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不少朋友廣傳對上一期公教報的一篇投稿,是一位名叫 「海星」 的讀者所分享的文章,很有共鳴,令筆者也想作出(遲來的)評價。
全文可按 這裡。

「海星」 說自己正追尋聖召,因此參加聖召彌撒。Prudence先恭喜「海星」,因為考慮聖召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聖召是每人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筆者也邀請各位一同為 「海星」祈禱,特別在五月每日誦唸的玫瑰經中為聖召祈禱。
聖召這個題目十分重要, Prudence也希望能為這題目動筆,現隨着這篇投稿,Prudence有幾點想要評價,但這篇先評論一下「海星」所談到的Action Song與聖召彌撒。
何謂聖召彌撒?不須將事情複雜化,聖召彌撒純粹為聖召向天主祈禱、獻上聖祭犧牲。而重點不是用哪種形式、唱哪些歌、讀哪些經文。
彌撒聖祭並非單單只是感恩祭,大家還記得彌撒聖祭的四個目的嗎? 在彌撒中,包括光榮、感恩、祈求和贖罪,而在每一台的彌撒中,特別是基督的臨在並與我們合而為一那刻,我們都會得到無限的恩寵,我們藉着這些無限且珍貴的恩寵,並以教會合一的力量,為同一意向祈禱。聖召彌撒亦只是為聖召這個意向而獻上聖祭,求主悅納並俯聽我們。
而且,彌撒聖祭本身的禮儀已經十分豐富,藉着禮儀中每個動作、禱文,我們與全球天主教會、與從前到現在的教會,一同獻上聖祭(若不了解彌撒中禮儀、或不認同的話,請閣下接受培育吧!),亦因此更不應被我們 「加鹽加醋」,這既不達全球教會一致性獻禮,也不是完全遵照我主的意願。

說到這裡,Prudence極之認同 「海星」, 彌撒是基督為所有人而設的,已經是一份極珍貴的禮物,我們不需再按人的自我意願,而增加這些口味。又或這樣說,一台彌祭已經有足夠的主食 ( 聖體) 養活我們,我們另外需要有如營養保健品的 培育與靈修,並不是吸引我們眼球、口味與感覺的零食。
Action Songs本身不是問題,大家可以在彌撒聖祭以外以這種方式祈禱,以活潑的方式祈求,但絕不能以Action Songs代替聖樂、搗亂禮儀。而且另外一點,就像 「海星」所說一般,Action Songs不能與禮儀結合,帶領人靈默想、祈禱光榮天主,反而是本末倒置的行為,並主張參加者不專注聖祭中光榮、感恩、祈禱和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