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教會

真福保祿六世:魔鬼的尾巴正在瓦解公教世界
[getty src=“141567799” width=“594” height=“393” tld=“com”]
教會內的罪過
教會本身是聖的,因為她是基督的肢體;但同時她是罪人的教會,絕大部分的信友都在成聖的路途上,還是不斷的犯罪。不但是平信徒會犯罪,修道人和神職都可以犯罪。 事實上,魔鬼更喜歡使修道人跌倒,因為這樣,牠能使更多的人對教會失望,使更多的信友跌倒。 魔鬼是這樣想,但我們呢?我們要相信耶穌的許諾:「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瑪竇福音 16:18) 耶穌沒有許諾所有修道人都不會犯罪,但祂卻許諾魔鬼不能勝過教會。 首先,我們要永遠記着:「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 這證明了天主怎樣愛我們。」(羅馬書 5:8) 既然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已因為愛,而為我們死了。我們必須相信祂對我們每一個人的愛。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未來的泉源」研討會開幕辭中文譯本及導讀
沉默了好一段時間,事緣是因為筆者最近忙於翻譯聖禮部部長薩拉樞機 (Cardinal Robert Sarah) 早前的一段講話。這段講話是樞機在一個在德國舉行的「未來的泉源」 (“Source of the Future”, “Quelle der Zukunft”)研討會所講的。 該研討會是回應着今年2017年7月7日將是教宗本篤十六世頒布《歷任教宗》自動手諭十周年,將羅馬禮特殊形式 (Extraordinary Form of the Roman Rite,或稱傳統羅馬禮) 恢復到一個能恆常地舉行的情況。然而,即使我們未必很常參與羅馬禮特殊形式,甚至一次也沒有參加過,但教宗本篤十六世卻指出,新禮和舊禮兩種形式應該要有「互相增益」 (mutual enrichment),所以即使我們單單只參與新禮的彌撒,《歷任教宗》也確確實實地影響我們的禮儀生活。 薩拉樞機的這篇講辭雖然提到傳統羅馬禮,但事實上,他更集中於禮儀的本質,對每個教友認識禮儀、參與禮儀都有莫大的益處。 我們討論禮儀,很容易流於表面,討論禮節中不同的細節。因為這些是標記,在本質上是容易看見的事物。但實際上,禮儀的本質是以標記進入天主的奧跡之中。而薩拉樞機這次的講話中,正正就是提醒我們,本篤教宗將羅馬禮特殊形式帶回教會主流當中,正正是要讓所有信友從新在禮儀中獲得靈修的養份,真正透過禮儀跟天主相遇。 我的 重點 及[註腳]。 本篤十六世頒布《歷任教宗》十周年 「未來的泉源」研討會 聖座禮儀及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開幕辭 2017 年 3 月 29 日 黑撒根拉特,鄰近阿亨巿 # 譯自 Catholic World Report 的英文翻譯: http://www.catholicworldreport.com/2017/03/31/cardinal-sarahs-address-on-the-10th-anniversary-of-summorum-pontificum/ 中文譯文全文 首先我願意由心底感謝在教宗本篤十六世頒布《 歷任教宗》自動手諭 ( Motu proprio “ Summorum Pontificum”) 十周年,在黑撒根拉特舉辦「未來的泉源」研討會的主辦人,他們讓我在你們反省這個題目時給予一個介紹, 這題目對教會的生命很重要,尤其是對禮儀的將來;我很高興能給你們一個開幕辭。我願親切地歡迎這研討會的所有參加者,特別是以下這些團體的成員,我特別提到你們因為你們很有心地邀請了我: 德國 Una Voce ;漢堡及科隆總教區司鐸及平信徒公教圈 (The Catholic Circle of the Priests and Laity of the Archdioceses of Hamburg and Cologne)、紐曼樞機協會(The Cardinal Newman Association)、黑撒根拉特聖日多達堂的神父網絡 (The Network of the priests of Saint Gertrude Parish in Herzogenrath)。當如我寫信給黑撒根拉特聖日多達堂的主任司鐸 Guido Rodheudt 神父時表示,我很抱歉我得放棄參加你們的研討會,因為在我已經很忙碌的日程中,有一些突發的事務再出現了。但無論如何,我仍透過祈禱在你們中間:這會每天伴着你們,當然你們也會在研討會的日程,即3月29日至4月1日,我每天奉獻的彌撒聖祭的奉獻當中。所以我會盡我所能,替你們的研討會日程作一個開始, 反思一下《歷任教宗》自動手諭在團結及和平中實行的方式。
釋經新解和教會教理
