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andwater
「美麗」新世界 ——教會還接受「美」嗎?
筆者很多時都覺得,我們正活在一個憎恨「美」的時代。不單社會如是,教會文化也是如是。
我們追求簡陋的東西。我們寧可重新花錢花精神去買去造一些醜陋而不耐用的東西去取代那些漂亮且用了好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東西。我們卑視別人的高品質的藝術,卻稱讚那些半桶水的藝術,甚至 趕走那些真正的藝術家 以容納那些低俗的藝術。
社會的文化及教會的人不斷地說:舊的東西沒有用,美沒有用。普通人看不明白。不少人甚至排斥美的東西,反而以不少的新創作去取代。「特別是美的東西。美是有吸引力的,而我們卻不願意讓人們受到古老的東西吸引。我們要他們喜歡新東西。」
然而,這不是天主教會的想法。《天主教教理》是這樣說的:
「真理本身是美的。 」(“Truth is beautiful in itself. “)《天主教教理》n.2500
真實的事物是美的,天主是真實本身,也是「美」的本身。我們透過真實的事物,透過「美」的事物,慢慢認識並走近天主。但是為甚麼我們的社會,甚至我們教會中的不少人,都抗拒美呢?把舊的美好事物拋棄,卻用一些新卻庸俗的事物代替。
{{ double-space-with-newline }} {{ double-space-with-newline }}
{{ double-space-with-newline }} {{ double-space-with-newline }}
這實這令我想起 赫胥黎 (Aldous Huxley) 所寫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聖誕前夕反省
在十二月二十四日,我們準備紀念天主聖言第一次的誕生。
熙篤會士聖巴爾納鐸 (St. Bernard of Clairvaux) 說過,天主聖言有三次降世。第一次就是兩千年前在白冷的馬槽中;第二次就是每天在彌撒的祭台上;第三次就是末日光榮地乘雲降來。
耶穌第一次的來臨的時候,「他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他。」(若望福音 1:11) 基督第二次在彌撒中的來臨時,很多人也沒有準備好妥當便領受祂。聖保祿宗徒如此說:
無論誰,若不相稱地吃主的餅,或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體和主血的罪人。所以人應省察自己,然後才可以吃這餅,喝這杯。因為那吃喝的人,若不分辨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案。(格林多前書 11:27-29)
我們該如何準備自己好好在這聖誕節領受主?
將臨期第二主日的反省
Populus Sion, ecce, Dóminus véniet ad salvándas gentes: et audítam fáciet Dóminus glóriam vocis suæ in lætítia cordis vestri. (Adventus II: Introitus) 熙雍 的人民,請看,上主要降來拯救萬民:上主必使人聽見祂尊嚴的聲音,叫你們內心歡樂。 (將臨期第二主日:進堂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PqIlx5w_24
無論是羅馬禮普通形式,或在特殊形式,將臨期第二個主日的對經似乎有一個主題:就是聖城熙雍或聖殿。這天的進堂詠、階台經、亞肋路亞、以及領主詠,均提著聖城耶路撒冷。因此,很值得我們細想,聖城耶路撒冷對我們有甚麼意義。
教會的危機——(下:建立及維繫信仰團體)
筆者在之前的兩篇文章 ( 上、 中)中分享了筆者眼中,當今教會正遇到一個甚麼樣的危機,以及在個人家庭及小團體兩方面,如何以信理及靈修打好更新教會的基礎。筆者並不認為這些方法已經足夠,筆者也沒有想過這些已是萬全之計。然而,筆者認為,如果這兩點沒做好,之後說甚麼也是沒有用。
要更新教會,首要是前文提到的加強靈修及深化信理,然而這些只是基礎。一如建屋一樣,單單打好樁是不能建成一所能住人的屋。我們必須在這基礎上發展。
建立團體****1. 團體的基礎——聖召及「身體的配偶性意義」 (Spousal meaning of the body)
聖女小德蘭認為自己沒有出色之處,但她說她的聖召就是「愛」。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其《身體神學》中指出:「男人和女人是為了婚姻而受造的」 (TOB 19, 20.02.1980)。聖教宗指出,天主創造的人性有著配偶性意義,人要滿全這配偶性意義,就是「婚姻」及「為天國守貞」。這兩個聖召正正就是我們要建立團體的兩個支柱,缺一不可。正正是這兩種不同但互補的聖召是如此重要, 筆者希望先分享一下為何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身體神學》正正就是回應著這教會危機的一個重要鑰匙。
教會的危機——(中:回應部分)
筆者在 上文 中提到,天主教會正面對著一個大危機,在這一篇文中,筆者嘗試分享一些我們作為平信徒可以做以及應該做的事情。筆者說的不是教會要有甚麼制度上的改革;改革是必須的,但沒有個人的聖化及對德行的追求,甚麼制度也無法防止教會再次跌倒。
在談仔細的內容之前,筆者先要解釋這篇文不是甚麼。這篇文不是一個教會的改革藍圖,這也不會談教區及教廷應該有甚麼的架構……這也不會是一個一勞永逸的做法,相反,任何協助教會更新的做法也要求我們不斷的付出。
