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墮胎

墮胎的再反思
就在這近期,聖若望保祿二世所說的「死亡文化」再一步踏進了愛爾蘭及阿根廷這兩個國家。愛爾蘭是傳統天主教國家,即是當年聖博德 (St.
教宗思道五世遣責墮胎惡行
墮胎不是個當代社會才面對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不少古文明社會已出現。基督徒由一開始已遣責這般惡行,認為這是違反第五誡中的其中最嚴重的罪惡之一。
[讀者來函]基督徒看正義與法律
[編按:公義 (正義) 的課題一向都是社會關注的議題。以下是一篇讀者來函,作者是一位於法律界工作的天主教徒,他在文中分享我們作為基督徒,該如何以信仰的角度看待法律。] 「公義」或者「正義」 (justice),不是虛無縹緲的概念,而是一種實在的倫理美德 (virtue) [編註:天主教教理稱為「德行」],就是首要給予天主祂應得的,然後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 ( Iustitia suum cuique distribuit, Justice gives each one’s due.) 一如依撒意亞61:8所說,天主是「愛慕公義的上主」,祂對世人的要求很清楚:「無非就是履行正義,愛好慈善,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米該亞6:8) 履行公義,要求我們以公正不偏的態度,對待近人:「不可袒護窮人,也不可重視有權勢的人。」(肋未紀19:15)
母親是誰?
近期,《樂山樂水》的另一位作者分享她作為母親的不同感想( 這裡& 這裡& 這裡),筆者覺得也值得深思。碰巧最近得知有認識的人的胎兒沒有了,故此筆者也另一個角度反省一下,究竟母親是誰?而母親的角色在現代教會及社會又有甚麼重要性? 筆者認為,母親的身分就是生命的守護者。她孕育她的子女,滋養他們,引導他們成長。母親是生命的至聖所 (tabernacle),而正正如此,「母親」是教會對抗「死亡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們教友必須明白「母親」的尊嚴,否則我們不能對抗這「死亡文化」。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在他的通諭《生命的福音》( Evangelium Vitae)中訓導我們,現在我們正面對「死亡的文化」:
只有看得見的美才值得保留?
現代社會有時很虛偽,當很多人經常提出要捍衛甚麼甚麼尊嚴,要堅持道德,其實只是在維護著自己喜歡的東西。 筆者最新看到以下一段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LE1-nOlSs 禿鷲對很多人來說不是漂亮的生物,牠們吃動物屍體,又不友善。然而牠們在整個生態平衡上有著重要的地位。牠們卻被不同的藥物所毒死、被迷信的人所殺害。然而大家都會因為牠們的外貌而選擇不去想牠。也因為這個源故,宣傳保護環境的機構和活動都用熊貓、Q版蝴蝶等等的可愛圖片做標誌及宣傳。雖然熊貓絕種了造成的後果遠遠不如禿鷲、蜜蜂絕種的災難。
諸聖殉道嬰孩 -- 香港的嬰兒
那時,黑落德見了自己受了士們的愚弄,就大發忿怒,依照他由賢士們所探得的時期,差人將白冷及其周圍境內所有兩歲及兩歲以下的嬰兒殺死,於是應驗了耶肋米亞先知所說的話:「在辣瑪聽到了聲音,痛哭哀號不止; 辣黑爾痛哭她的子女,不願受人安慰,因為他們不在了。」(瑪竇福音 2:16-18) 12月28日,教會慶祝「諸聖嬰孩殉道慶日」。當日黑落德王為了自私的原故,害怕生命(耶穌基督)而犧牲眾多嬰孩的生命。今天不斷被殺害的嬰孩在哪裡?你看不到他們,因為他們在未見到陽光的一刻,在吸過第一口氣之前便被殺害。
[非官方翻譯] 教宗方濟各就慈悲特殊禧年給予信眾大赦的信函
昨天9月1日羅馬中午時分,梵蒂岡公布了一封教宗就慈悲聖事的 信函,筆者略盡綿力,做了個很粗疏的翻譯。 重點 及[意見]。 給我可敬的兄弟 Rino Fisichella 總主教 推動新福傳宗座委員會主席 在 慈悲特殊禧年 快要來臨之際,我願集中在數項我認為需要留意的重點,好讓聖年的慶祝能夠對所有信徒來說成為一個真實與天主慈悲相遇的時刻。這實在是我的願望:這禧年讓人感受到父的親近,祂的溫柔像是能夠觸摸到的,這樣每個信友的信德都能夠得以堅定,這信德的見證將更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