂嚴規,即是過着隱修默觀的生活,他們於修院中以靜默為主。記得小時候到神樂院參加避靜,莊神父曾說過,修士平日都不會多說話,有時更自創手語,與其他修士溝通。

不過,別以為靜默的生活「好得閒」,修士們每日都忙個不停,效率亦相當高。還記得莊神父說過,他們的生活有祈禱、工作、學習。正確一點、詳細一點來說,熙篤會隱修士的生活分為三部份:

  1. 敬主事功:修士們每日聚集於聖堂內頌經、祈禱七次,禮儀、唱經的祈禱方式侍奉天主。(時間表)主日則加上聖體降福。 03:30am 更課  (Vigils) 04:10am 默禱  (Silent Prayer) 06:30am 晨禱  (Lauids) 06:55am 感恩祭 (Mass) 11:35am 午前經  (Terce) 02:00pm 午後經 (None) 05:20pm 晚禱  (Vespers) 07:30pm 寢前經 (Compline)
  2. 神聖頌讀:修士們定時讀經默禱、默想,過默觀的生活,將藏在靈魂深處的聖殿侍奉天主,並將個人生命中的空間給予天主,以靜默的心享受與主同在,同時在靜默中聆聽天主的說話。
  3. 體力勞動:修院團體是上主的聖殿,因此修士們會在各勞動工作中彼此分擔,一起維持修院團體,亦藉此保持最原始純樸的修道方法。猶記得莊神父曾說過,在「開工」前都需要先祈禱,並將工作的勞力與成果都奉獻給天主。此外,神樂院的修士們全是吃素的,聽說一年只有聖誕節才享用火雞慶祝。小時候問莊神父為何吃素,他指食素能令人更易入靜,心神不會煩燥,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克己,對靜默、隱修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如此嚴苛、有規律的生活,不是人人能克服到的。神樂院的勞動生活,以前以牧牛擠奶、耕種為主,自給自足,更創立「十字牌純牛奶」,以這個心血品牌奉獻給天主。但由於神樂院的聖召不多,加上修士們開始年邁,再無親自擠牛奶,自此只製作蠟燭和曲奇餅賺錢,牛奶品牌則讓人主理(據聞神樂院只有少許股份)。

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看起來好像沒有可能,或又有人會問,基督徒該宣傳福音,若不說話、事事沉默的話,如何傳福音?猶記得一位神父說過,很多時候福傳並不需要用口,而要用行動。當我們活好我們今天的生活,以言以行讚美天主、並忠誠地活出聖召時,便是做天主的旨意、做到福傳的工作。

對筆者來說,除了他們真誠的活出聖召外,修士們辛勞工作之成果、每一滴付出過的汗水,亦都是福傳的工作。特別是他們的牛奶品牌,將「十字架」放在品牌上,向人介紹十字架,這是一個如此大的福傳啊!

不過,現時修士們的心血品牌出了問題,他們一直過着隱修的生活,他們每天都會喝工廠送來的「有問題牛奶」。試問一下,別說外教人,有多少教友知道十字牌牛奶的歷史?有多少年輕一代知道十字牌牛奶的過去?有多少人知道十字牌牛奶背後的辛勞?

我深信,修士們一早「睇化晒」,並將一切都交托給天主,更不會像筆者膚淺地形容事件的不值與辛勞,因為筆者相信他們一直都以超聖眼光去看待世事。不過,我們作為教友,是否能為我們的修士做點什麼?至少向身邊的人說說十字牌牛奶的一段故事,亦藉此事件讓我們作福傳,為主作證。

若我們能為天主的光榮、為福傳來捍衛我們的十字牌牛奶,筆者相信修士們會覺得,即使心血品牌出了問題,都是十分值得的。

分類: 社會
如果希望不靠社交媒體,直接收到《樂山樂水》電郵通訊,請按此

相關文章

抉擇
近日聽到一位前輩分享,她與筆者分享了一篇多年前內地高考滿分 …
90歲賣報紙的婆婆 揭示人情冷暖
在香港多個地鐵站的閘口,每天早上都會有不少公公婆婆向你伸手, …
為何通靈板唔掂得?
筆者早陣子從網上看到外國傳媒報道,指受到上月萬聖節上映的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