近年無論在信仰背景的書局或商業書局, 都出現林林總總的「聖經新解」的書,它們嘗試以「新的眼光」去解讀聖經,又或拿一些偽經去推翻現有的福音,其中不乏一些相反信仰傳統的觀點,它們 看似很吸引人,也為廿一世紀的讀者感覺較「貼地」、較 relevant,例如:耶穌是一個失敗了的革命家、耶穌的目的是要推翻結構性的宗教、耶穌要建立的是「天國」而非「教會」,並 宣稱這才是「歷史的耶穌」、「真實的耶穌」。因為四部福音並不是新聞記錄,當中很多片段是福音作者或初期教會按自己的想法後加進書的;所以我們平日在教會聽到的「福音書的耶穌」是在保祿傳教後被神化了的耶穌,並不是真實的。
李鏡峰主教:《慈悲聖年——聖神降臨節牧函》
中國教會在近幾十年一直多災多難,不少老教友、忠信的主教神父都吃了不少苦頭。但既然「殉道者的血是信仰的種子」,那麼中國教會其實也有不少令人敬仰的神職及平信徒。陝西省鳳翔教區的李鏡峰主教當年蒙冤入獄,被囚二十年才獲釋,獲教廷認可獲升主教,後接任鳳翔教區第三任主教。 李鏡峰主教近日頒布了牧函,很值得大家跟隨李主教的訓導深思一下。 原文 當真理之神來到時祂會將你們領向真理的全部(若16:13) # 親愛的主內兄弟姊妹們,願復活的主基督常與大家同在! 1.大家一定還記得很清楚,我們曾用了40天的克苦補贖[四旬期]紀念了耶穌的苦難與聖死,在默哀痛苦中哭唱了耶穌苦難聖死的祈禱聲中送別了耶穌到陰府去會見元祖亞當[聖周五],救他出離暗冥的一幕;又懷著對耶穌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信仰,在沉默苦痛中與普世教會一起度過了那黑暗的 聖週五和聖週六之夜,終於在第三天黎明之前[復活節守夜],以歡聲不絕的阿肋路亞迎來了耶穌的光榮復活。接著又用了40天慶祝了耶穌復活與升天[復活節到升天節的40天]、最後再用10天的時間等來了耶穌預許的護衛者聖神的降臨。[升天節到五旬節的10天]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曾經偷著聚會祈禱的宗徒們(若20:19,26)開始公開向外教人大力宣講復活的耶穌(宗2:14)。從此結束了耶穌救世工程的全過程,懷著期待耶穌第二次光榮來臨的喜樂,開始度我們苦世的日常生活,進入了信仰生活的常年期。[李主教在這裡不單是在描述了我們對基督的信仰,而他是解釋教會的禮儀年曆如何幫助我們朝拜天主,以及增強對基督的信仰。]
教宗本篤十六世退位3周年
昨天2月28日是教宗本篤十六世退位3周年。在筆者心中,這位教宗佔有很重的地位,其中一個原因是他的講道清晰易明,他能將最深的道理以普通信徒的程度解釋出來。 請容筆者引述教宗在退位前最後的一段講話來紀念一下這位偉大的教宗。 取自2013年2月28日,教宗本篤在 Clementine Hall 給在羅馬的樞機的 臨別贈言 可敬及親愛的兄弟: 我懷著很大的喜悅歡迎你們,並且我給你們致以最親切的問候。我感謝索達諾樞機 (Cardinal Angelo Sodano) 一如以往,如此表達著整個樞機團的氣氛: Cor ad cor loquitur (心對心講話) [這是英國真福紐曼樞機(Blessed Cardinal Newman) 的格言] 。我感謝你,可敬的樞機。我也想說——就正如厄瑪烏的門徒——在復活的主的光照下,跟你們一起走對我來說總是一種喜樂。
去聖堂應著什麼?!(笑話一則)
前陣子在聖堂的衣著爭論竟然在新聞也有討論,作為教友,你既意見又是怎樣呢?突然想起早前和外子的對話,真較自己有點慚愧,但也和大家分享吧。 (内容稍有修改,純為筆者憑回憶創作(^O^;)) 筆:(八卦mode)喂喂喂,你有無留意阿邊邊個逢星期日都著到好浮誇?!同埋另外邊鬼個好似得一件衫咁,個個星期都係咁著同配搭?! 外:有乜問題?我唔覺得有乜特別。 筆:(心想:講八卦的壞念頭又被打沉。Fashion 嘅嘢真係唔應該同這個男人講!) 我覺得佢地好似好奇怪咁,又或者好似好“標奇立異”咁囉!
我讓主保聖人吃醋了!
你喜歡自己的聖名嗎?你認識自己的主保聖人嗎?你和他有沒有甚麼特別的經歷?而我,則曾經讓他吃醋。 筆者自幼領洗加入教會,父母為我取聖名為「安德肋」(Andrew)。我有意識以來,只知道Andrew是我的英文名,也知道這位聖人是耶穌親自揀選的宗徒之一,但對他的生平實在認識不多,甚至有一段時間,我對此名字產生厭倦,真想把它更換掉呢!
聖母領報(天使報喜)二
續 前篇 細心的讀者大概亦能察覺到在此畫面的左邊有另一個場景。左邊綠油油的花園內有一對男女,以及一位天使在空中,看似與屋內天使報喜的場景沒有特別的關係。然而,大部分藝術歷史學家相信,左邊正描述創世記中原祖亞當因受了厄娃的教唆吃了禁果後,被逐出伊甸樂園的境象。目的是與屋內瑪利亞答應天主邀請作耶穌的母親作一個強烈的比對。因聖母領報是整個耶穌基督救恩史開始,而原祖的過犯也正是耶穌要拯救世人的原因。
聖母領報(天使報喜)一
本星期三 (3月25日)是聖母領報慶日 Feast of the Annunciation就看看一篇相關的文章,讓我們在這四旬期,好好反省自己的生活吧! 聖母領報 (拉丁文 Annunciatio)是玫瑰經歡喜一端所默想的事蹟,是有關天使加俾額爾向童貞女瑪利亞宣告她將因聖神懷孕並誕下救主耶穌。這個慶節最先出現在拉丁教會是在第五世紀末教宗 Gelasius 的禮書《 Sacramentarium》但這慶節很可能源自五世紀中的厄弗所大公會議﹝第四次大公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