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政權更迭,基督永王

·

很多人稱2024年是全球的選舉年,因為有很多不同地方的政府舉行選舉。華文讀者留意的台灣、英國、美國、日本、韓國以及其他不少地方都有國家領袖或議會選舉。不少人在選舉前宣傳、選舉後分析,這些都不是壞事。然而,有時有些人支持某些政客或政黨時,將他們或他們的政策形容得像改變世界的大工程,仿佛沒有這位政客,社會便會落入大災難一般。

政治只是文化的下游,在甚麼文化的社會,就產生甚麼樣子的政治。與其擔心甚麼政客能夠上台,我們倒不如好好想想,我們生活的文化是否能夠協助眾人活出正義、有道德的生活?人們能夠按公義說話行事嗎?還是連祈禱也是非法、向孩子傳遞信仰都被禁止?這個世界有些國家的政權被視為邪惡政權、他們的文化有不少的道德缺憾,但我們倒不可能將他們的對手看為救世主。沒有一個政客/政黨是我們的救贖。事實上,世上所有的文化都尚待基督的救贖,聖詠作者提醒我們:「你們不要全心依賴王侯大臣,也不要依賴不能施救的世人」﹝聖詠 一四六﹞。

筆者認為,有一位聖人政治家是我們很好的提醒。聖多瑪斯.摩爾﹝ St. Thomas More﹞是英國君主亨利八世的首相。而亨利八世最出名的事蹟,就是因為當時教廷拒絕將他與妻子 Catherine of Aragon的婚姻定為無效,而亨利八世堅持要娶第二任妻子而創立聖公會。而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聖多瑪斯.摩爾拒絕迎合君主之意,認為政治職位與信仰有衝突,便辭任公職。後來更因拒絕承認英王自立的聖公會,最終殉道。而在殉道之前,他更宣言:

「我是國王的忠僕,而天主忠僕更加優先。」

聖多瑪斯.摩爾確確實實地實行了耶穌的教訓:「沒有人能事奉兩個主人:他或是要恨這一個,而愛那一個,或是依附這一個而輕忽那一個。」﹝瑪竇福音 六:24﹞

十一月是一個很好的時間,讓我們反省基督徒現世及終向的關係。按傳統羅馬禮,在十月的最後一個主日是基督君王節,十一月一日是諸聖節,十一月二日是追思已亡信友,而整個十一月更是煉靈月。更甚的是在英聯邦國家,最接近十一月十一日的主日是 Remembrance Sunday,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更可因有宗座特准,能夠在主日舉行安魂彌撒。

基督才是我們的君王。諸聖的教會、煉獄的教會、我們現世的教會其實就是同一個教會。天上諸聖分享著基督的王權、煉獄中的靈魂為了能夠肖似無罪的基督在等待最終的煉淨。那現世的我們呢?很多時我們忘記了我們的現世只是過程,我們誤以為我們心儀的政客上位就能救贖國家社會、或者我們支持的政黨失卻執政便是末日的來臨。但如果我們記得我們的君王只有基督,我們才能看清現實:我們要爭取的不是某一個政客或政黨的成功,而是基督王權的勝利。我們支持的不是政黨,而是基督的真理。

耶穌和比拉多的對答應該給我們一些啟示: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於這世界;假使我的國屬於這世界,我的臣民早已反抗了,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但是我的國不是這世界的。」
於是比拉多對他說:「那麼,你就是君王了?」耶穌回答說:「你說的是,我是君王。我為此而生,我也為此而來到世界上,為給真理作證:凡屬於真理的,必聽從我的聲音。」

基督徒首要的任務都應該是給真理作證、聽從耶穌的聲音。這才是基督徒在現世生活的唯一准則。就如若望福音一開始便說:「世界原是藉衪造成的;但世界卻不認識衪。衪來到了自己的領域,自己的人卻沒有接受衪。但是,凡接受衪的,衪給他們,即給那些信衪名字的人權能,好成為天主的子女。他們不是由血氣,也不是由肉慾,也不是由男慾,而是由天主生的。」﹝若望福音 一:10-13﹞

分類: 信理 樂山樂水 禮儀
如果希望不靠社交媒體,直接收到《樂山樂水》電郵通訊,請按此

相關文章

彌撒與疫症
武漢肺炎直捲全球,由中國開始的肺炎起初蔓延到香港澳門台灣,現 …
記住死亡
「你既是灰土,你還要歸於灰土。」(創世紀 3:19) 天主這 …
Crux stat dum volvitur orbis -- 法國聖母院火災的數個反思
我喜歡,因為有人向我說:我們要進入上主的聖殿!耶路撒冷!我 …