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再看陳繼容博士的電台短講。說完了聖洗和堅振之後,很自然地就是說入門聖事的最重要的聖事,亦是聖多瑪斯 (St. Thomas Aquinas) 稱為「聖事中的聖事」的聖體聖事。

陳博士說這個題目也說了五晚,我們也不妨分兩次看。讓我們先看頭三篇,即 第七、 第八、及 第九集。
……
事實上,不論是《天主教教理》或是《禮儀》憲章都指出,感恩祭是「整個基督徒生活的泉源與高峰」。 其他聖事和教會一切的職務和福傳工作,都與這件聖事緊密相連,並且都指向這件聖事。[所有福傳工作均指向聖體聖事。]因為這件聖事含有教會全部的屬神寶藏:就是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自己。
所以對教會來說,教會正是因為這件聖事而存在。 為我們作教友的人,感恩祭則是我們信德的總綱和綜合。[筆者經常都說,沒有人能夠透徹理解聖體聖事,這是不可能的。聖體的道理包含了教會的整個信德。]
……
今晚我們繼續講感恩祭的「聖道禮」。「聖道禮」 共有四篇聖經,讀經一、答唱詠、讀經二及福音。[答唱詠是其中一篇聖經] 在彌撒裏面的「聖道禮」,除了聖經之外,絕對不可以讀其他的書。否則我們在禮儀中聽到的,就不再是天主的話,而是人的話。[禮儀是人向天主的向上的行動,不是人與人的水平行動。]
……
第一篇讀經後有答唱詠,用的是聖詠的章節,所以是不可以用其他歌曲代替。答唱詠之後讀第二篇讀經,然後是福音前歡呼;亞肋路亞。[其實亞肋路亞中也有一句聖經的選段。]之後主祭恭讀福音,讀完福音後由主祭講道。要注意「講道」是屬於主教及神父的訓導職務,因此不能夠由其他人講道,或用其他方式代替講道,例如由信友「證道」或分享。或者是更要不得的,讓青少年表演福音劇之類,這樣做不但破壞了教會所定下的感恩祭的結構,更嚴重地違反了教會的禮規。

在這裏想告訴大家,「講道」和「證道」在本質上有好大的分別,雖然聽起上來很相似。 「講道」是天主教會聖道禮,特別是彌撒中的聖道禮中的一個構成部份。「證道」則是新教,即一般所稱的基督教,的崇拜或團契中的一個環節,主要為讓參加的人講講他們的經驗和反省等生活體驗。[信友參與彌撒,是為聽天主的說話,聽天主的道理,不是要聽阿某阿水的生活體驗。生活體驗留待彌撒後吧!]
所以在教會兩千年的歷史中,教會所舉行的感恩祭中的「聖道禮」,從來沒有由信友「證道」或分享這種如此特別的做法。講道後全體念信經,之後係信友禱文。信友禱文後整個「聖道禮」就結束。
……
……
接著是領主禮,即領聖體禮,以天主經開始。天主經唸或唱都可以, 無論唸或唱最好不要手拉手或把手舉起,而是雙手合十。其實教會安排在領聖體前唸天主經,最重要的意思是希望我們去領主耶穌的聖體之前,先求天主聖父寬恕我們的一切過犯, 讓我們能夠更堪當地領受主的聖體。所以唸天主經時合十最能表達這部份禮儀要表達的現實。 而且講開又講,這合十祈禱的手勢也是中國人傳統的祈禱手勢。[禮儀本地化?其實雙手舉行,即所謂 orans 手勢往往是主祭代表信友祈禱的動作,例如集禱經、感恩經等便會見到。其實在禮儀改革,主祭唸天主經的大部分而信友唸最後一句,變成現在信友都唸全首天主經;有禮儀專家提出過主祭在這變更後是否還應該保持 orans 手勢或是應該配合這改變而做合十手勢。但這不在這討論了。]
……
關於「平安禮」也想講幾句。 有些團體會在大家互祝平安的時候,唱那首「願你平安」的歌,這是不可以的。 首先,教會的彌撒中從來沒有什麼「平安歌」,另外這樣一來,會不必要地把是時間拖長,同時也破壞了領聖體前的虔誠和神聖氣氛。

還有, 很多時候主祭會跑到會眾席那裏,向在座的教友祝平安。這種做法不但會把禮儀時間不必要地拖長了,最重要的是,如此一來會讓人誤會,在教會內,基督的平安,是要透過神職傳給教友的。可是,不管是聖經,或是禮儀學神學,都沒有這樣的觀點。[上年其實聖禮部也出了 一封信 提及平安禮的應有做法,包括 1)不要有「平安歌」 2)信友應留在原位祝附近的人平安 3)神職不應離開至聖所給教友祝平安 4)祝平安變成節日祝賀。不過大部分堂區是不會告訴你這些事的。 ]
……
這幾篇內容都非常豐富,除了以上節錄,請大家去原文收聽或細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