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
伯多祿的軟弱
不知不覺,距離逾越節三日慶典只剩兩、三日,未知各位準備好心神,默想我主基督的受難、死亡與復活呢?
聖母領報(天使報喜)二
續 前篇 細心的讀者大概亦能察覺到在此畫面的左邊有另一個場景。左邊綠油油的花園內有一對男女,以及一位天使在空中,看似與屋內天使報喜的場景沒有特別的關係。然而,大部分藝術歷史學家相信,左邊正描述創世記中原祖亞當因受了厄娃的教唆吃了禁果後,被逐出伊甸樂園的境象。目的是與屋內瑪利亞答應天主邀請作耶穌的母親作一個強烈的比對。因聖母領報是整個耶穌基督救恩史開始,而原祖的過犯也正是耶穌要拯救世人的原因。
別人的小朋友望彌撒---還在哭!
早前《樂山樂水》有幾篇文章都是關於嬰幼兒在彌撒的表現,有讀者說:
幼童參加彌撒,無可避免地會發出聲音 (有時只是輕量的聲音),有些教友很接納,有些則會面露不悅之色,他們認為小朋友干擾彌撒安靜的氣氛,甚至我聽過有些服務人員會 “趕人" ——真的是 “趕",而不是好言相勸 —— 令很多父母難堪和苦惱。
作為教友,我們應如何面對在禮儀中哭鬧的小孩子?在討論實際做法前,請容許筆者先討論教友望彌撒應有的心態,才再分享一下筆者的實質建議。
其實香港的教友很多時都有種潔癖,或對彌撒有種錯誤的觀念,引致他們認為彌撒中要一粒聲也沒有。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們要反問自己,為甚麼彌撒要保持安靜。而這個問題的基礎是:甚麼是彌撒。讓我們重溫這基礎教理
聖母領報(天使報喜)一
本星期三 (3月25日)是聖母領報慶日 Feast of the Annunciation就看看一篇相關的文章,讓我們在這四旬期,好好反省自己的生活吧!
聖母領報 (拉丁文 Annunciatio)是玫瑰經歡喜一端所默想的事蹟,是有關天使加俾額爾向童貞女瑪利亞宣告她將因聖神懷孕並誕下救主耶穌。這個慶節最先出現在拉丁教會是在第五世紀末教宗 Gelasius 的禮書《 Sacramentarium》但這慶節很可能源自五世紀中的厄弗所大公會議﹝第四次大公會議﹞。
五個你一定要懂的嬰幼兒靈修
前一兩天,樂山樂水的另一位作者寫了兩篇文章,提到小孩子望彌撒的問題,引起好些討論( 前篇 和 後篇)。既然大家都關注小孩子的信仰培育,那筆者又加入這討論。
就和我們大人一樣,小朋友平日沒有靈修,彌撒時自然不知所措。所以筆者想介紹幾個作為家長必定要懂的靈修。這幾項都是由小朋友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的。當然,以下的靈修是很需要家長們的實際參與的。
1. 降福你的孩子
現代教友對「降福」這概念不太熟悉。但如果我們看拉丁文 benedicere ,直譯就是 speak well ,說好說話。天主向人 benedicat 就是降福人,而人向天主 benedicant 就是讚美天主。 天主的說話就是降福 (當然最大的降福就是祂的聖言降生)。最常見當然就是主教神父藉著他們神品聖事,代表天主降福教友。
再談小朋友望彌撒
上篇 講到小朋友望彌撒的問題,筆者指出了讓小朋友在彌撒中玩玩具等行為有十分大的隱憂存在。這一篇就講一些建議努力讓小朋友參與彌撒。
小朋友望彌撒?
筆者近幾年看到越來越多父母帶著小朋友一起去聖堂參與彌撒,這原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但卻看到很多家長為了讓小朋友在彌補中保持安靜而「各出奇謀」──包括給他們看故事書、畫畫、玩玩具、玩手機等等。這原意(讓小孩在彌撒中保持安靜)其實是好的,但在筆者旁觀卻覺得這種方式會造成很大的問題。
-)小孩失去了參與彌撒的意義 參與彌撒的習慣應該從小培養,讓小孩子從小學習彌撒中的禮儀,知道彌撒中到底在做什麼是很重要的。可為了讓小孩安靜而給他們玩玩具,讓他們做和彌撒完全無關的事情,小孩也不能算是在「參與彌撒中」,更讓小孩從小培養了「人在而心不在」的習慣,同時亦為長大後如何教導小孩專心參與彌撒增加難度。
愛消費:慶祝‧炫耀‧紀念日
預祝白色情人節快樂!(說穿了,又是商家哄大家花錢心思的日子吧!)=P 希望您的錢包還未淌血吧。
一個月前的情人節,不論在主流傳媒, 社交網站,街道上,商舖中,也得使人清楚那天是這個歌頌愛情大日子。按主流報章雜誌所轉述團購公司Groupon於全球17個國家就情人節消費行為的網上調查(筆者還未能找到原文,所以還是半信半疑。網絡的假新聞太多了):香港的消費金額冠絕全球,平均花費約HK$1,430港元(184美金)來「慶祝」。網上也不乏男士的訴苦文章,聖誕節、新年、西方情人節、元宵、白色情人節,生日(新曆+舊曆)、相識周年,拍拖周年,結婚周年,就是一個個打劫、頭痛表示愛意的日子。
原來我是富翁:你活得快樂嗎?
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說一個筆者的小故事吧。曾經,很希望每天都有專車接送,或是坐的士點對點,不用擠上公共交通工具。每天離家,把手揮一揮,就上車,然後輕輕鬆鬆的上班去,放工亦然。數年前一次意外,真的使這幻想成真。
基督的苦難安慰我
之前提到,我們的信仰 不是心靈雞湯,因為我們信仰的安慰不是在於消除人生的一切痛苦:世間的痛苦只有在基督第二次來臨時才會完全被除去;我們的安慰在於一個會和我們一起受苦的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