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區
[活動介紹]耶穌顯聖容瞻禮--聖樂及禮儀
中學時期聽音樂時總有個疑問:究竟CD 中的彌撒曲或其他的聖樂作品是否真的可以在彌撒中詠唱。即使經常在書中讀到這些曲目在那些作曲家在世的時候是在禮儀中出現,但現實生活中卻很少這些機會。
一位富有慈悲的牧者-劉勝義神父
[編註:上周 介紹 了李毓明神父舉行彌撒慶祝晉鐸鑽禧。但香港也不乏這些終身事主的神父。今天我們也便在介紹另一位晉鐸六十周年的神父。]
『法官』對一般人來說,一定是很嚴肅、公正與鐵面無私的形象;如果是天主教會內的『法官』又或者是負責『司法』的神長,我們一定會以為是很冷酷的樣貌與冷冷的態度,又或是只喜歡對著一大堆司法文件的人。
但今天要分享的人物,雖然他曾是貴為教區的司法長,但為我和內子他又是一位滿有愛心和豐有幽默感的一位神長。他就是晉鐸鑽禧的劉勝義神父 (Rev. John Russell, SJ)
聖事有效就夠了嗎?(續)
上次,筆者嘗試就討論「聖事是否有效」是一種很奇怪的想法,表示這個問題一開始就問錯了,因為聖事必須有效才是聖事,是最根本作為聖事的條件 ( sine qua non),但我們要追求的是我們在禮儀中能否透過全心的準備及參與慶典,達致自己及他人靈魂的得救。
但不知怎地,有讀者將這種討論拉扯到兩個筆者沒有提及的議題:
禮儀用品的金錢價值1 羅馬禮普通及特殊形式的優劣2 老實說,很多人都誤以為禮儀要好看就一定要花很多錢,雖然這不是事實,但這個題目走出來筆者也算能夠理解,所以其實早已 解釋過 了。但筆者完全不明白為甚麼談到聖事是否有效及聖事的外在隆重性會突然跳到羅馬禮新舊禮的比較呢?筆者認為,新舊禮最大的分別根本就不在它們兩者的隆重程度,而是在它們實際禮儀年曆、禱文等等的分別。這個題目出現實在令筆者摸不着頭腦。3
我用一件剛剛發生的事情來解釋為何這兩個問題是完全的離題。
聖事有效就夠了嗎?
近日,香港教區出版了新的 教區牧民指引。其中有關彌撒聖祭的 指引 列出了不少細節,清楚列明神父開彌撒的種種要注意之處。有些教友會有疑問:「為甚麼這樣麻煩呢?最重要不就是要有效嗎?」
這個問題的確問得很好。其實不少神學家、禮儀專家、甚至聖人也解釋過,筆者不打算在眾多專家前班旦弄斧,用甚麼大道理解釋,但筆者嘗試以一些身邊的小事情作比喻。
[活動介紹]李毓明神父晉鐸鑽慶及九十上壽彌撒
香港教區的李毓明神父將於聖神降臨節舉行隆重大禮彌撒,為了他的晉鐸鑽慶及九十上壽感謝天主。
應以新的心思變化自己——回應《曙暉》「永遠不出來?」
Nolite conformari huic saeculo, sed reformamini in novitate sensus vestri ut probetis quae sit voluntas Dei bona et placens et perfecta. (Rom, 12. 2)
「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 應以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為使你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 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的事。」(羅馬書 12:2)
聖保祿以這樣的說話勸勉羅馬人及整個信友團體,正正就是提醒我們在內的基督信徒:我們不可以配合 ( con- form ari) 世俗的形態,卻要以基督的形態重新整合 ( re- form amini)。這種以基督為目標的革新是困難的,當中的痛苦不是由於基督缺乏慈愛,而是在於我們本身因原罪而有的私慾偏情,使我們不以天主的旨意 (voluntas Dei) 1 為優先,而單顧自己的意願。
然而基督的慈愛則是聖言 成了血肉,行走於巴勒斯坦講道及行奇蹟,以 自己的身體 經歷聖周五的苦難, 赤身露體 的被釘在十架上死,最終替我們取得 光榮復活的身體。 基督是真人真天主,祂的慈愛不是流於智者的說話,而是 血血肉肉的救贖。因此,保祿宗徒才大膽地說:「我們怎樣帶了那屬於土的肖像,也要怎樣帶那屬於天上的肖象。」(格林多前書 15:49)
我們的身體直接影響我們的復活、我們的救贖。 筆者這幾天收到朋友、讀者的邀請,就某「平信徒」專頁分享、大專聯會 2 的網誌《曙暉》的一個有關同性戀系列作回應,尤其集中在信理和倫理作回應。只要打好這兩個範疇的基督,它們的應用——即牧民 3 ——就能立竿見影。
筆者執筆之時,該系列剛出了兩篇( 一、 二),現找重點來回應。但在正式回應之前,筆者認為有必要為整個討論定義清楚。
