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禮儀

翻譯薩拉樞機於「神聖禮儀2016」座談會致辭後感
[20160805 更新]: 官方中文譯本已正式出爐!請到 這裡。 花了好幾個晚上,和幾位「神人」合作,終於譯好了禮儀及聖事部部長薩拉樞機 (Robert Cardinal SARAH, Prefect of the Congregation of Divine Worship and Discipline of Sacraments) 在7月初倫敦舉行的「神聖禮儀2016」(Sacra Liturgia) 開幕辭。稿件已交到大會指派的神長審批,翻譯小組的工作也暫告一段落。
[圖片分享] 三台彌撒的異同
昨天的兩張圖片好像也很受歡迎。筆者決定今天又玩多一次「找異同」。
[圖片分享] 劉偉傑神父於 Sacra Liturgia 2016 的兩台彌撒襄禮
以下是澳門教區劉偉傑神父在禮儀研討會 Sacra Liturgia 2016 中的其中兩台彌撒擔任執事職時的相片。
聖禮部長薩拉樞機於特敬聖伯多祿聖保祿彌撒講道辭
薩拉樞機:「這是人類共有的經驗,就是我們經常在生命中都有些時刻,感到耶穌看來跟我們很遠,而困難及苦痛的狂風大浪不斷地由四方八面衝擊我們。事實上,這是教會在歷史浪濤及每一個嘗試在掙扎及艱苦前行的信友生命的描繪。當這困難大得我們感覺不到天主的臨在,恐懼擴大,陰影驅之不散,生命的風暴變得更加嚇人。」
《歷任教宗》九周年的一點反思
九年前,2007年7月7日,教宗本篤十六世頒布了《歷任教宗》自動手諭,並附帶一封給全球主教的信函。讓全球拉丁禮司鐸能夠無須特殊批准地自由選擇按1962年版本及2002年版的《羅馬彌撒經書》舉行彌撒,稱前者為「羅馬禮特殊形式」,後者為「羅馬禮通常形式」。這一舉動,確認了所謂的新禮和舊禮彌撒都同是羅馬禮,只是表達形式有別。
就禮儀方向的一些個人感受
最近公私兩忙,陪孩子安睡後自己也經常倒在床上一睡到天明,所以近期真的少了寫文,各讀者請見諒。 言歸正傳。近日筆者在不同的彌撒中都有點個人感受,不約而同都跟禮儀方向有關。 首先是日前在一台私人彌撒中當輔祭。那台彌撒是以面朝東方的形式 ( ad orientem) ,並以拉丁文舉行的 (讀經除外),所以作為輔祭的我也自然地和神父一同面向祭台。
有關祭衣及手帶 -- 一名神父讀者的見解
早前,筆者跟一個在歐洲的神父討論神父在彌撒中的禮儀服飾問題,內容圍繞著禮儀改革前後有沒有分別。這個討論源自有些人認為1970年的禮儀改革將一些從前的服飾廢除了,包括手帶及羅馬式祭披 ( planeta);而禮儀改革後只會採用哥德式祭披( casula)。 這位神父給我找來了幾段教會資料,講論現代羅馬禮的神父服飾,讓筆者有一點新的啟發。
[活動快訊]羅敬業執事及阮金山執事領受司鐸聖秩聖事
教區羅敬業執事及阮金山執事將領受司鐸聖秩聖事,詳情如下: 日期:8月20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3時正 地點: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首先恭喜兩位執事。香港的年輕神父不算多,我們的確需更多年輕的神父,否則二十年後我們便要關閉半數的堂區了。
聖三主日讀經反省
剛剛過去的主日是聖神降臨後的第一個主日,也就是聖三主日。我們在這天慶祝了天主聖三的奧跡,這是天主內部的愛的奧秘。但這愛的奧秘,我們不能單純地抽離地認為是哲學問題或思考功課,這奧秘其實和我們的信友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 聖教會將這聖三奧秘的慶祝放在這個主日確是十分合適,因為這就是聖教會在聖神降臨後的重要啟示及任務。羅馬禮的普通形式及特殊形式在福音的選段上,正正在反映著這兩個方面。
李鏡峰主教:《慈悲聖年——聖神降臨節牧函》
中國教會在近幾十年一直多災多難,不少老教友、忠信的主教神父都吃了不少苦頭。但既然「殉道者的血是信仰的種子」,那麼中國教會其實也有不少令人敬仰的神職及平信徒。陝西省鳳翔教區的李鏡峰主教當年蒙冤入獄,被囚二十年才獲釋,獲教廷認可獲升主教,後接任鳳翔教區第三任主教。 李鏡峰主教近日頒布了牧函,很值得大家跟隨李主教的訓導深思一下。 原文 當真理之神來到時祂會將你們領向真理的全部(若16:13) # 親愛的主內兄弟姊妹們,願復活的主基督常與大家同在! 1.大家一定還記得很清楚,我們曾用了40天的克苦補贖[四旬期]紀念了耶穌的苦難與聖死,在默哀痛苦中哭唱了耶穌苦難聖死的祈禱聲中送別了耶穌到陰府去會見元祖亞當[聖周五],救他出離暗冥的一幕;又懷著對耶穌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信仰,在沉默苦痛中與普世教會一起度過了那黑暗的 聖週五和聖週六之夜,終於在第三天黎明之前[復活節守夜],以歡聲不絕的阿肋路亞迎來了耶穌的光榮復活。接著又用了40天慶祝了耶穌復活與升天[復活節到升天節的40天]、最後再用10天的時間等來了耶穌預許的護衛者聖神的降臨。[升天節到五旬節的10天]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曾經偷著聚會祈禱的宗徒們(若20:19,26)開始公開向外教人大力宣講復活的耶穌(宗2:14)。從此結束了耶穌救世工程的全過程,懷著期待耶穌第二次光榮來臨的喜樂,開始度我們苦世的日常生活,進入了信仰生活的常年期。[李主教在這裡不單是在描述了我們對基督的信仰,而他是解釋教會的禮儀年曆如何幫助我們朝拜天主,以及增強對基督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