筆者不是先知,不知道這些方法是否足夠,或每個人都合用,但筆者希望這些做法的分享,可以刺激大家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團體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做法,去協助地方教會去更新。
大方向
筆者認為在更新教會的過程中,平信徒有一個重要的角色。 平信徒不是教會架構的決策者,但平信徒佔了教會的大部分,能夠推動一個文化的改變。 天主特別召叫一些人當神父、或當修道人是為了叫他們特別獻身去傳揚天主的福音,但缺乏有聖德的平信徒,天主的福音則未能有血有肉地展現在人前。平信徒以身作則活出天主的福音也是傳福音的重要行動。
現代平信徒要對抗的,不單是個人的私慾偏情,也要對抗世俗的死亡文化、相對主義的霸權、個人至上的享樂主義。 平信徒要做的,是要建構一個文化,一個相反世俗的文化。 這是艱鉅的工作,但我們不是一步登天,而是由我們每人身邊的事情做起,在我們的家庭及信仰團體開始。
我們要建構一個甚麼樣的文化呢?我們確立一個按基督信仰、自然律 (Natural Law) 為宗旨的文化。 為達這個目標,我們在家庭及信仰團體中先要建立一個基督徒的身份認同。說得簡單點,就是我們要在日常生活都意識到我們自己是基督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天主不斷地施恩,我們需要恆常的聖事以獲取所需恩寵。
然而,筆者在以下的分享中,在每一個方面也會分為個人/家庭、以及信仰團體的兩個部分。在信仰團體的部分筆者也會包括了神父、修道人的角色。要知道,我們平信徒和修道人分擔著基督肢體中不同的功用。平信徒的信仰生活也不能缺少修道人及神職參與。
天主天神,領守我者
天主天神,領守我者; 惟上仁慈,托我於爾; 今日賜我,照護引治。亞孟。
教會的危機——(上:問題部分)
**[長文慎入]**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不夠時間寫短文。
只要認真看看教會現在的情況,我想沒有一個有理智的人能夠否認教會正出現一個大危機。老實說,事情發展到二十一世紀的這一刻,我想任何粉飾太平的話都是廢話。對小孩子或初信的人,我們可以把問題簡略一提即可;但事實上,我們不可能不說。
教會的危機,英文說法就是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誰都看得見,但大家都不提不說,仿佛不說就不用處理事情會自己解決。不, 我們要老實面對問題,我們要承認我們正站在歷史的重要一刻。 後人回望過來,就會對我們說:「你經歷過那段時間嗎?!」
筆者這篇文會談談幾個教會的危機,下一篇會寫寫教友應如何自處。筆者不是嘗試要寫如何改革教會。因為這個教宗及普世主教團的責任。就算現在的主教及現在主教做不好,有些事也輪不到我們做。但平信徒是天主教會最大的部分,如果我們由自己的部分開始做的話,我們也可以有很大的影響力。
[註:這些危機是筆者的想法,也不是十分嚴謹的推論。可能讀者們會有別的想法。沒問題。起碼如果大家願意拿出來談的話,這就是面對困難的第一步。最怕是大家甚麼也不說。]
筆者腦海中正想到好幾個教會的議題,這些不可能包括教會所有的危機。這些議題的次序只是筆者想到的次序,和重要性未必有很大關聯。它們是:
1. 梵蒂岡和中共建交
光榮十字架節
至於我,我只以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來誇耀,因為藉著基督,世界於我已被釘在十字架上了;我於世界也被釘在十字架上了。 (迦拉達書 6:14)
2018年9月星期五守大小齋
「但這類魔鬼非用祈禱和禁食,是不能趕出去的。」瑪竇福音 17:21
主,求你依著你的仁慈,時時刻刻潔淨與護佑你的教會
Dominica XV Post Pentecosten 五旬節後第十五主日
Oratio: Ecclésiam tuam, Dómine, miserátio continuáta mundet et múniat: et quia sine te non potest salva consístere; tuo semper múnere gubernétur. 禱文:主,求你依著你的仁慈,時時刻刻潔淨與護佑你的教會;因為沒有你,她便不能保持安全;望你常施恩祐,使她得到你的照管。
剛剛過去主日的彌撒經文非常配合當今教會遇到的問題。筆者拿起禮書,馬上便被首兩個字吸引著: Ecclesiam tuam 「祢的教會」。筆者想到,天主的教會為何會被負賣主的神職所佔據著呢?但這禱文同時提醒著我們,天主的教會要靠著上主不斷的仁慈—— miseratio continuata ——才能得到潔淨。是天主沒有仁慈嗎?不是,而是我們抗絕了天主的仁慈,是我們沒有善用天主的恩寵。
因為沒有了天主,我們便不能持續地得到安全,健康、救恩 ( salvus);而教會則需要天主不斷的掌舵—— gubnero ——才行。教會的醜聞,正正是我們沒有讓天主掌舵。我們憤怒的,不單單是一些兇殘的神職向青少年,甚至修生埋手;更令人憤怒的是教會高層受著所謂的 gay mafia / lavander mafia 所滲透,而互相包庇那些犯事的神職。外文稱他們為 Judas priests ——猶達斯神父、背主神父。
我們能否將教會的掌舵人,由這些背主神職當中奪回而歸還給天主?
這天的書信取自聖保祿宗徒致迦拉達書 5:25 - 6: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