罪: 違反天立意願的行為。由於天主是愛及智慧的根源,罪必然是違反愛及理智的,也違反人的本性 (nature) 及尊嚴。例如我殺人,我便違反了被殺者的人性尊嚴、我在太太工幹時跟另外的女人姦淫,就是違反了人類性的本性:夫婦間愛的結合和生育。
私慾偏情: 對罪惡的依戀,原罪的後果。本身私慾偏情不是罪,但它卻引誘我們犯罪。洗禮能洗去原罪,這私慾偏情卻是沒有洗去的剩餘 (residue of sins),它使我們傾向肉身而忘卻靈魂及天主。因此它是違反理智的,也是違反愛的。信友不是要配合與生俱來的私慾偏情,而是要以基督為目標,靠着基督的力量不斷悔改更新自己,以達之完滿。
貞潔: 貞潔不是單純的做「處女黨」或要對性行為感到「靦腆」,而是將天主給予的性和我們的身體、靈魂整合的德行。簡單說,就是 能夠將性 (sexuality) 按天主的計劃,按現時的身分運用的一種習慣。 未結婚的,持守貞潔就代表保護自己的身體、將自己作為禮物完全地保留給自己將來的配偶; 已婚的,以性行為作為愛的語言說出婚姻盟誓,將自己完全交付給配偶的其中一種表達,並對新生命保持開放,接受天主給予的子女,或在適當時候暫停性行為,以別的方式表達愛及互相交付; 為天國守貞的,持守性的能力,以基督或教會作為自己的配偶,將父職或母職 (fatherhood, motherhood) 在其他方面表達出來,例如傳教、照顧身邊或社會的其他人,將自己完全交托給基督在世的使命。
同性戀傾向 (Same sex attraction):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對同性的人有性 或/及 情愛的衝動或傾向。 本身不是罪過。 而是像其他的私慾偏情一樣是原罪的後果,使我們的 Passion 有着不符合理智的衝動。例如貪吃就是有衝動吃我們不需要的食物、色慾就是我們忽略了性是愛的語言而變得只希望得到肉體 (甚或只是思想)的快感。
同性性行為: 違反人類性器官設計的性行為,使參與的人增加健康風險;更違背了天主設計人的原意,將性包含的愛、愉悅、生育三者拆散、違反貞潔的目標。因上述原因,這是罪過。
基本的重要概念有這些,我們不妨看看《曙暉》有沒有這樣的區別。以下是部分原文,我的 重點 及[筆記]。
[活動介紹] 陳日君樞機主講:禮儀革新的精神
有朋友介紹,陳日君樞機將會舉辦一個禮儀講座,詳情如下:
神父主保論神父職務的尊貴
讓我們在這將臨期感謝神父。
關於神父職務的尊貴,聖若望.維雅納是這樣說的:
如果我見到一個神父及一個天使,我會先向神父致敬,然後才向天使致敬。天使是天主的朋友;但神父卻有著祂的品位。聖德肋撒親吻神父經過的地方。當你看到一個神父時,你應說:「就是他使我成為天主的子女,並藉神聖洗禮為我開啟天堂之門;是他在我犯罪後潔淨我;是他給我靈魂的滋潤。」見到聖堂的高塔,你可能說:「甚麼在那個地方?」「我們的主的聖體。」「為何祂在那裡?」「因為曾有一個神父在那裡,並獻過彌撒聖祭。」
在聖若望維雅納的眼中,神父竟然比天使更為尊貴!我們看神父時,又能否看出他們職務的崇高價值?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羅伯特.薩拉樞機 — 「邁向真確落實《禮儀憲章》」中文譯本 + 導讀 (6) -- 後篇 + 個人總結
上文 筆者答應過,會找一些對薩拉樞機的回應大家來研究一下。大家很關注的就是緊接着薩拉樞機在7月5日的演講,梵蒂岡新聞處在7月11日出了一篇 新聞稿,大家也可下載 pdf,這也是香港教區 禮委會 在網頁頭版放的那張圖,如下:
內容可總括如下:
薩拉樞機強調彌撒聖祭的尊嚴、態度及朝拜是正確的。 有人誤以為樞機頒布了有關禮儀方向的新指引,在將臨期也不會有新的指引。 《羅馬彌撒經書總論》仍然有效,而其中第299條解釋了禮儀方向 教宗方濟各的意思是,羅馬禮普通形式仍然是西方教會的一般彌撒形式,而羅馬禮特殊形則不會取代普通形式的地位。 (must not take the place of the “ordinary” one) 以上的訊息是教宗在一次近期的會面跟薩拉樞機表達的。 筆者想分享一下這幾點的看法。
[活動快訊]羅敬業執事及阮金山執事領受司鐸聖秩聖事
教區羅敬業執事及阮金山執事將領受司鐸聖秩聖事,詳情如下:
日期:8月20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3時正 地點: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首先恭喜兩位執事。香港的年輕神父不算多,我們的確需更多年輕的神父,否則二十年後我們便要關閉半數的堂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