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彌撒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 「邁向真確落實《禮儀憲章》」中文譯本 + 導讀 (5)
樞機就是在這最後的部分提到邀請他的司鐸兄弟於將臨期時開始朝東獻祭 ( ad orientem),這建議引起了不同的反應,不少人感到驚喜,但更多人被嚇人跳。據某位當時在場的神父所說,當時西敏教區的尼古拉總主教 [更新:] 禮節司嚇得呆了一下,大概下巴都掉在地上。但要首先一提的是,在樞機的建議中,朝東彌撒仍屬次要,他首要的建議是要加強禮儀培育的質素深度。可見,樞機要求的,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禮儀參與,而並不是梵二後禮儀改革中,某些倡導者只著眼於改變禮儀,卻忽略了培育信友的信理及靈修。 薩拉樞機即使在建議的部分,亦呼應着他在講辭最起初對「神聖禮儀」的解釋,顯示他對禮儀的認知並非基於個人喜好,而是紮實於傳統的禮儀觀。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 「邁向真確落實《禮儀憲章》」中文譯本 + 導讀 (3)
上文 跟各位讀者分享了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薩拉樞機 (Cardinal Sarah) 願意大家先重溫禮儀的本質,明暸清楚才正式研究《禮儀憲章》,否則只會做成誤讀。 樞機在之後的篇章,將看看 1. Where were we ——教長們的意向、 2. Where are we ——教長們的意向至今如何被實踐、以及 3. Where can we go ——樞機的建議。今次讓我們先看會議教長們的意向: 乙、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教長們有何意向? # 我們必須更仔細地探究會議教長們的意向,尤其是如果我們今天渴求更忠於他們的意向。他們究竟意向藉著《禮儀憲章》帶來甚麼? 讓我們先由《禮儀憲章》的首段開始;該段開宗明義: 神聖公會議,既然計劃日漸加強信友的基督化生活,使可以改變的制度更適應我們現代的需要,促進一切有利於信仰基督人士的合一,鞏固一切召叫眾人加入教會的途徑。 (1節) 讓我們記得當大公會議開始時,禮儀改革已是之前的幾十年的一個特點,而會議教長們已是對這些改革非常熟悉。他們不是毫無背景地,純理論地考慮這些問題。 他們預期將會繼續那本身已開展了的工作而去考慮 “ altioria principia”,即聖若望廿三世在1960年7月25日所頒布的自動手諭《禮節指引》( Rubricarum Instructum) 中提到的禮儀改革中更高或更基礎的原則。
翻譯薩拉樞機於「神聖禮儀2016」座談會致辭後感
[20160805 更新]: 官方中文譯本已正式出爐!請到 這裡。 花了好幾個晚上,和幾位「神人」合作,終於譯好了禮儀及聖事部部長薩拉樞機 (Robert Cardinal SARAH, Prefect of the Congregation of Divine Worship and Discipline of Sacraments) 在7月初倫敦舉行的「神聖禮儀2016」(Sacra Liturgia) 開幕辭。稿件已交到大會指派的神長審批,翻譯小組的工作也暫告一段落。
[圖片分享] 三台彌撒的異同
昨天的兩張圖片好像也很受歡迎。筆者決定今天又玩多一次「找異同」。
[圖片分享] 劉偉傑神父於 Sacra Liturgia 2016 的兩台彌撒襄禮
以下是澳門教區劉偉傑神父在禮儀研討會 Sacra Liturgia 2016 中的其中兩台彌撒擔任執事職時的相片。
聖禮部長薩拉樞機於特敬聖伯多祿聖保祿彌撒講道辭
薩拉樞機:「這是人類共有的經驗,就是我們經常在生命中都有些時刻,感到耶穌看來跟我們很遠,而困難及苦痛的狂風大浪不斷地由四方八面衝擊我們。事實上,這是教會在歷史浪濤及每一個嘗試在掙扎及艱苦前行的信友生命的描繪。當這困難大得我們感覺不到天主的臨在,恐懼擴大,陰影驅之不散,生命的風暴變得更加嚇人。」
《歷任教宗》九周年的一點反思
九年前,2007年7月7日,教宗本篤十六世頒布了《歷任教宗》自動手諭,並附帶一封給全球主教的信函。讓全球拉丁禮司鐸能夠無須特殊批准地自由選擇按1962年版本及2002年版的《羅馬彌撒經書》舉行彌撒,稱前者為「羅馬禮特殊形式」,後者為「羅馬禮通常形式」。這一舉動,確認了所謂的新禮和舊禮彌撒都同是羅馬禮,只是表達形式有別。
就禮儀方向的一些個人感受
最近公私兩忙,陪孩子安睡後自己也經常倒在床上一睡到天明,所以近期真的少了寫文,各讀者請見諒。 言歸正傳。近日筆者在不同的彌撒中都有點個人感受,不約而同都跟禮儀方向有關。 首先是日前在一台私人彌撒中當輔祭。那台彌撒是以面朝東方的形式 ( ad orientem) ,並以拉丁文舉行的 (讀經除外),所以作為輔祭的我也自然地和神父一同面向祭台。
有關祭衣及手帶 -- 一名神父讀者的見解
早前,筆者跟一個在歐洲的神父討論神父在彌撒中的禮儀服飾問題,內容圍繞著禮儀改革前後有沒有分別。這個討論源自有些人認為1970年的禮儀改革將一些從前的服飾廢除了,包括手帶及羅馬式祭披 ( planeta);而禮儀改革後只會採用哥德式祭披( casula)。 這位神父給我找來了幾段教會資料,講論現代羅馬禮的神父服飾,讓筆者有一點新的啟發。
面朝東方舉行彌撒——聖禮部長的建議
“早幾天,一名熱愛禮儀的神父給筆者一篇文章。筆者讀後覺得也可以和各位讀者分享一下。 薩拉樞機可說是字字珠璣,他在很短的訪問中說出了很大的道理。很多意思其實已隱含在字裡行間。 薩拉樞機:我留意到我們很多的禮儀都成了娛樂。 很多時神父都不再以基督的祭獻去慶祝祂的愛,卻變成一個跟朋友的聚會、溫暖的聚餐、一個兄弟的時刻。 為了尋找並創造有創意和慶祝氣氛的禮儀,我們便有危機將朝拜變得太過著重人,為求配合當刻的意向和潮流。一點一點地, 教友被奪去了那賜予生命的禮物。 對基督徒來說,聖體是生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